新華網 正文
魂斷最是春來日 一齊彈淚過清明——祭奠那些離我們而去的科學家
2020-04-03 08:27:13 來源: 科技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去年清明至今,一些優秀的科學家離我們而去,其中包括37位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面對這些遠去的國家科技棟梁,我們以文字遙寄哀思。

  在這些已故院士中,盧永根被中宣部追授“時代楷模”稱號,他的故事被更多科技界以外的人了解。他1993年當選中科院院士,畢生致力于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始終站在科學研究第一線,在水稻遺傳資源、雄性不育性、雜種不育性與親和性等遺傳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2017年,87歲的盧永根及夫人徐雪賓將畢生積蓄合計880余萬元全部捐贈給華南農業大學,成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2018年,盧永根被選為“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在一年來逝世的中科院院士中,有4位院士是“老資格”,分別是查全性、陳家鏞、章綜和王補宣。他們是第三批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都在1980年當選,與鄧稼先、陳景潤、朱光亞等人是“同年”。

  4位“老資格”中,查全性除了在科研領域功勳卓著,他還曾在1977年向鄧小平同志建議恢復高考並被採納,被譽為“倡導恢復高考第一人”。

  陳家鏞是我國濕法冶金學科奠基人、化工學科開拓者之一,他針對國家經濟建設中的重大急需,開拓了濕法冶金新工藝和新流程,為中國濕法冶金學科的建立和工程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章綜是我國中子科學研究領域主要奠基人之一,他領導和推動了我國散裂中子源的建設,為我國中子科學和中子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王補宣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為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發展作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

  這一年已故工程院院士中,有3位是1994年當選。其中一位是我國兒童血液腫瘤學開創者胡亞美。她對小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診治進行了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使5年無病存活率達74.4%,屬國際先進水準,挽救了無數危重患兒的生命。

  1994年當選的工程院院士也是“老資格”。因為直到這一年,工程院才成立。第一批工程院院士是根據確定的標準和條件,按照一定程式,經過提名、協商和遴選,由籌備領導小組提出100人左右的擬聘名單(其中含30名工程背景比較強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報請國務院批準後,以工程院名義聘任的。

  很不幸,最近又有一位工程院院士離開了我們。他用醫術挽救了無數患者,78歲高齡仍奔赴汶川地震災區。

  他的名字叫盧世璧,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骨科研究所所長。他在國內首先開展了人工關節的係列研究和臨床應用,首先開展了火器性神經損傷自體神經束間移植術及周圍神經再生趨化性研究,首先採用微波熱療治療骨腫瘤,國內最先建立冷凍幹燥骨庫。

  這一年,逝世的37名院士,多已到耄耋之年。湯定元是唯一一位百歲院士;“90後”院士17位:查全性、陳家鏞、章綜、王補宣、張嗣瀛、曾融生、陸士新、孫儒泳、周同惠、李恒德、李玶、胡亞美、池志強、沙慶林、蔣亦元、李道增、盧世璧;“80後”院士有15位:卓仁禧、盧永根、陳星弼、田波、方守賢、李方華、周俊、容柏生、孫忠良、季國標、韓其為、孟執中、林宗虎、段正澄、寧津生;還有3位“70後”院士過早地辭別了中國科技界,兩位是中科院院士孔祥復和李濟生,一位是工程院院士蔣洪德。此外,2017年當選工程院院士的寧濱因交通事故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逝世時只有60歲。

  他們將自己的一生傾注在科研事業上,或為新學科奠基,或填補國內空白,或取得重大突破……生命的時鐘雖已停擺,但是他們的科學精神和學術造詣將永遠留存。

  歲末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祖國大江南北。面對病魔,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廣大醫務工作者更是義無反顧地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不顧個人安危,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展開了一場氣壯山河的生命大救援。“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這場空前的疫情中,不少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如武漢市武昌醫院原院長劉智明,我們向英雄致敬!(記者 陸成寬)

  真話建言促高考——緬懷中國科學院院士查全性

  武大的櫻花已開得妖嬈,可您再看不到了。

  去年8月1日淩晨,95歲的您離開了我們。

  您知道嗎,在經歷了一個特別的冬天和春天後,您熱愛的武漢正在慢慢醒過來。多個省市已經明確開學時間,高考會延期一個月,孩子們正在開足馬力備考。

  或許他們並不知道,您正是被讚譽和銘記的“倡導恢復高考第一人”。

  作為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現代電化學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您在學術上的成就讓人敬仰,讓人更動容的是,您敢説話,説真話。

  對于現在的孩子們來説,1977年似乎已經是個遙遠的年份。當年8月份,鄧小平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身為武漢大學副教授的您是40多位參會代表之一。

  會上,您面對鄧小平慷慨陳詞:“招生是保證大學教育品質的第一關……而主要矛盾還是招生制度。”您越説越激動,痛陳當時招生制度的種種弊端,並建議從當年就開始通過考試招錄大學生。鄧小平邊聽邊點頭,隨後就問時任教育部長的劉西堯,要是今年現在就改,行不行,來不來得及,劉西堯説,現在還來得及。

  鄧小平拍板,那就這麼辦了。

  “我能夠提出恢復高考的建議,並不是因為我特別有創見,當時大家都是這樣想的。只是我有這個機會講真話,這個機會難得。”您後來在接受採訪時説。

  您走後,同事和學生們回憶的細節,讓人更深刻地理解了為什麼您是那個“敢説真話的人”。

  “印象中查全性老師在會議或其他公眾場合總是很仔細地聽,一般很少説。但是,基于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在必要時一定會挺身而出,直言不諱!”

  “在學術報告或交流中,如果查全性發現有錯誤或不嚴謹的言論或説法,會直接指出,無論對方是誰,對于他覺得正確的事,需要做的事,他一定會仗義執言,身體力行地推動,而對于不正當的事,一定會力阻,哪怕涉及自己的同事或學生”……

  敢説話,説真話,本該是為人為學都應該做到的,但您知道,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好像這麼做的人越來越少了。像您這樣的大師,之所以一直被人懷念,正是因為我們從內心裏渴求那些珍貴的品質。斯人已去,精神長存。願更多孩子們看到關于高考的往事,更銘記“講真話“的故事。(記者 操秀英)

  撞擊粒子探乾坤——緬懷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守賢

  中華大地漸至蘇醒。

  而您,長眠于寒冬。

  1月19日,離除夕只剩4天,您撒手人寰。您的學生從國外趕回北京,還是沒見到您最後一面。李政道先生發來唁電:守賢先生敬業磊落,平易近人,為祖國加速器事業培養了一批傑出人才和學術骨幹。他説,您的去世是祖國加速器事業的重大損失。

  為祖國建造世界一流的高能加速器,是您畢生夢想。從1956年提出建造電子同步加速器到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提上日程,我國高能加速器的建造歷經七次沉浮,而您參與了期間全部七次加速器方案的論證及理論設計。在希望和失望交替中,您也從青蔥歲月邁入知命之年。

  1981年12月,BEPC建造方案獲批。彼時,您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工作並已取得不菲成績。而您毅然放棄,啟程回國。1983年,您作為BEPC工程副經理,分工負責加速器儲存環的理論設計並協助謝家麟經理工作;1986年您擔任經理,全面負責BEPC工程。

  為了工程進度,您經常住在辦公室,一旦工地發生情況,立刻就能趕到現場。因為操勞,身高1.8米的您,當時體重只有56公斤。有一次,看望住院的愛人後您趕著加班,撞在路邊的鋼絲上,頭破血流昏倒在地,搶救時頭部縫了好幾針。有同志打趣:“對撞機還未對撞,你老方的頭卻先與地球對撞了!”

  1988年10月16日,BEPC對撞成功!從此,我國有了第一臺大科學裝置,為奠定我國在τ-粲能區粒子物理研究的領先地位作出巨大貢獻。1990年,BEPC工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您還多次提出戰略性意見,為BEPC重大改造工程、上海同步輻射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中國加速器驅動次臨界核廢料嬗變係統、中國質子治癌加速器等作出重大貢獻。您曾説:“不應滿足已有結論,而應不斷創新,這才是科學的靈魂。”

  先生已去,風范長存;感恩奉獻,中華不忘。(實習記者 代小佩)

  為國一諾重千斤——緬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家鏞

  “陳家鏞一號星”運作的第三年,您走了。

  我國航太史上第一次嘗試的微重力化學工程應用研究——首顆微重力化工實驗衛星以您的名字命名,正是對您在化學工程領域卓著成就的肯定,在艱難時刻投身祖國的敬意。

  您是我國濕法冶金技藝的開創者。從古至今,煉鐵冶金和烈火總是緊密相聯,而您是這一認知的終結者。您在冶金技術上另辟蹊徑,結合我國礦産實際情況,發明濕法冶金方法處理我國難選金屬礦。您將現代化學的手法與冶金相結合,使得我國冶金效率大大提高,中國的冶金技術實現了質的跨越。您是我國綠色化工冶金最早的倡導者和研究者,最早提出要加快推進化工生産可持續發展,創立中科院綠色過程與工程重點實驗室。

  2019年8月,您離開了我們。在悼念的網站上,發來唁電的人們跨越各個行業、各個級別以及各個年代。最感人的是學生們回憶與您相處的點點滴滴,您為他們改過的論文,您教過的英語,您與他們談論過的人生,甚至您曾經與他們分享過的零食和巧克力,有的已經是四十年前的往事,學生們卻至今仍能記得清晰。

  20世紀50年代,您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伊利諾大學做博士後研究,並在杜邦公司的研究所任研究工程師,對氣溶膠過濾及聚酯連續聚合反應工程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但是最終您毫不猶豫地回到祖國。您是我國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1980年當選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他們中的許多人成為我國科研的中堅力量。您的言行一直都在深深影響著他們。

  您曾説,“我從上小學五年級開始,就立志要為中華民族的強盛而努力奮鬥,我人生的每一步都在實踐自己的諾言!”如今,您做到了。(記者 李 艷)

  板凳坐得十年冷——緬懷中國工程院院士段正澄

  不出意外,4月8日起,武漢將解除離漢離鄂管控。可是,您等不到了。

  在您生前工作的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內,您64年前剛邁入該學校時栽下的一棵法國梧桐已經枝繁葉茂。可您再也不能常去瞧瞧了。

  2月15日,今年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您的生命在86歲停擺。

  很多人在您走後,開始更加了解您這個不同尋常的院士,讓人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也就是75歲第一次參加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並順利通過。

  很多人會問,您為什麼這麼晚才參加院士增選?其實內行人都知道,以他的成就,早就可以增選院士了。

  “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來一個脈衝,自己就要震蕩。”這句機械術語是您的口頭禪,也是科研信條。

  您的獲獎項目“高性能發動機曲軸高精高效磨削加工技術與係列成套設備”,研究始于上世紀70年代,當時,國外壟斷了世界汽車曲軸制造設備的高端市場。1979年,是您帶領團隊主動走進孝感機床廠,與工人同吃同住、並肩努力,並于1983年研制出國內第一臺數控高速全軸自動曲軸磨床。經過近30年的不斷升級改造,目前我國生産的汽車曲軸磨床擁有自己的智慧財産權,有些結構比國外設備更簡單,價格也便宜一半。

  2012年,您榮獲“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但婉拒媒體採訪,表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獲獎後第一件事還是回到實驗室工作。

  您和團隊曾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的三項成果,沒有哪一項少于10年:研制全身伽瑪刀,10年;研究鐳射加工技術與裝備,20年;完善汽車發動機曲軸磨床,30年。

  您用實際行動告訴世人:從事科學研究,貴在長期堅持,不折不撓。(記者 陳 瑜)

  心唯大我育青禾——緬懷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永根

  這一闊別,就是永遠。

  您89年的生命定格在2019年8月12日4時41分。

  您把一輩子貢獻給作物遺傳育種學,保存下了華南地區富有特色的野生水稻基因庫,並捐出畢生880多萬元積蓄扶持農業教育事業,您用一生詮釋了“淡泊名利、忘我奉獻”的意義。

  深受中國科學院院士丁穎影響,您走上了稻作研究之路。

  您在繼承丁穎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種基礎上,將水稻資源逐漸擴充到1萬多份,使其成為我國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寶庫之一。

  近幾年,您帶領團隊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3個,累計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

  從1983年開始,您擔任了13年的華南農業大學校長。您頂住壓力,破格晉升華農“八大金剛”,破解人才斷層困局,破論資排輩風氣,打開了華農人才培養的新格局。如今,這些青年才俊已成長為政界、學界的優秀人才。

  這些年,您依然保持“布衣院士”的赤誠底色,保持科學家的求真求知熱情和深沉的家國情懷。

  您臨別之前,留下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在患病前,您辦理了遺體捐獻卡。您説:“作為共産黨員,作為院士,捐獻遺體是為黨和國家最後一次做出自己的貢獻。”

  “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們心裏!”2018年3月,您獲評“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這是組委會寫給您的頒獎詞,也是您一生的寫照。(記者 馬愛平)

  鋪築精密飛天路——緬懷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濟生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本該是歡慶時刻,27歲的您端著慶功宴上的餃子卻難以下咽。

  “咱們的衛星雖然上天了,軌道也計算出來了,但你知道軌道精度是多少嗎?”一位老專家的話直擊您的內心。您第一次知道了軌道精度這個概念。從那時起,您為自己定下了奮鬥目標:制定中國的衛星精密軌道計算方案。

  當時受限于技術和裝備水準,我國航太任務只要求測控係統計算出衛星運作軌道,對軌道精度沒有提出要求。但不知道定軌精度,就無法驗證軌道計算的正確性;沒有精確的軌道數據,就無法對衛星進行有效控制。您從“東方紅一號”衛星軌道數據著手,産生了一個個設想,又一個個否定。戈壁灘上那間簡陋的工房,燈光幾乎每天都亮到深夜。

  一天,您腦海中突然閃出了用衛星周期誤差推算方法判斷軌道誤差的念頭。經過反覆計算和論證,您開發出用衛星軌道“預報誤差”來確定軌道精度的方法,以此測定的軌道精度約為2至5公里。這使我國衛星定軌精度首次有了數量概念。

  接下來數年,您在奮鬥道路上不斷前行。您開發出的“按交點周期積分法”定軌方案,使我國的衛星定軌精度達到1公里;您苦心研究“攝動力”,針對其對衛星軌道的影響逐一建立動力學模型,研究出“微分軌道改進和攝動星歷表計算”定軌方案,使我國衛星定軌精度達到200米,接近當時的世界先進水準。

  上世紀90年代,您帶領課題組研制開發的全新精密定軌軟件應用成功,將衛星定軌精度從百米提高到十米量級,如果配合先進的測軌設備,精度甚至可達米級。該成果建立了我國衛星測控精密定軌係統,也為我國載人航太事業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

  除了奮戰在科研一線,您還出版了我國第一部衛星定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專著,並精心培養青年人才。在您的指引下,我國航太測控人不斷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如今已實現航太器定軌精度向釐米級的跨域。

  2019年7月28日,76歲的您離開了我們。

  也許您的名字不為公眾熟知,但作為為中國航太測控事業奉獻一生的“牧星人”,您在我國航太史上留下的軌跡永不磨滅。(記者 付毅飛)

  盡忠職守抗疫情——緬懷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

  您走後,有段聊天截圖在網上流傳,截圖裏,您的妻子、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護士長蔡利萍一再提出想去照顧您,您拒絕了。同在抗疫一線,您和她已近一個月沒見面。

  那是2月3日晚上,您被送進重症監護室的第10天,也是您52歲的生日。最兇險的時刻似乎過去了。但情況急轉直下,您囑咐醫護同事“如有萬一、不要插管”。因為氣管插管打開的瞬間,噴血,噴氣管內附著物,噴氣溶膠,住的ICU不是負壓病房,您怕增加他們的感染風險。2月18日,您走了。妻子從頭到腳裹在藍色防護服裏,跟在殯葬車後哭,跑出很遠。

  據報道,您是已知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殉職的第9位醫護人員。您的入門師傅、湖北醫藥學院黨委書記涂漢軍寫了悼文,他説您是三級醫院的院長,本可以不去一線,本可以遠離病人,本可以不被感染。

  那麼多“本可以”,可從始至終,您是一線拼殺的將領。

  做醫生,您是腦外科專家,做的都是極精密的手術,護士遇到患者糾紛,會主動站出來解圍。1月醫院陸續接診發熱患者,您常穿戴一級防護去門診和病房,就診人數激增,您反覆檢查隔離。做院長,您所在的武昌醫院被徵用為武漢市第一批定點醫院,您連日組織改造病區,轉移住院病人,做了兩場醫護人員疫情培訓,請來權威疾控專家指導改建,幾天下來眼圈都是黑的。期間連續多日發熱,您就在門診打針,戴口罩堅持工作,反覆叮囑其他人做好防護。

  常吃住在醫院,開車接送外地專家,記得新入職年輕人的名字,借傘給病人……大家的回憶拼湊出一個治病救人的醫生,一個沒有架子、親力親為的院長,一個出身農村的熱心腸。與其説是英雄,不如像同行所説,您是“一個拼了命做事的人”,拼卻性命,盡忠職守。(記者 崔 爽)

  顯微學中鑄芳華——緬懷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方華

  大年三十之夜,您悄悄闊別世界,謝幕芳華一生。但人們怎能忘記您?正如生前一樣,您的故事繼續在世間傳頌。

  作為一名女性,您的科研成就絲毫不讓須眉。

  您是中國著名物理學家、電子顯微學家,是我國單晶體電子衍射結構分析的開創者。您在高分辨電子顯微像的襯度理論,微小晶體結構測定,原子分辨率晶體缺陷測定以及準晶體學等研究中,都作出重要貢獻。

  您著作等身,桃李滿天下,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還榮獲聯合國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有人評價,您沒有博士學位,但早已是一代宗師。

  您家庭事業雙肩挑,鼓勵女性一定自立自強。

  您多次參加國際電子顯微學研討會,有時是唯一被邀請作會議報告的女科學家,您為此感到自豪。您説,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一定要自立自強。

  有人認為,物理學高深莫測,不適合女性。您的回答是,物理學對性別沒有偏見,只要你喜歡它,它就適合你。

  更令人欽佩的是,您始終把興趣作為投身科研的動力,純粹淡泊,不屈不撓。

  在您眼裏,做科學研究,動力就是追求和探索真理,就這麼簡單。功名與利益是回報,但不是目的。一旦決定獻身科學,必須要有興趣做支撐。無論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是如此。

  興趣背後,是您的強大毅力做支撐。您説,在了解自然界的過程中,要努力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堅持不懈、不屈不撓地去解決問題。為此要有平靜和坦然的心態,不為外界因素所幹擾。

  “無華足跡,芳華人生”,這是對您科研人生最好的概括!(記者 劉園園)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魂斷最是春來日 一齊彈淚過清明——祭奠那些離我們而去的科學家-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5807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