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2020-04-02 07:34:58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回去後要保持樂觀的心態,記得和家人分房分餐,加強營養,適度鍛煉。”查房時,火神山醫院感染八科一病區主任趙玉英握著即將出院患者的手,叮囑回家後的注意事項。

  最近幾天,這樣的情景在火神山醫院多個科室反覆上演。每天都有患者康復出院,依依不舍地和醫護人員告別。醫院共設有1000多張床位,高峰時期住滿了病人,如今一張張空出來,目前剩余260多名患者。

  這意味著醫護人員度過了最忙碌的時期。火神山醫院從開始設計到建成完工用時10天,是速度和效率的代名詞。交付使用後,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1400名隊員也在全速運轉,想盡一切辦法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從進駐醫院開始,醫療隊員們就“處于戰鬥狀態”,沒有休息過一天。剛到醫院時,所有醫護人員不分年齡大小、職務高低,在剛剛建成的病房裏搬儀器、貼標識、打掃衛生,僅用兩天時間就做好了收治患者的準備。

  2月4日,火神山醫院正式接診首批新冠肺炎患者。為了提高收治效率,醫院設置了接診中心,根據患者病情安排到不同科室,最多的一天接診了400多名患者。8天後,火神山醫院收治確診患者超過1000人,進入滿負荷運作狀態。

  各個病區的醫護人員相繼投入抗擊疫情的戰鬥。為全力救治患者,他們採取的戰法是“一人一策、分級診治”。“每個患者的年齡、體質不同,很多老年患者合並有不同的基礎疾病,需要進行個體化對症治療。”趙玉英説。

  每天查房時,她要求醫生不僅要監測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指標,還要帶著血糖儀、血壓計、心電圖儀等儀器,對患者的總體病情做到心中有數,盡量將救治關口前移。

  “醫生,快點兒,這個病人心率才30次!”一次,對講機裏突然傳出護士急切的呼叫。聽到呼救,幾個醫生都有點慌,趕緊衝過去準備搶救。

  “你們先別慌,他可能是早搏二聯律。”通過前期詢問,趙玉英得知這名患者有早搏病史,推測指脈氧儀測出的心率可能減了一半,于是並沒有第一時間使用提高心率的藥物,而是做了心電圖,結果確定為室早二聯律。隨後,醫生將救治方向轉為控制早搏,患者的身體狀態很快趨于平穩。

  和病毒的戰鬥持續多日,有穩扎穩打的局面,也有異常兇險的時刻。在火神山醫院這柄抗疫“尖刀”的“刀尖”——ICU病房內,激烈的戰鬥往往以秒計算。

  “主任,3床血氧飽和度突然不到85%了。”正在值班的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接到電話後,一邊往病房跑,一邊通過對講機指示,“做好準備,立即使用有創呼吸機插管治療。”

  快速誘導氣管插管、有創輔助通氣、緊急使用藥物……一係列搶救措施後,65歲的患者老陳終于脫離呼吸衰竭的險境。經過幾天治療,老陳順利“脫機拔管”,轉到普通病房,目前已康復出院。

  張西京曾説,在目前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考驗的“一是救的效率,二是守的耐心”。“在重症監護病房,患者是靠‘守’出來的,來不得半點疏漏。”他常對同事説。

  重症醫學二科護士賈蘭對此深有體會。有時,為了讓患者病情好轉,醫護人員要輪流守護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守護並不意味著輕松,醫生和護士也在滿負荷運轉。在“紅區”工作的4個小時裏,賈蘭要密切監測患者狀態,同時要配置液體、準備用物、為病人翻身、做各種護理,拿東西都是一路小跑,“跟打仗一樣”。

  為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火神山醫院建立了病區、科室、醫院三級會診制度,成立了由多學科專家組成的醫院專家組。此外,上級黨委成立了軍隊聯合專家組,解放軍總醫院成立了遠端指導專家組,共同協助診治病情危重的患者。

  “各級專家組提高了醫院的診治效率和診治水準。”感染二科二病區主任、醫院專家組成員王輝介紹説,醫院每周至少組織一次專家會診,每次診治3到7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對一些病情特別復雜的患者,醫院及時請軍隊聯合專家組、解放軍總醫院遠端指導專家組協助會診。

  王輝曾為一名83歲的重症患者提請專家會診。這名患者肺部損傷嚴重,同時合並高血壓、消化道出血、心衰等基礎性疾病。經過討論,專家們建議患者轉入重症病房,並形成了一套針對新冠肺炎和基礎疾病的綜合診治方案。最終,這名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並穩定下來,逐步趨于好轉。

  “專家組同時負責制訂火神山醫院的診療方案和流程、規范,積極探索新型診療方法,對患者的科學施治起到了重要作用。”醫院專家組副組長馬壯介紹,經過專家組研討,嚴格篩查把握適應證,恢復期血漿、中醫藥、托珠單抗等治療手段在全院逐漸展開。

  趙玉英是火神山醫院較早採用托珠單抗療法阻斷“細胞因子風暴”的醫生。2月底,她為一名80多歲的患者使用了這種新型方法,隨後,患者呼吸困難的症狀很快減輕,胸部CT顯示肺部炎症明顯被吸收。

  感染七科副主任謝華在救治一名74歲的危重症患者時發現,高流量吸氧、抗病毒及對症治療等手段效果均不明顯,于是決定為其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方法。治療後,患者臨床症狀逐漸緩解,肺部影像明顯好轉,目前已經康復出院。這也是火神山醫院首例採取恢復期血漿治療康復的危重症患者。

  此外,火神山醫院還成立了中醫專家組,以會診的形式深入全院各病區,採用輕症、普通型患者協定處方,重症、危重症患者“一人一方”的方式進行針對性治療,讓患者都服用中藥湯劑。

  中醫專家朱蔚主管的第一個患者是一名41歲的女士,剛入院時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血氧飽和度只有45%,屬于危重型患者,“好幾次馬上就要上有創呼吸機。”

  考慮到患者疫毒閉肺,朱蔚為她開了清熱宣肺、解毒化濁的中藥。經過中西醫協同治療後,她發現這名患者症狀得到緩解,“一天一個樣”,9天後就可以下床活動,各項指標均達到轉出ICU的指徵,不久後就康復出院了。

  “我發現這次中醫特別‘圈粉’。”朱蔚笑著説,每次一進病房,就有很多患者請她“望聞問切”,對症開據藥方。

  為了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火神山醫院還成立了心理醫學組。“一些患者剛來的時候對醫生缺乏信任感,覺得醫生不重視自己,依從性比較差。”心理專家蘇霞解釋説,這實際上是一種焦慮、無助的心理體現,需要醫生去耐心撫慰。

  身處抗疫一線的醫生們對此深有同感。感染二科二病區主任王輝發現,有的患者生怕醫生對自己的病情不了解,反覆講轉院之前的檢查結果和治療手段,還有的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整日沉浸在悲觀情緒中。

  遇到這種情況,醫生們會耐心地聽患者講完,然後向他們解釋目前治療方案的合理性,並及時建立醫患微信群,“有問題隨時交流。”這次疫情中,許多患者因為家人也被感染而承受著巨大的傷痛和焦慮。在詢問病史的同時,醫生們也會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給予安慰和鼓勵。

  慢慢地,患者變得非常信任醫生,當新來的病人對治療産生疑問時,他們還會主動幫助醫生跟新入院患者做解釋。

  工作之余,蘇霞會收集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請戰友制作成抗疫漫畫,貼在病房和醫護人員通道中,默默為他們加油打氣。這個想法源于一次意外的感動。2月下旬,蘇霞奉命去高鐵站接物資,等待的過程中,一名工作人員特地跑過來塞給她一瓶飲料,背面還貼著一張字條:“辛苦了!希望你們早日回家,保重!”

  目前,隨著湖北和武漢新增確診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現有疑似病例等關鍵指標清零,王輝能感覺到,樂觀的情緒開始在病房裏蔓延。截至3月31日14時,火神山醫院累計收治患者3059例,治愈出院患者2686例。

  “經過艱苦的戰鬥,可以説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王輝説,“但行百裏者半九十,我們要堅持到最後,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記者 王達)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58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