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打好政策“組合拳”穩固就業底盤
2020-03-24 08:36:02 來源: 法制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原標題:疫情防控期間中央地方密集出臺穩就業政策 打好政策“組合拳”穩固就業底盤

  ● 要優先支援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在企業復工復産、重大項目開工、物流體係建設等方面優先組織和使用貧困勞動力,鼓勵企業更多招用貧困地區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人員,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點對點”幫助貧困勞動力盡快有序返崗

  ● 保障貧困勞動力就業,教育不能放松,這是防止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工作,其中包括職業教育培訓,全面掌握一門職業技能,相當于擁有了就業和脫貧的鑰匙

  ● 就業形勢穩定發展的關鍵在于維持社會經濟良性迴圈,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需要綜合考慮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優先支援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在企業復工復産、重大項目開工、物流體係建設等方面優先組織和使用貧困勞動力,鼓勵企業更多招用貧困地區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人員,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點對點”幫助貧困勞動力盡快有序返崗。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表示,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主要是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人流、物流受到了影響。現在許多貧困家庭靠的是打工,打工受到了影響,但是這個狀況在改變。去年貧困人口跨鄉打工的是2729萬人,到3月6日,已經出去了1420萬人,佔去年實際打工人數的52%,比往年略低一些。但是疫情好轉、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之後,出去打工的速度在加快,2月28日到3月6日,打工的人數增加了300萬,預計還將提速。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現在還有近一半左右的返鄉農民工沒有返城復工,農業農村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開展“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幫助返鄉農民工盡快返城就業。“返鄉農民工中有一部分人員有留鄉創業的意願,對這部分人員,我們將推動落實創業補貼政策,做好一對一創業培訓,幫助他們選好就業門路,提升創業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除了貧困勞動力之外,其他人群的就業情況也備受關注,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積極應對。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提出五個方面政策措施。一是更好實施就業優先政策;二是引導農民工安全有序轉移就業;三是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四是加強困難人員兜底保障;五是完善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

  高度重視農村就業精準對接用工服務

  馬良勇(化名)是一名村黨支部書記,他的村子裏共有貧困戶26戶64人。當地對于貧困戶實行“一對二”結對幫扶措施,一戶貧困戶由一名街道幹部、一名村幹部負責對接,26戶貧困戶在2015年全部脫貧,現在仍可享受扶貧政策。 “這次疫情對于貧困戶的工作和生活産生了一些影響,包括生活物資採購不便、一些農産品無法銷售、生産種子肥料不好購買、外出打工無法成行等。”馬良勇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疫情防控期間,貧困戶幫扶工作主要由幫扶幹部聯繫貧困戶的具體需求,有針對性地解決。

  據了解,該村某貧困戶需要種子和化肥,由于交通限制不能出村,便由幫扶幹部代為採購,集中配送。還有的貧困戶存在外出務工需求,幫扶幹部為其統計上報,及時提供就業資訊。

  “目前復工復産的企業越來越多,但疫情防控還是不能大意。我們已經將所有有就業需求的貧困戶進行登記,錄入上級就業需求數據庫。等徹底戰勝疫情後,幫扶幹部會在第一時間直接與他們對接,盡快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馬良勇説。

  王皓華(化名)是某縣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局的負責人。他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疫情防控期間,當地主要從三個方面提供用工服務。

  首先,全面摸排資訊,包括企業缺工招工資訊和貧困勞動力、返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就業群體的需求資訊。“我們花了很大的精力,通過微信公眾號、點對點宣傳、村鎮基層幹部走訪等方式進行摸排。”王皓華説。

  其次,開展用工服務對接,並且注重于對重點企業實行精準對接。以前,該縣在年後會舉辦招聘會,如今受疫情影響,招聘會從線下轉到線上,通過了解各企業的用人需求,再統一通過微信公眾號、電視臺等發布招聘資訊。關于精準對接,王皓華介紹稱,例如某企業有200個用工名額,他們便重點前往該企業附近的村鎮發布相關資訊,將發布就業資訊公眾號的二維碼列印出來,貼在在村口、小區門口的防疫檢測點,人們只要掃一掃就能看到相關的就業資訊。

  第三,為了保證企業順利復工復産、員工正常到崗工作,對于上級部門下發的針對重點企業如防疫物資生産企業等的補貼,該縣也在第一時間積極落實。另外,該縣還出臺了一些促進就業的補貼政策。例如,企業包車接送員工到外地上班、企業大量招聘新員工等,都會有相應補貼。

  線上招聘日益普及學校企業共同努力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有874萬人,就業工作原本壓力就不小,加之突發疫情影響,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教育部把畢業生就業擺在突出位置,與有關部門一起盡最大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升學機會、開展精準指導服務。

  與貧困勞動力、農民工不同,高校畢業生更傾向于通過網絡找工作。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大高校就業指導中心都開設了微信公眾號,每天發布最新的招聘資訊,其中不乏知名企業的招聘資訊。

  據大四學生楚文昊(化名)介紹,他所在地的教育部門從2月份起便開展了畢業生網上春季招聘等一係列活動,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各院係也有自己的就業資訊發布群。

  “求職還是挺方便的。”楚文昊説,“不過對于線上面試,多少會有一些不適應。”

  許懷英(化名)也是一名大四學生,他在去年年底通過了工作單位的面試,原本打算寒假結束後到該單位實習,衝抵之前和單位約定的試用期,便于畢業後盡快正式入職,但受疫情影響,實習計劃被打斷。

  最後,許懷英與單位協商的結果是正式畢業後再開始試用期。

  許懷英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其他同學也有和他一樣的情況。不過,有些同學目前還沒有找到工作,他們的壓力更大一些。

  為了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相關政策陸續出臺。

  近日,國資委黨委印發《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扎實做好穩崗擴就業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中央企業大力推動穩崗擴就業工作,以吸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地區勞動力等三類人群就業為重點。

  一家大型中央企業的招聘啟事注明,“為解決大學生就業,我們承諾:不縮招,不減招,盡力滿足就業需求”。

  脫貧攻堅最後一年就業問題重中之重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劉永富表示,要積極應對好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把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降到最低,決不能因為疫情影響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實現。重點做好貧困勞動力的外出打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做好農産品特別是扶貧産品的銷售;做好扶貧項目的開工復工,力爭在上半年完工。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新聞發言人、綜合司司長蘇國霞表示,現在貧困地區貧困戶就業打工是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我們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臺了幫助貧困戶就業增收的措施。要求安全有序組織貧困勞動力返程返崗就業,促進就地就近就業,鼓勵重點企業優先招用符合條件的貧困勞動力,如果招聘了,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為促進就業,我們還發揮了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的作用,現在已經有100萬貧困家庭的勞動力通過跨省務工“點對點”接送實現返崗就業。我們和財政部明確,要求2020年光伏扶貧的收益80%用于貧困人口承擔公益崗位工資和貧困戶參加村裏面公益事業建設的工資,盡量減少疫情對他們工資性收入的影響。

  魏百剛表示,對從事農村二三産業的,重點是推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農村中小微企業信貸擔保等扶持政策落實,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代農業産業發展項目加快開工建設,創造更多的崗位,讓這些在農村從事二三産業的勞動力盡快就業。對從事農業生産的,著力做好農資供應等春耕備耕工作,加強科技服務,加強以農機為主的生産性社會化服務,幫助他們解決生産中的問題,及時搶耕搶種,不誤農時。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法學院副教授張麗雲認為,貧困勞動力就業比一般勞動力就業更加迫切。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最後一年,我國貧困人口已經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受疫情影響,脫貧攻堅扶貧工作的難度加大,所以需要優先支援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在扶貧方面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比如精準扶貧、東西部對接等。結合脫貧攻堅工作緊迫性和復工復産需要,一方面是對貧困勞動力提供各種幫助,另一方面是與用工單位協商,可以考慮優先招錄貧困勞動力。對農業生産來説,早春耕種環節非常重要,對于農村貧困人口在耕種、施肥等方面的幫扶要按農時完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基礎。”張麗雲説。

  張麗雲認為,長期來看,保障貧困勞動力就業,教育不能放松,這是防止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工作,其中包括職業教育培訓。全面掌握一門職業技能,就相當于擁有了就業和脫貧的鑰匙。

  “對于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很難完全通過自身努力脫貧的貧困人口,相應的社會救助制度需要鋪設到位,給予他們及時的幫助。”張麗雲説。

  幫扶企業復工復産穩定就業發展經濟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表示,人社部將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緊緊圍繞穩定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支援企業發展穩定就業、突出重點群體保障就業、優化培訓服務促進就業、加強就業援助兜牢底線等重點工作,綜合施策、協同發力,以更加精準的政策措施、更加有力的工作舉措,幫助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盡早就業、及時返崗,努力降低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努力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高杲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繼續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在加快推動已出臺政策落地生效的同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互聯網+”,促進“雙創”深入發展,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努力減輕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力做好穩就業工作。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法學院院長沈建峰認為,疫情爆發後,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大量促進和穩定就業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幫扶企業。通過階段性減免社保緩繳住房公積金、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和穩崗補貼等措施,支援中小微企業正常生産經營乃至擴大生産,從而實現疫情防控期間不停産、不裁員。

  其次,推動企業分區分級有序復工復産。

  再次,促進重點群體如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就業。具體措施包括實行農民工“點對點”返崗復工,支援農民工就近就業創業,增加基礎教育、基層醫療、社區服務等領域對應屆畢業生的招錄等。

  最後,積極推動網上招聘。

  在沈建峰看來,上述政策措施對于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形勢以及構建特殊時期的和諧勞動關係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其中,有些政策措施不僅能夠有效緩解疫情帶來的就業壓力,而且代表未來就業的發展方向,有利于改善就業結構、平衡社會經濟發展。

  “隨著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推進,近年來包括疫情防控期間出臺的一係列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都有明確的法律依據。”沈建峰説,例如,就業促進法第二條規定,國家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多渠道擴大就業;第五十二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就業援助制度,採取稅費減免、貸款貼息、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辦法,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等途徑,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

  “就業形勢穩定發展的關鍵在于維持社會經濟良性迴圈,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需要綜合考慮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目前,社會經濟恢復的重點還是在于消費市場,被疫情抑制的市場消費需求得到恢復後,將會是經濟增長帶動就業的強大動力。在疫情還沒有完全得到控制的情況下,‘互聯網+物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消費需求、促進復工復産,穩定就業形勢。”張麗雲説。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也認為,疫情防控期間,互聯網以及物流行業對于促就業、穩經濟發揮了一定作用。對于因疫情不能及時復工復産的農民工尤其是農村貧困勞動力來説,可以通過“互聯網+物流”銷售農産品實現增收。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説,實行網上面試簽約等是解決他們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記者 杜曉 實習生 黃佳鈺)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打好政策“組合拳”穩固就業底盤-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410112575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