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生態環境部:未發現疫情防控影響水質安全情況
2020-03-12 07:37:13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疫情發生後醫療廢物、醫療廢水大量增加,會否影響環境?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醫療廢物治理、環境應急監測情況。

  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人表示,武漢生活垃圾全部無害化處理;醫療廢物、醫療廢水處置平穩,沒有對環境産生影響。全國飲用水源地監測未發現疫情防控影響水質安全。

  涉疫醫療廢物當天收集當天處置

  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在發布會上表示,醫療廢物做到了應收盡收、及時處置。

  據他介紹,1月20日以來,全國累計處理醫療廢物14.2萬噸。疫情前,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4902.8噸/天,目前提高到6022噸/天,提高了23%,減少了醫療廢物處置壓力。涉疫醫療廢物當天全部收集、轉運,當天處置。

  醫療污水如何處理?趙群英介紹,定點醫院和集中隔離點産生的醫療污水,經過消殺後進入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目前污水處理廠運作穩定。

  據介紹,截至3月9日,生態環境部動態管理的定點醫院2704座,集中隔離場所6098個,接收醫療污水的城鎮污水處理廠2108個,全國生態環保係統累計檢查17.3萬家次,發現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的、未正常運作處理設施、末端消毒不到位的三類共346個問題,已全部立即整改。

  隔離點生活垃圾專人專車收集直運焚燒廠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表示,醫療機構和首診隔離點産生的廢棄物,包括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在疫情期間都嚴格按照醫療垃圾進行管理,不得混入普通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

  對集中隔離觀察點、居家隔離觀察點等重點場所産生的生活垃圾,採取專人專車單獨收集,並直運至生活垃圾焚燒廠及時處理,避免二次污染。

  劉李峰介紹,目前湖北省日均生活垃圾清運量超過31000噸,做到了日産日清,其中武漢市生活垃圾每天處理量6000噸左右,無害化處理率百分之百。

  焦點1

  監測飲用水源地14915次 未發現疫情防控影響水質

  疫情發生後,生態環境部進行了環境應急監測。趙群英介紹,1月20日至3月7日監測結果表明,337個地級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84.5%,比去年同期上升11.4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6%。

  1817個國家自動站預警監測數據顯示,I-III類水質比例86.1%,IV、V類水質比例11.7%,劣V類也就是最差的水體佔2.2%。和去年同期相比,I-III類增加8.5個百分點,IV、V類下降5.1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下降3.4個百分點。

  趙群英説,疫情期間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品質是監控重點,在常規監測指標的基礎上,增加余氯和生物毒性等疫情特徵指標。

  從飲用水源地的監測結果來看,累計對飲用水源地開展了14915次監測,未發現受疫情防控影響水質安全的情況。開展了1901次的余氯監測,受疫情防控開展消殺工作的影響,其中54次檢出余氯,佔比2.8%。但是監測的濃度均低于自來水水廠的出水水質標準,就是0.3mg/L,這不影響自來水廠的水質情況。

  焦點2

  今年年底前每個地級市建成1個醫療垃圾處置場

  趙群英給出的數據顯示,疫情前,武漢市醫療廢物産生量40多噸。隨著病例增加,最高峰時醫療廢物的産生量達到240多噸。

  這讓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有些“捉襟見肘”。趙群英坦言,疫情發生後湖北武漢醫療廢物處置能力與實際需求差距較大。實際上,全國也出現22個市醫療廢物處理超負荷運作,28個市滿負荷和接近滿負荷運作。

  趙群英表示,武漢通過新建千子山醫療垃圾處置中心等措施,將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從最初的50噸/天,增加到263.8噸/天。目前,武漢醫療廢物、醫療廢水處置平穩,沒有對環境産生影響。

  他透露,為補齊醫療廢物處理短板,生態環境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醫療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方案要求,今年年底每個地級市都要建成一個規范處理醫療垃圾的處置場。到2022年6月,全國所有縣區都要形成醫療垃圾收集、轉運、處置的科學體係,從而實現所有醫療廢物科學、有效、安全的收集、轉運和處置。(記者 許雯)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黃浩
生態環境部:未發現疫情防控影響水質安全情況-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698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