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4000多家企業在行動
2020-02-23 07:47:55 來源: 經濟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4000多家企業在行動——企業“保價格、保品質、保供應”活動紀實

  抗擊疫情,是一場綜合性的防控戰、阻擊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制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2月18日,四川建國順發商貿有限公司工人在搬卸大米。連日來,該公司每天加班加點為各大超市供應大米。鐘 敏攝(中經視覺)

  醫護人員在最前沿搶救患者;保障城市供應、維持群眾生活,則是另一個戰場。廣大企業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穩定了緊缺商品的市場供應,搭建起一條“戰時”物資大通道,支撐著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自1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號召啟動“保價格、保品質、保供應”行動以來,截至2月18日,已有4095家企業積極響應。

  2月13日,重慶數谷農場工作人員正在處理訂單。重慶市梁平區積極動員農業企業和蔬菜基地推廣配送服務,讓市民吃上新鮮蔬菜。劉 輝攝(中經視覺)

  最困難時候組織起最需要的商品

  2月17日下午2點,武漢市濱水香苑小區的居民們在小區裏收到了本來鮮送來的砂糖橘、五花肉、蔬菜、挂面……一個個包裹清楚標注著每戶的小區名、樓棟號、住戶姓名、商品清單,在約定的接貨點整齊排列,等著居民們前來領取。

  本來鮮是武漢市內門店數量最多的社區生鮮品牌,在武漢有近200家社區生鮮店,被武漢市列為重點抗疫保障企業。

  從大年三十起,本來鮮團隊就進入了戰時狀態。“當時並不知道疫情有多嚴重,一些樂觀的人甚至估計初七就能夠正常上班,所以備貨量並不大。”本來集團COO、本來鮮全國負責人丁秀洪説。沒想到此後出現了嚴峻的供應問題。

  “直到現在,武漢的供應鏈也非常緊張。”丁秀洪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車輛一旦到過疫區就要隔離14天,這在客觀上加劇了物流資源緊張情況。

  本來鮮店裏現在只能縮減到保障居民最核心的蔬菜水果、肉蛋奶、米面油。“武漢缺肉。”丁秀洪説,本來鮮緊急聯繫了雙匯集團,“雙匯臨時抽調了武漢周邊5個工廠的生産線,每天保證2萬份供給。”

  本來鮮的母公司本來集團是一家全國性生鮮企業,他們動用了自己的供應鏈,解決了同樣緊缺的麵粉、蔬菜等供應問題:在首農集團支援下,把3600袋共18噸麵粉送到了武漢;蔬菜則由山東的龍頭企業組織專車配送。

  在北京,供應企業也經歷了一次大考。2月20日晚上7點,北京物美三裏河店開啟了促銷模式。店長劉兆文告訴記者,蔬菜是每日鮮,如果賣不掉就要丟棄,晚上都要促銷。

  物美董事長助理劉德輿介紹,以前春節消費者購買禮盒、熟食比較多,而今年春節消費者大量購買蔬菜、調料,遠超同期。農歷正月初二晚上,物美的採購經理就趕往自營蔬菜基地,開始組織大規模進貨。以前整個物美集團每天供貨約9萬包每日鮮蔬菜,加大供貨第二天就達到35萬包。整排貨架擺得滿滿當當,一下就讓消費者踏實了下來。

  把商品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消費者買不到商品,農戶和生産企業卻在望貨興嘆——貨是有的,只是沒有人去運;物流斷了,運不出來。

  海南省澄邁縣橋頭鎮西岸村的“糖小蟻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就遇到了這個問題。“疫情發生後,橋頭鎮很快開始封閉管理,很多往年來收購地瓜的收購商都進不來。”合作社帶頭人王林芬告訴記者,經過緊急對接,他們參加了拼多多“抗疫助農”專區,獲得每單2元的快遞補貼,終于有物流企業履約發貨,3天就銷售了8.6噸橋頭地瓜。

  疫情中,電商平臺承擔了很大一部分消費者的民生保障,線上買菜、買藥、訂外賣,讓快遞企業成為保供應最重要的一環。本來鮮春節期間馳援武漢的各大醫院,靠的就是自己的戰略協同合作夥伴順豐,現在本來鮮的社區團購也有很大一部分由順豐配送。

  1月25日,菜鳥聯合全球物流業開通“綠色通道”,24小時熱線接受委託。利用此前服務電商、買賣全球的物流網絡,目前已免費向武漢和其他受疫情影響地區遞送了2600萬件醫療物資。

  “農歷正月初一,我們就行動起來。”菜鳥公共事務部龐凱明回憶,首批要緊急送到武漢協和醫院的物資來自9省(區、市)40個單位,大部分都是醫院等醫療機構。因為正值春節期間,運輸資源少,加上疫情的影響,各單位無法找到運輸公司,所以找到菜鳥武漢救援物資綠色通道。

  “我們第一時間緊急響應,立即向中通、圓通、韻達、德邦等快遞公司發出動員,他們都非常支援。”龐凱明説。跑一趟武漢,回來就要隔離14天,但物流司機毫無怨言。

  圓通速遞廣州轉運中心司機吳寶明是一位樸實的江西老表。1月31日午夜0點,他從長沙出發,載著來自北京、甘肅等地的500套防護服、400個醫用帽、900雙手套等醫療物資,連夜北上。一路上,吳寶明沒有休息,2月1日早晨8點抵達武漢。上午10點15分,經吳寶明武漢同事的接力配送,來自9省(區、市)的援助物資全部送達武漢協和醫院。

  春節以來,吳寶明接連跑了3趟武漢,途中到長沙等地接貨,並在湖北多地送貨,運送的都是防護服、口罩等最急需的醫療物資。

  “現在沒有人考慮掙錢的事兒”

  危急關頭,很多企業體現了很強的社會責任感。

  丁秀洪告訴記者,增加的成本企業和供應商主動承擔了,物資到消費者手中價格並沒有太大漲幅。

  劉兆文也表示,物美緊急協調的商品也都沒有大幅上漲,“現在沒有人考慮掙錢的事兒”。

  “不斷供、不漲價、不打烊,是我們對消費者的承諾。”北京蘇寧小店總經理宋銳也告訴記者,這段時間,蘇寧定時推出1元特價菜,菜品有二三元錢一份的,也有量大一些的。

  美團買菜也是疫情期間消費者使用最多的買菜服務之一。美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全國陸續復工復産,美團聯合300余家商戶加入“三保”行動,向社會承諾全力保障疫情期間安全放心的供給。

  在武漢,商品價格也逐步企穩。來自武漢中百倉儲、武商超市等10個監測點的數據顯示,1月30日,武漢白菜價格曾經短期上漲到2.85元一斤,但2月5日已經回落到2.19元。

  抗擊疫情是一場人民戰爭,也是一場企業的大考。應考的不只是大企業,還有那些門可羅雀也堅持開店的牛肉麵館、堅持口罩不漲價的便利商店、免費給醫務人員提供餐食的酒樓飯館……幾千家企業的名字,幾十頁紙也寫不下,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中國企業。(記者 佘穎 魏永剛)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焦鵬
4000多家企業在行動-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61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