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社區黨委書記侯兵:一刻不放松,當好守門人
2020-02-15 14:49:2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 題:社區黨委書記侯兵:一刻不放松,當好守門人

  新華社記者魯暢

  “第一組走訪社會單位有沒有新增復工人員,第二組查是否有今天開始營業的單位,第三組繼續排查外地返京人員情況……”13日一早,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安貞街道的安華裏社區居委會服務大廳內,社區黨委書記侯兵正在給社區工作者和街道“下沉”參與疫情防控的幹部安排工作。

  緊張而忙碌的一天又開始了,侯兵眼裏充著血絲。從春節前一周至今,她和14名社工全部停休,投入疫情防控一線,忙到後半夜,索性就在會議室沙發上將就一晚。“要不是有你這個採訪,我現在也在進行摸排工作。”侯兵笑著説。

  “萬眾一心 堅定信心 科學防控 戰勝疫情”,在居委會服務大廳正對面的墻上,一條醒目的紅色橫幅彰顯著社區工作者的信心和決心。大廳內,一塊白板上畫著疫情防控走勢圖,清晰地標明瞭每日篩查數據以及各樓門入戶排查數量。

  “截至昨天晚上,我們已經入戶摸排了2037戶居民,外地返京人員累計登記368人。”侯兵告訴記者,安華裏社區共有22棟居民樓,2214戶居民、82家社會單位,與安外社區同在一個區域,屬于北京城區內較大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較為復雜。

  老舊小區居民眾多,疫情防控人力上自然捉襟見肘,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更是要反覆到府做工作。針對這種情況,侯兵和街道幹部一起創造了“六個一”工作法,即一個防控體係、一張排查網、一張出入卡、致居民社會單位一封信、一個宣傳喇叭和一個二維碼。

  “在入戶摸排和登記工作中,我們會要求居民、返京人員掃二維碼登記相關資訊,便于後方整理更新。”侯兵説,社區工作者採用“包樓”“包戶”方式開展工作,織起了細密的防控排查網,利用走訪、電話、微信等方式,6天就完成兩輪入戶摸排。“入戶一方面是統計居民的健康狀況和接觸史,還要告知大夥兒注意事項和就醫流程。”侯兵説。

  記者了解到,當前,安華裏社區的7個出入口封閉1個,其余實現24小時封閉管理,由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和在職黨員共同值守。居民通過身份登記後領取一張身份證大小的出入證,每次進出之前都要測體溫,憑證出入,井然有序。

  在侯兵看來,社區疫情防控水準明顯提升是社區所有參與一線防控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她告訴記者,社區在職黨員40人提出“請戰書”,主動參與門前站崗;社工王靜忙得“腳不沾地”,只能把家裏7歲的孩子交給老人帶,因為她的丈夫也以“雙報到黨員”的身份參與值守社區出入口……

  社區防控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神經末梢”,細節決定了成敗。

  記者在採訪時看到,侯兵手裏一直握著一張寫著幾行字的半張A4紙,一問才知,這是侯兵自制的“工作備忘錄”:大到社區內一家單位要捐贈一批防疫物資,小到小區巡邏崗的大喇叭需要換電池、有新的公示內容需要張貼……侯兵説,這些都是她在前一天晚上睡覺前寫上的第二天的具體工作,“記性不好,就每天都寫在紙上,不然睡覺都睡不踏實。”侯兵説。

  拿著這張紙,侯兵忙碌的身影又開始在社區裏穿梭。近一個月以來,她顧不上住在郊區身體欠佳的母親,無法“兌現”周末照料母親的“約定”;疫情防控期間,她的公公突然查出重病,照料老人的重擔只能落在丈夫身上……

  在北京,有著無數像侯兵一樣的社區工作人員“逆行”上崗,冒著嚴寒值守在崗位上,推動防控舉措落實落細、落地見效。“雖然每天的工作量不小,但與醫護工作者的危險程度和辛苦相比,又算得了什麼?”侯兵説,“社區防控一刻都不能放松,我們一定守住陣地,當好守門人。”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武漢必勝!
武漢必勝!
中國南極考察隊拜訪巴西費拉茲站
中國南極考察隊拜訪巴西費拉茲站
武漢:停擺的列車
武漢:停擺的列車
北京節後復工首日見聞
北京節後復工首日見聞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5578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