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特寫:戰“疫”天使之“傷”
2020-02-06 00:27:1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太原2月5日電(記者王學濤、孫亮全)5日上午10點多,山西省汾陽醫院傳來好消息,呂梁市首個治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了!其余4例確診患者中一例重症患者已轉為普通患者,其他3例體溫恢復正常。

  這背後離不開全體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浮腫的雙眼、被掐紫的胳膊、磨出水泡的腳……這是護士長張小娟在戰“疫”最前線半個月來顯露的“外傷”。

  眼:廢寢忘食熬得紅腫

  記者見到張小娟時,她口罩上面露出的兩只眼睛有些紅腫。“熬的,我托朋友送來了眼藥水。”她説。

  張小娟這半個月與家人的微信聊天記錄讓人淚奔。媽媽反覆寫道:“女兒,好幾天了,沒有一點消息,全家人非常擔心你,媽媽希望你在百忙中抽一點時間給家人報個平安。”張小娟只回復過4個字“不用擔心”;10歲的女兒發了一長串通話請求,只有一個被她接聽,時長僅2分28秒!

  “白天顧不上,晚上忙到淩晨3點……”張小娟雙眼浮腫,哽咽地説,“那次我正好不是很忙就接聽了,2分鐘後又有事就挂斷了。女兒問我能否回家,剛開始我説實話她立馬哭起來,後來我找了個借口,她才高興一點點。”

  婆家,腦出血後遺症的丈夫需要人照顧;娘家,父親做完心梗手術才一個月。

  可當1月21日山西省汾陽醫院吹響戰“疫”號角後,作為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的張小娟,連夜將父母、女兒送回老家,立即返回汾陽市家裏收拾好生活用品,並在22日淩晨3點和同事們接回了醫院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

  “已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半個月過去,她一直和患者一起生活在隔離病區。

  腳:幾十米距離磨出水泡

  “直線距離才幾十米,但實際走的卻是十幾倍。”張小娟説,因為要嚴格執行進出要求,全部單向繞行,護士們的腳上都磨出了水泡。

  作為傳染病區的“大管家”,張小娟每天只休息三四個小時。早晨五六點起床後,她開始關注病人,一天至少進兩次病房,每次穿脫防護服近一個小時、查房兩個小時。她還負責物資供應、新儀器使用的人員培訓等,常常忙到淩晨3點才能休息。

  因為忙,張小娟常常顧不上吃飯,等有了時間,她的飯菜也涼了。但她卻非常關心病人們的胃口。被隔離的小續想喝蜂蜜水,張小娟就托朋友從自家帶來一瓶蜂蜜;患者郝阿姨牙齒咬不動東西,為了給她補充營養,張小娟每天送去一份蒸雞蛋。

  “還有病人要換拖鞋、要指甲刀、要衛生紙,我們都盡量滿足。”她説。

  為方便聯繫,張小娟加了5位確診患者的微信,隨時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患者小張剛到醫院時抵觸情緒很大,不願被隔離,張小娟就反覆做他的心理工作。小張配合治療後,效果很好,已在為出院做準備。

  胳膊:掐紫了也不能動

  汾陽醫院一名工作人員給記者看了一張圖片——張小娟的一只胳膊上有一片青紫。這是她協助醫生做氣管鏡檢查時,男病人因為難受把她的胳膊掐成了這樣。

  張小娟説,這個檢查需要將氣管鏡通過鼻腔插入肺內,如果這時病灶噴濺,感染的可能性會急劇增加,但張小娟還是主動衝到了前面。“這樣危險的操作,只要我能上,絕不讓其他護士幹。”她説。

  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張小娟還操心著每個護士。“每個人從裏面出來的狀態,我必須第一時間知道。如果是含淚出來的,就得立馬去開導……”張小娟再次哽咽。

  她解釋説,護士們一個班要連續工作4個小時,怕上廁所不敢喝水,負壓病房溫度較高,她們出來時像洗過澡一樣,還要幫病人拖地、擦桌子、消毒馬桶等。

  “吃點苦不算啥,但護士們會因為操作難度大完成不好任務而自責。”張小娟説,防護眼罩上常有霧氣,只能從縫隙裏看清楚,另外戴兩層手套手感也不靈敏,這些都給操作帶來困難。如果護士採不出動脈血,就要換人,“她就會強烈自責,因為又浪費了一套防護服。”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特寫:戰“疫”天使之“傷”-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2553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