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泰證券李迅雷:“金融30條”有效穩定市場,應對疫情,降息周期仍會繼續
2020-02-05 20:00:39 來源: 財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疫情是當下國人的核心話題,由疫情帶來的影響已不僅僅只是百姓健康層面,其影響正層層滲透——微觀到百姓的生活與工作,中觀到企業的正常經營,宏觀則關乎國家經濟層面,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影響。鼠年開年後的A股市場,就鮮明地體現了疫情的影響。

  疫情是否會左右中國經濟?宏觀層面接下來還會有哪些護航政策?帶著這些問題,財聯社記者專訪了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

  李迅雷認為,疫情對中國2020年GDP增速負影響在0.5個百分點-1個百分點之間,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的長期趨勢和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上升地位。應對疫情,貨幣政策上,降息周期接下來仍會繼續;財政政策上,財政支出增長,財政赤字率或能突破3%。

  同時,李迅雷還指出,滬指2700點左右本身就是價值投資區間,真正比較優質的核心資産短期內或有波動,但中長期仍有投資機會。

  “金融30條”護航效果突出,降息仍將持續

  鼠年前兩個交易日,A股日成交額便完成了5000億到9000億元的跨越,這背後離不開監管的護航,“金融30條”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2月1日,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援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對疫情嚴重地區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給于差異化信貸支援、對受疫情影響嚴重企業到期貸款還款困難的可以展期或者續貸等方面提出了30條務實舉措。

  資本市場方面,五部委宣布將靈活妥善調整企業資訊披露等監管事項、適當放寬資本市場相關業務辦理時限、優先為疫情地區上市公司提供融資服務、減免疫情嚴重地區公司上市等部分費用等。

  如何解析“金融30條”?李迅雷認為,每一條措施都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並按功能將其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解決流動性問題的應急政策,比如加大貨幣信貸支援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強化對重點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産企業的金融支援,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給予貼息支援等;另一類則是“存活”政策,屬于可以較長時間維持對企業支援的措施。

  為何説每一條措施都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于穩定預期,對于這次疫情所造成的企業流動性困難,都起到了比較有效的結果,他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金融30條穩定市場,防范金融風險的效果是不錯的。”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2月2日-2月3日,央行連續兩日開展巨額逆回購操作,累積向市場投放流動性1.7萬億元,實現流動性凈投放近5500億元。

  對此,李迅雷稱,近5500億元的流動性凈投放在總量上來説是足夠的,但是由于結構問題上存在流動性分層,“精準扶貧”並不那麼容易做到。接下來,央行或還將繼續降準降息,降息周期接下來仍會繼續。

  值得注意的是,降息這個詞目前有了新的變化,當前央行降息並不是特指存貸款基準利率,像央行下調逆回購利率實質上就是降息。李迅雷介紹稱,未來,央行降息上可能會經常通過MLF、LPR等工具來降低市場利率。

  不必太過看重GDP,結構調整是經濟增長重要措施

  談及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李迅雷表示,樂觀估計只要半年左右,悲觀估計則為一年時間。

  其中,疫情對于2020年一季度經濟基本面衝擊還是較大的,預計一季度GDP增速會破5。不過,第一季度的GDP佔比是四個季度中最少的,如果疫情影響的只有第一季度,那麼後面三個季度就可以拉高一點,全年GDP或將保持在5.5左右。

  也就是説,疫情對中國2020年GDP增速負影響在0.5個百分點-1個百分點之間。

  這一點,外資券商持有相同的看法,對一季度經濟影響的測算來看,摩根大通、野村、花旗均預計影響2個百分點左右。對全年經濟影響的測算來看,多數機構認為疫情結束後經濟將有明顯反彈,可部分對衝一季度的下行:若疫情于Q1結束則全年經濟增速下降至5.5%-5.8%,若延續至Q2則影響會更大。

  李迅雷強調稱,不要把經濟下行看得太悲觀,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的長期趨勢和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上升地位。“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GDP增速即便下行到5%,也還是全球兩倍,我們有什麼好擔憂的呢?而且回看一下他國歷史數據,從發展中國家晉升為發達國家的過程中,GDP就是呈現下降態勢。所以中國經濟不要太過看重GDP增速的走勢,分母越來越大,分子能保持同步增長已經很不錯了。”李迅雷進一步補充説道。

  對于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李迅雷認為需要通過改革和轉型升級來推動。

  其中,結構調整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措施。經濟結構優化改善後,整個市場也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勝劣汰留下好公司。展開來説,經濟結構調整後,中小企業裏面有很大一部分將面臨産能落後的窘境,雖然説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但這部分落後企業不可避免被淘汰出局,這是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則決定的。

  對于資本市場而言,這也帶來了結構性的機會。過去的牛市是靠資金來推動,現在的牛市它應該是靠企業的盈利增長和估值水準來推動。

  財政政策或該更積極,赤字率突破3%

  除加快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外,對抗疫情,財政的支援力度可能還要進一步擴大。

  李迅雷稱,應急問題解決完之後,企業如果還存在訂單缺乏等困境,那麼它們還將面臨能夠生存多久的問題。對待有發展前景卻遭遇疫情的企業,不應該只是解決一時的困難,而是要解決它的長期困難。因此,財政要增加投入,像財政赤字率現在大概是2.8%,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應該可以提高到3%,也就是增加2000億的財政支出。

  在李迅雷看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作用不一。貨幣政策主要解決一個總量問題,而財政政策可以解決結構問題。而目前,財政支出在在醫療方面的投入還遠遠不夠,佔比並不高。在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下,人們最大的支出可能還是在醫療、教育和養老方面。

  與國外相比,財政赤字率突破3%也並不高,數據顯示,日本財政赤字率是7%,美國是4%,均超過3%的安全警戒線,但它們也沒有發生債務危機。

  李迅雷認為,對中國來講的話,財政赤字率可以理論上可以更高。

  這是為何?

  “財政赤字率的分母是GDP,企業資産負債表的分母是資産,分子是負債。像西方市場經濟國家,他們政府資産規模很小,而我們國家光國有企業的凈資産大概就有80多萬億,再加上土地和自然資源,凈資産遠超西方國家。如果我們把財政赤字率的分母由GDP換成資産,那麼分母將增長很多,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國家的負債能力是非常強的。”李迅雷總結説道,舉債是一種能力,信用越好,實力越強,那麼舉債的能力也越強,中國作為一個公有制國家,擁有龐大的自然資源,應債能力遠高于一般市場經濟國家。

  面對疫情的突發擾動,李迅雷與其團隊成員還曾建議稱,可以調整支出結構,壓縮會議費、差旅費、出國經費等措施,運用節支手段平衡財政收支;安排專項經費,加大對衛生防疫的資金投入;稅費減免。減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交通、旅遊、住宿等行業的稅收,減免部分政府性基金;對企業及個人等社會力量的捐贈,允許在繳納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完善長跑機制上,建議第一,財政政策的定位,要從經濟政策進一步轉向公共政策,加大對民生的傾斜力度。第二,公共衛生領域的財政投入需要形成固定機制,防止人為調整;第三,財力跟著人口走。經濟越集中的城市,越有能力支付公共衛生和防疫的成本,人口越集中的城市面對傳染疫情的壓力越大,這也要求公共衛生和防疫的財力向城市適度集中,對于欠發達地區則以中央轉移支付方式進行托底。(記者 黃一靈)

+1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武漢加油!
武漢加油!
各地採取措施積極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各地採取措施積極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雪龍2”號首次進入西半球
“雪龍2”號首次進入西半球
多措並舉 各地加強疫情防控
多措並舉 各地加強疫情防控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553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