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張莊的“年味”變了

2020年01月21日 19:42:30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鄭州1月21日電(記者韓朝陽、何娟)春節越來越近,看著院內挂起的大紅燈籠,聽著院外年俗表演的歡聲雷動,苦了大半輩子的尤文超老人卻覺得“年味”淡了。

  張莊,地處九曲黃河最後一道彎,河南蘭考84個風口中最大的那個就曾在張莊村。半個多世紀,苦風沙,治風沙,除風沙,漫天黃沙已“灌”進尤文超的腦子裏。“刮風時,張嘴説話一口沙。路北播種子,路南收莊稼。”尤文超回憶當時情形,有時風沙把門堵住了,只能從窗戶爬出去。

  “冬春風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攜幼去逃荒。”這是蘭考的苦難記憶,張莊尤甚。“春天饑荒最厲害,鄉親們吃完槐樹葉兒吃榆樹,吃完榆樹吃杏樹。”尤文超説,“吃得樹上不長葉兒,春天沒個春天樣兒。”

  那些年,尤文超最大的心願就是過年吃上一口肥膩豬肉。“以前盼過年,一天天巴望著,苦挨了一年,過年能吃口好的。”尤文超説,過年割肉,一群人圍著幾塊肉,挑肥揀瘦,“瘦的沒人要,專搶肥肉,一家人買上一兩斤,沾點葷腥,味道真香。”

  這些年,脫貧攻堅讓張莊大變樣。170余座蜜瓜大棚、千余畝綠化草木、數百畝的紅薯雜果、用工超200人的香菇産業……“風沙、鹽鹼、內澇”老三害早已消除,“蜜瓜、紅薯、花生”新三寶蓬勃發展,“風沙口”變成了“金銀鋪”,200余戶800余人脫了貧。

  68歲的尤文超家借紅色旅遊的東風,兒媳經營起民宿,兒子做起小生意,自己在景區打工,收入一年上一個臺階。“現在生活真好,想吃啥吃啥,想啥時候吃啥時候吃,小時候吃肥肉的香味再也難找到了。”尤文超説,“從口味上説,‘年味’確實淡了。”

  與尤文超老人不同,41歲的馮傑覺得年味越來越濃。20年前定居鄭州的馮傑2018年返鄉創業,幹的還是祖傳的手藝——麥秸畫。“這幾年村裏環境越來越好,旅遊搞得有聲有色,鄉裏動員我回鄉帶貧,我也看好家鄉的發展前景。”馮傑返鄉創業並不順利,在張莊賣麥秸畫比鄭州差得遠,但馮傑承包了100多畝果園,從鄭州帶來20余位非遺老師,趁著花期、節假日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將果園打造為非遺研學基地,路子越走越寬。“預計未來3到5年,基地營收能突破1000萬元。”馮傑説。

  連續兩年春節前夕,馮傑都在張莊舉辦非遺文化節,和縣裏舉辦的年俗活動湊在一起,張莊鑼鼓喧天,人流如潮,熱鬧極了。馮傑説:“在村裏和鄉親們一塊過年,走家串戶,情意濃濃,比城裏熱鬧,好像又聞到了小時候的濃濃年味。”

  數十年間,張莊巨變,離鄉逃荒的背影消失了,外出打工的身形減少了,回鄉創業的面孔更多了。“我都勸回來好幾個外出打工的同學,在家門口幹事創業,一家團聚,幹勁更足,日子更好。”馮傑説,“年味或濃或淡,眾説紛紜,但日子越過越好,百口同聲。”

【糾錯】 [責任編輯: 焦鵬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49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