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小小機票背後的故事
2020-01-14 14:36:2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天津1月14日電 題:小小機票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劉惟真、宋瑞

  隨著春節越來越近,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人潮涌動。然而,準備登機起航的乘客們,可能很少了解自己手中小小機票背後的故事。

(關注春運·圖文互動)(2)小小機票背後的故事

  天津空管分局雷達導航室副主任胡鳳亮對航向信標天線的運作狀態進行巡檢(2019年1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宋瑞 攝

  候機廳外,天津空管分局雷達導航室副主任胡鳳亮從清早就開始忙碌了起來。即將著陸的飛機從頭頂呼嘯而過,跑道一端,24根橙色支架構成的“陣列”一字排開。胡鳳亮迎著寒風,認真地查看這個“橙色陣列”的運作環境和狀態。

  胡鳳亮説,這個“陣列”的“學名”叫航向信標天線,能夠為即將降落的航班提供對準跑道的水準引導信號。它和提供了與地面成3度角坡度信號的下滑信標以及測距儀等設備一起,共同鋪就出了一條精確的隱形“下滑道”。民航客機的飛行員就是沿著這條“下滑道”穩穩降落,為整個飛行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著陸過程是飛行過程中最復雜、最危險的階段,飛行員往往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有了這些導航設備在前做引導,即便在能見度比較低的天氣狀況下,飛行員也可以按照儀表的指示對飛機進行方向和角度的調整,從而安全降落到跑道上。”胡鳳亮説。

(關注春運·圖文互動)(1)小小機票背後的故事

  這是為飛機提供方位資訊的“51陣子”(2019年1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宋瑞 攝

  除了“橙色陣列”以外,胡鳳亮與組內工作人員每天還要與形態各異的雷達導航設備打交道。為飛機提供方位資訊的“白色蘑菇”——“51陣子”、視程覆蓋方圓400平方公里的二次雷達……這些“資訊收集員”,就是幫助航空管制員引領飛行員“穿透雲層”的“千裏眼”。

  在空中,放眼望去盡是無際的藍天與雲朵,飛行員們想要辨別路線、順利飛抵目的地,只能依靠雷達導航係統來引航。為了保障乘客的飛行安全,天津空管分局的技術保障人員每天要對13個雷達導航站臺進行巡檢,一圈下來要花兩三個小時;一旦設備出現故障,無論旭日初升還是夜幕降臨、“三伏”酷暑還是冬日嚴寒,必須加班加點、“挑燈夜戰”,直到設備運轉恢復如常。

(關注春運·圖文互動)(3)小小機票背後的故事

  這是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內的場監雷達(2019年1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宋瑞 攝

  巡檢至機場西側,這裏聳立著一座視程覆蓋整個機場,能夠觀察跑道、停機坪上飛機和車輛活動情況的場監雷達。雷達上的天線快速旋轉著,儼然是守衛機場的忠實“崗哨”。

  然而,“崗哨”也有“停轉”的時候,不久前這座場監雷達就出現過故障。胡鳳亮説,為了迅速修復設備,雷達導航室人員毫不猶豫地衝進寒風中,爬上了25米高的設備頂端平臺。“寒風凜冽,吹得臉疼。即使戴了手套,時間長了也是連工具都握不穩。”胡鳳亮説,搶修結束回到室內後,自己的雙手就像是紅彤彤的“胡蘿蔔”,過了好久才漸漸緩過勁兒來。

  春運期間航班旅客增多,為了保證設備運作正常、旅客順利回家,雖值冬日嚴寒,雷達導航室每日早、中、晚還要各增加一次設備巡視,24小時都有技術人員在機場值守。此外,他們還針對特點不同的設備設置了“個性化考卷”,通過專項檢查、走訪巡視,預防設備故障。

  “雷達導航設備能夠為飛行員和管制員充當‘千裏眼’、消除潛在的飛行衝突風險,關係著機上所有乘客的生命安全。只要有一架飛機在天上,我們就一定會堅守崗位。”胡鳳亮説。

  “雷達已識別,信號無幹擾。”寒冬裏胡鳳亮這句簡單的報告,是默默守護起降航班的雷達導航人對歸家旅客最深情的告白。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小小機票背後的故事-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546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