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成果涌現 創新型國家建設迎收獲期
2020-01-13 08:29:28 來源: 經濟參考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此次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獲獎項目覆蓋機械裝備、新一代半導體照明、航空安全以及輕工、化工、建築、農業工程和食品安全檢測等各個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科技盛果涌現,切實服務了經濟發展和民生急需,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了澎湃動力。

  296個項目12人獲科技大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公報顯示,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5項。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英國的馬丁·波利亞科夫、奧地利的赫伯特·芒等10名外籍專家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者呈現年輕化特點,青年人才已成基礎研究領域的生力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家自然科學獎主要反映國家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水準。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取得顯著進步,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據悉,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齡為44.6歲,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齡為52.5歲,分別比2018年下降了2歲和2.6歲。超過60%的完成人為年齡不足45歲的青年才俊,有7項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年齡不到45歲。團隊平均年齡不足45歲的項目共有26項,佔比56.5%,最年輕的團隊平均年齡僅35歲。

  同時,2019年度科學技術獎呈現出國際科技合作向更大范圍、更廣領域邁進的特點。2019年度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參評人數、獲獎人數和國別分布均創歷史新高:10位獲獎人既有來自俄羅斯、巴基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有來自美國、英國、意大利等歐美國家;合作領域既有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研究,又有空氣污染防治、疾病防控、新藥研發等惠及民生的熱點領域。

  創新成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支撐

  在296個獲獎項目中,既有面向國家需求的重大項目,也有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科技創新。這些重大標誌性成果既為我國成為具有世界科技影響力的大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也為傳統制造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提供了不竭動力。經過多年的科研積累和沉淀,機械裝備、新一代半導體照明、航空安全和飛機制造等重要領域厚積薄發,涌現出多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優秀成果。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李晉閩及其團隊,通過基礎研究、技術突破、規模應用和産業推動,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成套技術,因關鍵指標達國際領先水準,獲得了2019年度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其獲獎項目的實施帶動了我國半導體産業迅速發展,項目成果實現大規模産業化推廣,LED晶片市場份額居全球首位。其項目成果在北京奧運會、十城萬盞示范工程、人民大會堂照明係統節能改造工程、APEC峰會和俄羅斯世界杯等重大工程實現示范應用,引領了全球半導體照明技術的發展。

  據悉,目前中國的照明産品已出口至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照明生産、消費和出口國,同時也實現了中國照明産業的轉型升級和照明産品的更新換代。“目前,我國已有近50%的傳統光源被LED産品所取代,每年累計實現節電約2800億度,相當于三個三峽水利工程的發電量,超過澳大利亞全年用電量。”李晉閩説,2019年中國半導體照明産業規模達8000億元,2020年底將達萬億元。

  除了助力傳統産業提質增效外,先進的科技水準還支撐了綠色高品質發展。金屬材料、輕工、化工、建築、機械、農業工程等各行業的獲獎成果充分彰顯綠色發展理念,從污染機制的基礎研究到空氣品質治理、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復等領域,科技創新屢結碩果,為我國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供了有效科技支撐。

  國家科技獎勵體係日臻完善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科技發展波瀾壯闊、成就輝煌。2019年,我國科技事業再創佳績,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成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專家表示,科技創新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引領力量,也是我國步入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行列的核心動力。

  “今年在延續已有做法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推出完善科技獎勵法規制度體係、改進提名方式、規范評審機制、提升國際影響力等改革措施,平穩有序開展了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工作。”上述負責人表示,重點修訂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章程》《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制實施辦法(試行)》等規范性文件,推進科技獎勵法規制度體係建設不斷完善。

  2018年起,國家科學技術獎五個獎種全面實施專家學者提名,單位提名不限指標。2019年進一步完善提名制,認真落實中央關于“三評”改革精神,精簡提名材料,簡化各類證明,切實減輕科研人員負擔。

  在完善國家科技獎評審機制上,強化小同行作用,民口項目網評實現全覆蓋,小同行意見全面帶入後續評審階段。進一步增大海外專家參加自然科學獎會評的領域范圍與人數。

  在健全科技獎勵監督制度方面,修訂完成《科學技術獎勵監督委員會章程》,進一步發揮科技領域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協同作用,充實完善科學技術監督委員會職責功能,推進各部門科研誠信共用共建共治。完善項目公示制度、三大獎初評通過項目行業咨詢制度和社會公眾旁聽評審制度,強化科技界和全社會的監督。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進一步完善科技獎勵制度,構建既符合科技發展規律又適應我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科技獎勵體係,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建成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注入更大動力。(鐘源)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成果涌現 創新型國家建設迎收獲期-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545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