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公平正義“最後一公里”——寫在人民法院宣告“基本解決執行難”之際

2019-03-12 23:41:17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題:打通公平正義“最後一公里”——寫在人民法院宣告“基本解決執行難”之際

  新華社記者羅沙、丁小溪

  12日,北京,人民大會堂。

  “‘基本解決執行難’這一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鄭重宣布。

  3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對人民作出莊嚴承諾。

  3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執行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人民法院迎難而上、多管齊下,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格局匯聚起強大合力,堅決攻克這一阻礙司法公正、損害人民權益的頑瘴痼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破解執行難彰顯法治文明進步

  執行,司法案件辦理程式的關鍵一環,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一公里”。

  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日趨活躍,訴訟案件數量大幅增長,執行難問題逐步顯現,“法律白條”漸漸成為困擾人民法院和當事人的突出問題。

  執行難,侵害的是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損害的是司法公信力,影響的是人民群眾對全面依法治國的信心。

  決不能讓執行難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攔路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切實解決執行難”“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吹響了破解執行難的攻堅號角。

  大刀闊斧改革執行管理機制;多部門聯手懲戒失信被執行人;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現代化網絡查控係統……3年來,長期制約解決執行難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得以逐漸消除,執行制度、機制和模式進一步完善。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的一組數據彰顯變化軌跡:3年來,人民法院共受理執行案件2043.5萬件,執結1936.1萬件,執行到位金額4.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8.5%、105.1%和71.2%。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只有真正執行了判決,人民群眾才能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司法的公正。”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啟元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袁愛平説,長期困擾法治實踐的執行難問題得到有效破解,是我國法治文明進步的一大標誌。

  對失信被執行人加大曝光力度、全媒體直播讓網友“圍觀”執行行動……3年來,社會各界支援法院執行的氛圍更加濃厚,助推誠實守信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破解執行難的意義,在于實現司法公正,也在于維護社會誠信。”全國人大代表、國和控股集團董事長陳乃科過去一年履職過程中多次到法院調研了解執行情況。他説,讓守信者受益,讓失信者難行,對于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動真碰硬推動執行領域深刻變革

  2019年2月9日,正月初五。雪後的淮北大地氣溫驟降。

  安徽省淮北市的法院幹警並沒有與家人團聚。抓住一些平時蹤跡難尋的被執行人返鄉過年的有利時機,幹警們一天之內執結案件13件,執行到位金額117.5萬元。

  人民法院攻堅執行難,需要付出艱苦卓絕努力,更要找準病因動真碰硬、精準施策。

  這是執行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

  整治“消極執行”“選擇性執行”“亂執行”,最高法先後出臺37件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將執行權運作關入“制度鐵籠”。

  解決“查人找物”難題,法院與16家單位和39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聯網,覆蓋16類25項資訊,對被執行人主要財産形式“一網打盡”。

  破解財産變現難題,推行網絡司法拍賣,為當事人節約傭金205億元,有效祛除拍賣環節暗箱操作和權力尋租空間。

  ……

  “通過‘基本解決執行難’這場戰役,我們構建起中國特色執行制度、機制和模式,依托智慧法院建立四級法院統一的管理體制,全國一張網,一網網到底,既有效約束和規范執行權,又極大提升執行效率。”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高院院長張甲天説。

  著力解決執行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現實問題——

  法院會同60家單位採取11類150項懲戒措施,366萬人迫于壓力自動履行義務;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罪犯1.3萬人,拘留失信被執行人50.6萬人次。

  全面核查長期形成的歷史積案,開展集中清理執行案款活動,發放案款960億元。每年元旦春節前後集中開展涉民生案件執行行動,累計發放涉民生案款179億元。

  最高法辦公廳副主任陳志遠説,各地法院幹警3年來忘我工作,46名幹警犧牲在執行崗位上。全國法院將化悲痛為力量,在“基本解決執行難”的基礎上繼續奮鬥、久久為功。

  推動解決執行難從“基本”向“切實”邁進

  “我們深知,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與黨中央提出的‘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和人民群眾期待相比還有差距。”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説,要不斷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健全解決執行難長效機制。

  回顧歷史,人民法院在30多年的時間裏針對執行難問題曾經採取了許多舉措,開展了多次行動。破解執行難,不能走“一陣風”式運動的老路。在積極清理積案卸下歷史包袱的同時注重“標本兼治”,才能真正告別執行難。

  完善執行信息化體係,建立全國統一的案件流程節點管理平臺,打造執行查控係統、財産評估係統、網絡拍賣係統……3年來,人民法院更加注重執行領域基礎性、長效性工作,為建立長效機制鋪路架橋。

  面對廣東深圳的被執行人,廣西桂林象山區人民法院執行法官輕點滑鼠,就能順利查控財産。

  通過執行指揮中心,最高法可以對基層法院執行工作“一鍵督辦”並實時跟蹤,對敷衍懈怠、工作不力嚴肅問責。

  ……

  “很多人當著我的面問,這3年採取的措施,幾乎是各級法院舉全院之力,這種情況能否長期持續下去?會不會又回到了過去?肯定不會。”最高法審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表示,最高法已經制定了推進解決執行難的五年工作綱要,對執行體制、模式改革以及信息化升級換代等進行全面部署。

  解決執行難從“基本”向“切實”邁進,人民法院任重道遠。陳乃科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的懲戒力度,加強法院與更多部門的執行資訊聯動,強化執行保障,打破數據孤島,用大數據等新技術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民事強制執行法已被列入全國人大立法規劃,應該加快立法進度,盡快出臺。”袁愛平委員認為,還要完善與強制執行密切相關的企業破産制度等長效機制,為解決執行難提供更多制度保障。(參與採寫:張志龍、陽建、吳帥帥)

[責任編輯: 趙延心 ]
打通公平正義“最後一公里”——寫在人民法院宣告“基本解決執行難”之際-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422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