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學生跑步猝死一再發生,溫柔體育惹的禍?
2019-12-18 09:32:50 來源: 半月談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導讀

  大一新生體測時倒地身亡;高一女生接力賽摔倒猝死;14歲初中生體測中離世……近一段時間以來,多地相繼發生在校學生體育活動時突發意外身亡事件。痛惜之余,我們也當反思,這口“鍋”該由誰來背?

  學生跑步猝死一再發生

  晴朗的天空,翠綠的草地,此起彼伏的吶喊聲……今年10月,重慶市南開中學的校運動會正熱火朝天地進行。15歲的高一女生小徐怎麼也不會想到,她的生命就在這一天終結在跑道上。

  事情發生後,南開中學所在的重慶市沙坪壩區發布的情況通報稱,小徐係自願報名參加迎面接力賽,並在運動過程中摔倒。校醫及時趕到施救,120也第一時間到場參與救治。隨後,120醫生邊搶救邊將她轉運至西南醫院急救部。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小徐的遭遇並非孤例,同樣在前不久,江蘇大一新生小杭在1000米長跑測試時倒地,經搶救無效身亡。根據家屬提供的醫院病史錄顯示,死者係跑步時突發昏厥伴抽搐,呼之不應,隨之意識喪失。

  同樣是在1000米體測當中,瀋陽的初中生小赫僅跑了80米便突然倒下,雖然體育老師馬上發現了異樣並叫來校醫,但小赫的父親稱,校醫沒有進行任何急救處置,23分鐘後被送往醫院的小赫被宣布不治身亡。

  突擊拿分才運動?

  運動生理學專家指出,長跑時發生猝死,多是因為運動負荷的突然增大,導致心臟功能難以適應,從而産生心臟缺血或嚴重供氧不足,誘發各種心肌病所致。

  今年秋季開學典禮和新生軍訓期間,半月談記者在一些學校看到,幾乎每所學校都有學生暈倒情況。還有些學生因為出汗過多,導致體內缺鉀而出現全身肌肉無力、心慌,不能行走等問題。

  2017年《中國學生體質監測發展歷程》顯示,我國大學生體質呈下降趨勢,肥胖率持續上升,每5年提高2%~3%。《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狀況調查白皮書》顯示,超六成青少年睡眠不足8小時,其中13~17周歲青少年睡眠時間嚴重縮短,睡眠時長低于6小時的佔比高達81.2%。

  教育專家表示,體育運動不應為猝死“背鍋”,相反這一現象恰恰是我們過去長期忽視學生體育運動導致的。當前運動意識差、體質下降明顯、鍛煉時間不足等問題從基礎教育階段便開始積累並惡性迴圈,學校和家庭重智育、輕體育的思想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轉。

  專家認為,要開齊開足體育課,配齊配強體育老師,積極改變當前“不出汗、不喘氣、不心跳,無強度、無難度、無對抗”的溫柔體育,不能突擊拿分時才運動,而要把功夫花在平時,讓學生真正能把體育作為一種享受和快樂。

  不少教育界人士建議,大力推進田徑、游泳、足球、籃球、排球等有強度、有難度、有對抗的體育項目進學校、進課堂、進生活;為學生建立體質健康“篩查”機制,學校體育老師要根據檔案了解學生是否適合參與、適合參與什麼程度的體育活動;同時,做好運動傷害的預防和應對工作。

  校園急救意識和能力不足

河北衡水:冰雪運動進校園 李曉果攝

  幾起猝死事件也引發人們對急救措施的關注。

  大連市沙河口區勞動技術中心“安全與急救”課培訓教師郭曉震説,猝死的原因中大多數是心臟問題,心肺復蘇措施可以用于各種情況下的心臟停跳急救,甚至可以挽回無數人的生命。但心肺復蘇有“黃金4分鐘”的治療窗口期,每延遲1分鐘,救助率就減少7%~10%,5分鐘後成功率下降至50%左右,10分鐘後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我國的現實情況是,絕大多數人急救知識缺失,遇見突發狀況時,大多能做到打電話求助急救中心,而不能有效及時地進行心肺復蘇。

  “現在很多急救知識就是看視頻,沒有實際操作,一出事師生都不知所措。”郭曉震説,學生猝死事件暴露出校園醫療的短板和急救知識的匱乏。有條件的學校,應該配備自動除顫儀等急救設備,抓住急救的黃金時間。(記者 王瑩 張逸飛)

  來源:《半月談》2019年第23期

  原標題:《不出汗、不喘氣、不心跳,無強度、無難度、無對抗,運動猝死頻發,溫柔體育惹的禍?》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學生跑步猝死一再發生,溫柔體育惹的禍?-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5359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