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重慶:讓“兩不愁”真不愁,“三保障”有保障
2019-12-12 09:02:09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9月3日,在蓮花小學操場上,穆翼(後中)在教陶瑤和學生跳健身操。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既是底線性任務,承載著厚重的民生期待;也是一塊“試金石”,檢驗著脫貧攻堅的品質、成色。近年來,重慶嚴格對標對表中央要求,將脫貧攻堅舉措精準到個人,統籌到區域,讓“兩不愁”真不愁,“三保障”有保障,打響了一場高品質脫貧的攻堅戰。

  對標貧困“硬指標”,聚焦深貧開“藥方”

  在重慶石柱縣,三年前摘掉了“貧困帽”的徐定英一家,在去年底卻又突遭橫禍:徐定英的孫女摔倒致顱內出血,兩次住院前後花了20萬元。

  “摘帽不摘政策”——正當徐家人被重病壓得喘不過氣來時,健康扶貧措施及時到位,伸出“援手”。經過多重醫療保障報銷支援,徐家人醫療自付費用不到兩萬元,解了燃眉之急。

  經過持續發力,地處西部的重慶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市動態識別的185.1萬貧困人口中,有171.2萬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7.1%降至0.7%。

  落實“兩不愁、三保障”,促脫貧和防返貧同樣重要。重慶各級幹部緊盯兩個人群——全市還有10多萬人尚未脫貧,還有少量已脫貧人口,一旦遭遇變故易返貧,需要進行動態監測。“無論是未脫貧戶,還是脫貧監測戶,都是脫貧的堅中之堅,更是當前幫扶的重中之重。”重慶市扶貧辦主任劉貴忠告訴記者。

  因病致貧是扶貧路上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辛苦奔小康,大病全泡湯。”而類似徐定英這樣的脫貧邊緣戶,能從因病致貧的重壓下“翻身”,正是重慶精準發力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成果。

  近年來,重慶在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同時,集納資源,形成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為基礎,醫療救助、扶貧基金為補充的健康扶貧保障體係。目前在重慶,貧困人口就醫合規住院費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相關政策已惠及71萬多人次。

  除了醫療,住房安全、義務教育等基本保障也不能落下。在武隆區羊角鎮永隆村,不少過去居住在土坯房、危舊房的貧困戶,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舊房改造等政策,住進了安全敞亮的新房。

  記者剛踏進貧困戶蔣洪文家新房,老蔣就打開了話匣:“家裏房子建在1980年,早就老朽了。有一側土墻傾斜,墻壁裂縫最寬的有好幾釐米。”老蔣説,多虧了5萬元危舊房改造補助,如今我家新房建起來了,下個月就準備搬進去,生活會越來越好。

  全市因病、因厭學等原因輟學失學924人中,已通過動員上學、送教到府等方式全部接受義務教育;住房不安全的3076戶中,已改造2993戶……一個個數字,就是一項項實打實的民生承諾。“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將前期摸排出涉及‘三保障’等方面的5155個問題,認真對賬銷號,已解決5076個。”劉貴忠説,剩下未解決問題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部銷號,絕不在高品質脫貧這張“考卷”上丟分。

  集聚資源、政策協調……集團幫扶優勢不斷顯現

  解決“兩不愁、三保障”,難點在深度貧困地區和深度貧困人口。為此,在“解深貧”過程中,重慶還主動作為,創新政策,將18個深度貧困鄉鎮作為解決“兩不愁三保障”,落實脫貧攻堅的重點。每個深度貧困鄉鎮由一名市領導擔任脫貧攻堅指揮長,對脫貧攻堅負總責。由重慶市級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組建扶貧集團,選派450名領導幹部駐鄉駐村,直接幫扶深度貧困地區。

  脫貧攻堅號令一下,幫扶集團的幹部走出機關,背上行囊,同區縣、鄉鎮幹部一道,訪民情、解難題、做規劃、推項目,在扶貧攻堅的前沿地帶扎下根來,“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正在成為重慶攻堅深度貧困,構建大扶貧格局過程中一支關鍵力量。

  時值初冬,萬州區龍駒鎮上千畝茶山,還是綠油油的一片。重慶渝鳥林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孝勝正和工人一塊,忙著在茶葉基地裏整地除草。今年是張孝勝在龍駒鎮包地種茶的第五個年頭,由于管護到位,每畝地産值能有0.8—1萬元,效益不錯。

  技術不過關、管理跟不上,一直是扶貧産業發展的“心病”。“種茶可不簡單,每個環節都有‘大文章’。這兩年多虧了科技特派員指導,才能少走些彎路,少交些‘學費’。”張孝勝口中的科技特派員,就包括重慶市農科院茶葉所研究員鐘應富、萬州區農業農村委茶葉專家劉翔等人。

  張孝勝過去種茶,大多密植,其實不利于茶樹樹冠形成,也影響産量。科技專家到現場一看,就指出了問題,要及時調減植株密度。而且在茶樹枝丫修剪上,要注意科學修剪定型,幫助側枝丫發育,提高茶葉産量、品質……

  龍駒鎮由重慶市科技局扶貧集團結對幫扶。“如何在龍駒做好‘解深貧’這篇文章?我們充分利用扶貧集團科技資源密集的行業優勢,推動科技扶貧,科技特派員鑽進了山溝,為農民脫貧保駕護航。”重慶市科技局扶貧集團駐龍駒鎮工作隊副隊長駱孟鑫説,從茶葉、蔬菜,再到獼猴桃、中藥材,“臺前”是農民努力發展扶貧産業,“幕後”有專業科技隊伍,提供技術、管理支撐。

  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金融支援……這些過去在龍駒人眼中還很陌生的字眼,也正在“走”向田間地頭。從山東汶上縣將蘆花雞良種引入龍駒,成功創建國家級蘆花雞保種場西南基地,重慶銘森晟祥農牧科技公司被評為重慶市農業科技型企業,並獲得400萬元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授信。企業負責人牟桔豐説,“蘆花雞是‘扶貧雞’,如今又插上了科技金融新‘翅膀’,能‘飛’得更高、更遠。”

  科技扶貧集團整合科技資源,力推智力扶貧。醫療衛生係統集團式幫扶,也有自己的行業優勢可以挖掘。地處武陵山深處的黔江區金溪鎮,這幾年“金溪護工”的品牌越擦越亮。不少護工經過專業培訓,甚至在重慶市級大醫院找到了就業崗位,月薪多在4000元以上。

  “我們幫扶集團43家成員單位,其中就包括不少醫療機構,他們對護工需求量大,正好可以有針對性地開發適崗對路的就業崗位。”重慶衛健委扶貧集團駐金溪鎮工作隊幹部沈鵬説,從去年4月以來,區裏已舉辦了六期“金溪護工”培訓班,有300多人接受培訓,其中近一半是貧困戶,“培訓一人、就業一崗、脫貧一戶。”

  聯産聯業、聯股聯心,扶貧“扶開工”“送一程”

  落實“三保障”,關鍵靠築牢民生“網底”;解決“兩不愁”,重點要有穩定增收渠道。重慶依托優勢産業做文章,為貧困戶量身定制幫扶措施,推動懂技術、有資金的龍頭企業、合作社與農戶聯産聯業、聯股聯心。強化利益返還、保底分紅等機制,讓群眾持續受益……

  記者最近走進武陵山區,淅淅瀝瀝的小雨落個不停,火紅的辣椒嬌艷欲滴。在地裏,75歲的石柱縣上進村村民馬世輝摘辣椒手腳利落,不輸年輕人。

  石柱是重慶辣椒主産區,常年種植面積10多萬畝,光是搭上辣椒産業快車的貧困戶就有2000多戶。

  “我們種辣椒,一不愁技術,有專業合作社統防統治,技術員下地指導;二不愁市場,有龍頭加工企業訂單敞開收購。”馬世輝説。辣椒這項“火紅”的産業讓老馬的生活日漸紅火,2016年他順利脫貧。

  用好用活扶貧資金,改“補”為“股”,變對貧困戶的“松散帶動”為“股權激勵”——重慶推出財政涉農補助“配股到戶”,讓貧困戶或脫貧戶參股到合作社中,依托産業持續增收。

  在上進村,馬世輝就連續拿了兩年扶貧股金分紅,每年又能增加近千塊錢,加上其他收入,全家脫貧後的生活能穩定下來了。

  “在發展扶貧産業時,也不搞包辦代替,而是尊重群眾意願,貧困戶擅長什麼就搞什麼,什麼賺錢就做什麼。”重慶市扶貧辦産業開發處處長盧賢煒説。

  穩定脫貧的創新舉措還有不少:鼓勵貧困戶立志就業、創業——改“補”為“貸”,變“現金補貼”為“風險補償”。“3年以內,5萬以下,免抵押、免擔保,給予貸款貼息補助,重點解決貧困戶發展産業缺資金的難題。”盧賢煒告訴記者。

  改“補”為“酬”,變“不勞而獲”為“勞有所獲”。結合産業資源稟賦,鼓勵發展扶貧車間,對吸納貧困戶就業的,給予扶貧補助;結合生態建設要求,面向貧困群眾選聘生態護林員,既管好了山林,也多了條收入門路……

  既靠投入,更靠機制,脫貧成果長效鞏固

  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不能光靠政府投入、幹部幫扶,關鍵還要不斷創新,建立鞏固脫貧成果的長效制度,讓脫貧成果在鞏固基礎上提高、在持續提高中鞏固。

  雖然空中飄著細雨,石柱縣河嘴鄉同心村的人飲設施管水員汪永成還是按時巡查著一個個飲水池。“下雨之後,有些引水管道可能淤積,必須要巡查維護。”汪永成説。

  同心村兩山夾一槽,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群眾吃水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脫貧攻堅以來,縣裏籌資,幫同心村修建了11口蓄水池,大池連著小池,互補有無,汩汩清水流入農家。

  但群眾還有擔心:如今是有水喝了,但過個幾年,水池水管老化壅塞了咋辦?又讓政府投錢再修嗎?

  “群眾自發管水,水才能長流。”同心村支部書記吳吉財説,在縣水利部門的指導下,村裏成立了人飲協會,包括貧困戶在內的320戶農民自願加入,並按每噸水0.7元的標準繳水費。

  “農民有意願自己管水、護水,政府也積極給予支援,每年投入1萬元經費補助。水利設施運作、管護收支相抵有些結余,實現良性運轉,同心村的‘飲水難’才能真正成為歷史。”石柱縣水利局副局長陳世權説,如今,同心村的經驗正在復制成長,縣裏已經制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作管理辦法》,鼓勵發展農村飲水協會,讓水利扶貧的成效“管長遠”。

  扶貧基礎設施建起來了,要管好用好。農村産業發展,也不能光想著投入建起來,還要考慮如何做大做強,做長遠。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通過資産經營、保底入股等方式,改革運作機制,讓扶貧産業有更強的發展“主心骨”。

  在重慶榮昌區河中村,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牽頭,“瞄準”瀨溪河河中島的旅遊資源,為鄉村旅遊做好配套服務,發展收益相對穩健的旅遊物業租賃經濟。“另外,集體經濟組織還與社會資本合股聯營,對旅遊步道進行統一改造,並購置了旅遊電瓶車、自行車,相關旅遊收入按比例分成。”當地村幹部説,走市場的路子抓旅遊扶貧,産業的生命力才能更旺盛。

  ——創新政策,吸引更多人才返鄉就業、創業,讓鄉村扶貧多些“新鮮血液”。

  在石柱縣中益鄉,在扶貧貸款、土地流轉等利好政策的吸引下,“85後”的宋健就正在打造一項“甜蜜”的事業。他返鄉創業兩年多,領著鄉親們規模化養殖中蜂,蜂蜜收購范圍覆蓋全鄉上千農民,讓原生態蜂蜜成為群眾致富産業。

  據重慶市委組織部統計,重慶通過實施本土人員回引工程,吸引0.86萬人返鄉創業,他們扎根農村,正在成為“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的發展“起點”

  近年來,重慶堅持“全市一盤棋”的要求,花大氣力解決貧困問題:全市向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1918人,駐村工作隊員4401人、落實結對幫扶幹部達20多萬人……扶貧領域“精耕細作”,才換來貧困群眾由衷的讚譽好評。

  “在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之時,最忌松懈、滑坡,更不能有‘差不多、歇口氣’的想法。”劉貴忠説,高品質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要把“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記在心裏、扛在肩上。

  在渝東南武陵山深處,有一個復興村。遠觀村裏層層疊疊的水稻田,宛如鑲嵌山間的塊塊美玉。這幾年,靠著這些綠色、潔凈的土地資源,當地老鄉一畝地種出了3000多元的水稻産值,群眾脫貧有了主幹産業。

  “復興村摘掉‘貧困帽’,走上‘復興路’,最感謝的還是張書記。”群眾口中的張書記,正是復興村第一書記張向東。

  好山好水能種好稻。但過去群眾一家一戶種植,稻種亂、價格低,好生態沒能帶來好效益。在張向東牽頭組織下,復興農民“抱團取暖”,以股份合作社為平臺,統一稻種採購、種植流程和銷售渠道。

  “這幾年合作社重點做了兩件事:一是堅持綠色標準。300多畝核心種植區域,保證全程“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有機肥。二是與專業化公司合作,打造、推廣“龍洞貢米”品牌,線上、線下統一銷售,提高稻米附加值。

  這是張向東駐村的第三個年頭,他還將繼續在村裏“扎下去”。最近,他正忙著組織工人調試村裏大米加工廠的設備,“我們自己建一條稻谷加工包裝線,既幫外地稻谷加工,收些加工費,也能把本地優質稻增值收益留在村裏,村集體收益能更上層樓。”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在黔江區金溪鎮,今年産業投入還在繼續發力,蠶桑種植1萬多畝,鎮裏與下遊企業緊密對接,蠶絲訂單不愁;還引來農業專家,在蠶桑地裏套種羊肚菌,由此成長起來的“立體農業”,畝均産值更是翻了一兩倍……

  在武隆區滄溝鄉青崗村,通村通社的公路已經修通,小村不再孤僻。村支兩委正和群眾合計,把村裏原來的川黔古鹽道、古驛站資源好好盤活利用起來,把“小而美”的鄉村文化旅遊點,紅紅火火地建起來……(記者李勇、李松)

+1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上海:冬日暖景
上海:冬日暖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41011253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