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專業+仁心”:“治愈”志願服務走不遠痼疾
2019-12-10 07:44:45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專業+仁心”:“治愈”志願服務走不遠痼疾

  ——青年志願服務發展的“溫醫現象”(上)

  2013年,高原紅——川藏青光明行志願服務項目走進色達,溫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呂帆帶領醫學生們為當地居民進行眼部檢查。受訪者供圖

  20多年來,中國的青年志願服務事業在黨的領導和共青團組織的直接推動下飛速發展,在助學、養老、扶貧等諸多領域取得了眾口皆碑的成就。但激情投入其中的人們在發展中也面對著越來越多的挑戰,服務項目“走不遠”和“做不大”就是其中最大的困惑和痛點。有的志願服務項目走著走著就消失于公眾視野,變成志願者“一時的體驗”;有的志願服務盡管看起來熱熱鬧鬧,但一腔熱情也只能用來“敲敲邊鼓”,收效甚微……

  面對這樣的挑戰和困惑,近年來,一所看起來似乎資源有限的地方醫學院校——溫州醫科大學(以下簡稱“溫醫”),卻用陸續精心培育的幾十個響當當的青年志願服務項目,交出了破解問題的答卷,形成了青年志願服務中獨樹一幟的“溫醫現象”。

  我們將分上、下篇分別報道溫州醫科大學的青年志願者團隊是如何破解志願服務項目“走不遠”和“做不大”的難點的。

  “哇!這麼漂亮!”今年秋天,當7歲孩童蔡雯(化名)第一次看清銀杏葉令人炫目的金黃,為這個世界的五彩繽紛激動得流下熱淚。

  她自幼視力不好,遠視力和近視力分別低至0.16和0.06。不了解相關知識的父母未進行專業檢測,便將她以“盲童”身份送往溫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她在暗黑的世界裏暗自悲傷,直到溫醫的學生志願者來到學校。

  志願者發現,她並不是完全的盲,只是由眼球震顫導致的低視力症狀,便為她配置了一個5倍放大鏡和2.8倍雙目望遠鏡,並指導她使用助視器、訓練生活技能、開展心理輔導。漸漸地,她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了。

  蔡雯是被溫醫志願服務改變命運的無數人中的一個。10年裏,溫醫黨委書記、眼視光學專家呂帆和溫醫眼視光學院的醫學生及其附屬眼視光醫院的醫護人員一起,在溫州、杭州、寧波、拉薩等地開展志願服務,為數千名像蔡雯一樣的低視力患者帶去福音,打造出了低視力教學、科研、臨床康復的一整套志願服務模式。

  用專業把他們拉出黑暗的深淵

  “他們不是看不見,只是看不清,我們能幫到他們的。”每一次帶著溫醫學生志願者做“低視力與視覺康復志願服務”時,呂帆總會這樣説。

  呂帆口中的“他們”,是一群低視力患者。他們仍然有部分殘余視力,大約在0.3到0.05之間,他們看世界比常人更為艱難。由此,他們經常被粗放地定義為盲人,被送到盲校學習盲文。

  “低視力是假‘盲’,不是完全看不見。”呂帆從眼視光學專業的角度分析説,低視力患者可以走出盲校,可以依靠殘余視力自信地生活、學習和工作。

  這樣的美好願景,如何才能實現?呂帆用專業作出判斷,也用專業給出了答案。

  2010年,她聯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在溫州醫科大學建立了我國首個具有國際水準的“低視力與視覺康復中心”,為低視力患者免費開展眼科檢查、低視力驗配、低視力檢查等志願服務。2011年,“低視力與視覺康復中心”從學校延伸至醫院,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杭州院區落地,成為杭州市唯一的低視力專科。

  2011年,全國首個低視力教室在溫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立,從燈光到盲道,都經過科學設計。學生也不再學習盲文,而是借助遠近兩用電子助視器等視覺康復工具,和普通孩子一樣讀課文、看板書。

  回顧這段和青年志願者們一起治療“假盲”的近10年歷程,呂帆説:“眼視光學專業的學科背景,讓樸素的志願服務越走越遠。”

  2001年,我國首個中美聯合培養眼視光學博士呂帆曾作為中國大陸首位醫師志願者,參加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的第七屆特奧冬季運動會。當時,溫醫已是國際眼視光學界的“新星”:1959年,學校繆天榮教授發明對數視力表和“五分記錄法”,被讚為世界視力表設計的金標準;1988年,原溫醫校長、現溫醫眼視光學院院長、繆天榮教授的學生瞿佳,首創眼視光學專業,被譽為“中國溫州模式”;1998年,瞿佳又牽頭創立國內首家眼視光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

  “眼視光專業已是溫醫的一個標桿,並在某些細分領域已經走到了世界前沿。這就是我們做志願服務的底氣。”溫醫的眼視光學專業優勢,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呂帆特殊奧林匹克融合志願服務之門。

  回國後,呂帆促成國際特奧會在眼視光學院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特奧會地區性合作研究和教育中心——國際特殊奧林匹克合作中心,並承辦了國際特奧會2003年東亞區“運動員健康”項目培訓。瞿佳還于2004年應邀參加全球首本特奧眼科教材的編寫和審閱。

  這些探索和嘗試贏得了國際特奧創始人尤妮絲·肯尼迪·施萊佛女士的信任,她在溫醫創建了以她名字命名的特殊奧林匹克運動醫學健康中心,並從2005年開始,每年定期舉辦“關愛弱勢群體,特奧送光明”活動,為有眼部疾病的智障兒童提供免費治療。“攜手同心,耀在一起”特殊奧林匹克融合志願服務也由此正式開啟。

  該志願服務獨創PPS融合模式,融合生理(Physiological)、心理(Psychological)、社會(Society)三方面,通過健康篩查、營養健康論壇、雙向融合課堂等形式,搭建特殊青少年與外界溝通的橋梁,讓眼視光學專業的醫學生們能學有所用,提升專業認同感。

  “志願服務專業化”的説法,自2008年——“中國志願者元年”起開始盛行,獲得越來越多人的認同。溫醫能在20年前做特奧會志願服務時就開始踐行專業化的思路,難能可貴。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在呂帆的感召下,溫醫學生的課堂從明亮的教室延伸至每一次的志願服務中。他們不再只做簡單的獻愛心、後勤保障、陪伴聊天等技能含量較弱的志願服務,而是結合專業特長,提供專業化的志願服務。

  2012年,眼視光醫院低視力中心主任陳潔發現,因強烈的紫外線和高海拔,藏區人民白內障的發病率高,許多兒童更是因先天性眼病、遺傳性眼病、功能性眼病等眼部疾病而喪失行為能力。

  陳潔注意到藏區人民眼裏的“高原灰”問題,以此為切口拓展出志願服務的新領域。呂帆和陳潔聯合了9位溫醫眼視光學院的碩士、博士,依托眼視光學院、附屬眼視光醫院強大的專業優勢以及人力優勢,創建了眼健康碩博服務團隊,開啟“高原紅——川藏青光明行” 志願服務(以下簡稱“光明行”)旅程。

  從2012年開始,一批又一批志願者,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為飽受眼疾困擾的川藏人民帶來光明。

  在“菩薩喜歡的地方”——塔公,他們重新看到了刻有六字真言的瑪尼石和聖潔的雅拉雪山;在黃河源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他們又見藍天白雲和剛破土的格桑花;在財神的壩子——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的壤塘縣,他們再次看到了隨風飛舞的經幡和親人最溫暖的笑容……

  在藏區人民看來,“光明行”志願者們是他們的“光明天使”。

  從最初的送醫療上高原,到聯合搭建眼視光中心,再到培養高原眼科醫護人員,從全免手術費變為當地醫保、公益基金、病人少額自付聯合支付,由輸血變造血,由短暫幫扶到眼健康精準扶貧。“光明行”薪火相傳8年有余,志願團隊不斷壯大,累計上高原17次,眼篩查21449人次,開展防盲手術2090余例,培養藏族醫療教育人才9名,幫助當地醫院成立眼視光中心6家,建立低視力教室1間。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眼視光學院的志願服務如雨後春筍一般愈發蓬勃,明眸工程志願服務、青少年近視預防志願服務、眼視光視覺健康科普志願服務等帶動了千千萬萬醫學生投身“光明”志願事業,延續至今。

  建立志願服務生態圈

  除了眼視光學院,溫醫的其他醫學專業和學科也結合專業特長,投身志願服務,並將之融入學科教育中。就這樣,一個動態的志願服務生態圈在溫醫逐漸成型。

  2003年,溫醫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們,關注到了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群體,發現他們如韓國電影《我腦中的橡皮擦》講述的那樣,腦中的記憶就像被橡皮擦擦去一樣,逐漸消退。迷路、記憶力下降、失語、極易急躁、尿失禁……在人生的夕陽時期,他們變成了沒有自理能力的“老小孩”。

  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數逐年增加,但社會上專門針對他們的養老機構卻很少,就診率也極不理想。

  現實需求擺在眼前,專業有了用武之地。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同學們自發走進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群體,幫助他們早預防、早觀察、早治療,默守著他們的記憶。

  “在這個永嘉的……戰役……呃……呃……戰役啊……” 夕陽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87歲的林清明爺爺已不能完整地給志願者們講述年輕時的過往,只能斷斷續續地講些殘碎的片段,志願者們只是靜靜地等待著,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耐煩。

  2016年,在10余年的專業發展和志願服務反哺推動下,溫醫精神醫學學院成立。積淀了13年的“默守”志願服務,也隨之升級為以“敬佑生命、關愛記憶、默守夕陽”為主題的“情暖記憶”阿爾茨海默症關愛志願服務。

  升級後的“默守”項目,依托最新的精神醫學技術知識,將志願服務融入學科教育中,志願服務成為溫醫學科教育體係的一環,一頭連著學生,一頭連著社會現實需求。單向的志願服務變成了動態的生態圈,學科發展和志願服務成了正相關係,並肩而“行”,“走”得長遠。

  針對中輕度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打造“行為、記憶、情緒”(BME)幹預模式,運用MMSE、ADL等專業量表,篩查出認知與生活能力受損的老人,建立患者資訊庫;治療上,依托溫醫各附屬醫院醫療資源,開通專科醫院專家綠色通道進行轉接治療,幫助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進行精神運動康復、刺激大腦記憶功能、降低抑鬱發作,這也被稱為“pdf-t”全程服務和治療方案;針對家屬病恥感、彌補家屬護理不足,志願者們又搭建了家屬生態圈及綜合服務中心,對其進行專業護理知識科普、訓練以及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志願者們還緊跟信息化趨勢,開創“互聯網+志願服務”模式,開發益智類App“小默大手”、開設微信公眾號、建立線上公益中心、創建專屬網站,並線上上推廣精神運動康復學原理,編寫、錄制的“活到100歲都不癡呆”手指操等科普教程,在鄉村社區、醫院病房的實踐推廣過程中,延緩了26名患者的病情。

  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常常忘記回家的路,對此,“默守”團隊又與公安局物聯網合作,給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發放安心手環,當老人走失時,能準確定位、搜尋及報警通知家屬。

  從患者到家屬,從線下到線上,從簡單的陪護到專業的篩查與治療,“默守”團隊的醫學生們,忙碌于社區中心、養老機構、偏遠農村,溫暖了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心。

  一個由醫學生學生善心萌發的志願服務,在不斷改善、升級中,逐漸得到了WHO癡呆全球計劃實施團隊、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老年癡呆及相關疾病專業委員會、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記憶中心、溫州康寧醫院、溫州怡寧老年醫院等32家單位專家的支援。

  有專業學科支撐、有醫學生志願者的人員保障、有社會化力量的指導、有制度化的運營理念,“情暖記憶”阿爾茨海默症關愛志願服務一路前行,治愈了越來越多的患者,也反哺了參與其中的醫學生們,完善了學校的專業教育配套。

  其實,將專業教育與志願服務結合的做法被稱為服務學習,又稱體驗學習,起源于19世紀70年代的美國,在美國、英國、日本的高校中都有過實踐。如日本大學開設有關志願者活動知識的學科課目,將志願活動作為研究對象,並對志願活動中與學生專業相關的部分給予學分。

  可見,溫醫的志願服務理念和實踐早已與國際接軌。

  “以前志願服務只講單向的付出、奉獻、救助服務對象,但忽略了對志願者本身的‘自助’環節。這種‘自助’不僅是‘手留余香’的感動,更是對志願者本身成長成才的自我幫助。”溫醫精神醫學學院教師趙可説。

  護理學院開展的“搏時”急救護理志願服務,第一臨床醫學院發起的“星海”孤獨症家庭支援志願服務,把器官捐獻志願資訊納入社保卡的“生命之光”器官捐獻宣傳志願服務……溫醫越來越多的志願服務項目開始將專業教育與志願服務結合,把課堂所學服務于社會需求。

  溫醫各個學院將志願服務納入學分,設立專項獎學金;開展學生志願者骨幹專項培養計劃;激勵和指導學生志願團隊參與全國志願服務、創新創業大賽。據不完全統計,溫醫近30個志願服務項目,獲全國“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6個;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6個,並連續4屆捧得全國“挑戰杯”賽事優勝杯;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3個、銀獎3個、優秀組織獎1個;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2個;浙江省等省市級獎項幾十項……

  多學科融合辦精品

  在溫醫,推進志願服務的另一特色是,堅持多個專業領域的協作。

  2005年,溫醫5位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生以專業素養為基礎,以解決白血病患者骨髓配型難的問題為出發點,發起了“生命相髓”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志願服務活動,帶動272位學生成為首批志願捐獻者。並于2014年成立了全國首家以在校大學生作為法人代表的獻髓民辦非企業組織,這也是目前溫州地區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獻髓公益組織。

  擺在該組織面前的最大痛點問題,是“悔捐”。

  以往,此類志願服務大多只關注受捐者,因沒有臨床技術,學生志願者們只能提供陪受捐者聊天、緩解家屬焦慮、無針對性地宣傳捐獻知識、徵集捐獻者、募集資金等相對淺顯的服務。當遇到捐獻者在最後一刻決定放棄捐獻,志願者們有心無力,受挫感也隨之而來。

  “‘悔捐’對已進入無菌倉等待骨髓移植的受捐者來説,意味著生命的結束。”“生命相髓”志願者陳佳豪希望“悔捐之殤”永遠不要發生。

  這群醫學生另辟蹊徑,將志願服務對象聚焦于捐獻者,利用醫學統計學的專業方法確立了測試對象;構建一個“悔捐”量表,制定篩選捐獻者的專業標準,在捐獻者登記入中華骨髓庫前,對有意向的捐獻者進行意願度動態評估,檢測是否為“忠誠”的捐獻者。針對檢測結果為低意願度的捐獻者,再結合預防醫學的專業知識,重點進行知識科普、心理輔導,從而有效預防“悔捐”行為的發生,將“悔捐”率降至最低。

  “生命相髓”團隊深知,這絕不是僅僅依靠一個專業就可以完成的。于是,他們引入心理學、臨床醫學、市場行銷專業的學生,成功構建了“認知-行為”悔捐心理模型,為破解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困境提供了扎實的理論與實踐依據。

  “醫護工作本身就是一個學科交叉頻繁的領域。如果沒有心理學專業同學的加入,我們的項目走不到全國的舞臺上。”“生命相髓”的醫學生們對悔捐心理模型的建構進行的學術研究,在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亮相。

  截至目前,“生命相髓”志願服務共助力2943位捐獻者登記入庫,促成14位捐獻者成功捐獻,兩個數據分別佔溫州地區總數的28%、26%。

  其中,浙江省監獄係統第一位自願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醫務民警李迪、溫州市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在校大學生鄭科科、溫州市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醫務人員沈偉莉,都是溫醫的學生。“生命相髓”志願者們變身捐獻者,為捐獻者奉獻“生命種子”的同時,也向“悔捐”大聲説“不”。

  溫醫以夢為馬的志願服務精神不僅喚醒了本土學生的志願之心,也帶動了留學生群體的加入。

  畢實努(BISHNU GAUTAM)來自尼泊爾,是溫醫國際教育學院的一位留學生。2015年,他號召26位留學生和中國學生志願者,帶著先進的醫療技術和醫療知識,從溫州出發,走進“一帶一路”沿線貧困國家,開啟了“醫帶醫路”國際醫療志願服務項目。

  他們在印度查謨-克什米爾邦為居民講解肝炎預防知識;在賴索托皮特森鄉村診所,用中國捐贈的胎心監護儀器為孕婦細心檢查;在泰國清邁,來自泰國的留學生鄭伊晨,邀請她的醫生叔叔和泰國各地志願者加入,為當地居民針灸、按摩以及手術切割眼內胬肉;在坦桑尼亞,與聖約瑟夫醫科大學的醫護人員,為孤兒院的孩子送去醫療和溫暖;在布隆迪,為患有高血壓的母親分發降血壓藥;在尼泊爾,在奈米比亞,在南非,在讚比亞……溫醫的志願者們將醫者仁心灑滿“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民心中。

  “這不僅是多學科協作,更是多國家的合作。”溫醫國際教育學院老師謝建偉説,“4年的時間,我們走過24個國家,聯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府、醫療機構、志願服務組織救助更多正被疾病困擾的人。”

  如今,溫醫已有近30個具有高度專業化水準的志願服務項目,它們沒有畫地為牢,而是從一個學院“走”到了廣大世界舞臺,它們“走”得溫情滿滿、輝煌灼灼。

  由眼視光學一個專業孵化多類型的志願服務,到多種專業、多個國家形成合力創建高品質志願服務;從單向的志願服務,到志願服務融入教育體係,反哺學科發展,溫醫走出了特色的志願服務專業化道路,找到了能“治愈”志願服務“走不遠”病症的靈丹妙藥。(見習記者 王姍姍)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中國彩燈節在莫斯科開幕
上海:冬日暖景
上海:冬日暖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532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