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2019-12-09 22:58:4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西寧12月9日電 題:“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新華社記者江時強、王大千

  兒女遠走高飛,老人獨守空巢。在我國城鄉,九成以上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吃飯成了一大難題。

  作為青藏高原最大城市,西寧市老年人口已接近40萬,空巢老人多、困難老人多。西寧市試點推廣既“管飽”又“走心”的“愛老幸福食堂”,為統籌城鄉居家養老破題。這是敬老愛老的民心工程,也是城市緊緊圍繞“幸福”兩個字認真求解、積極實踐所交出的一份民生答卷。

  告別“開水泡饃” 家門口吃營養餐

  當冬日的暖陽照進街道小樓一面朝南的窗戶時,85歲的秦桂馥和83歲的老伴譚瑞珠十指相扣,一起走進了“愛老幸福食堂”。從今年6月份開始,夫妻二人幾乎每天中午11點出門繞小區散步,再一起吃飯。

  配餐車從中央廚房開到社區食堂,不到15分鐘。熱氣騰騰的保溫箱一打開,飯菜的香味就往鼻子裏鑽。剛一坐穩,秦桂馥先拉著老棋友爭論頭一天的勝負,譚瑞珠則習慣性地把米飯一多半先撥給他。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1)“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4月24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新寧路社區養老院,工作人員李國蓮給老人係上圍裙。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雖是家常菜,但雞丁是蒸熟後再加少量油炒的,白菜豆腐燉得綿軟,四菜一湯都是低鹽。”已經負責食堂工作近5個月的志願者張小提給老人們分發餐盒,口罩上方一雙眼睛滿含笑意:“禮讓街街道是市中心老城區,老年人近25%,我們長江路社區食堂每天有上百名老人就餐。”

  “幹凈,健康,還貼心。”秦桂馥很享受和街坊老夥伴們一起熱鬧的午飯時間。他説,兒女一個江蘇一個北京,不指望他們來照顧。退休好些年了,歲數越大越湊合,太冷清,吃飯也沒滋味。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2)“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7月4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點,工作人員將午餐送到老人餐桌。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白菜燉肉、宮保雞丁、麻婆豆腐、素炒西蘭花、紫菜蛋花湯,最貴的兩葷兩素套餐也只要10元錢。和愛熱鬧的鄰居老人們不一樣,74歲的韓燕選擇食堂訂餐,圖的是方便、實惠。

  “食堂解決了大難題啊。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子已經40年,老伴前年去世後,我就難得出門。”韓燕説,中午等著穿紅馬甲的志願者來送飯聊幾句,是一天心情最好的時候,作為困難老人還享受每頓3元的補貼,她跟兒子吃一份足夠了。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3)“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7月4日,老人們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點吃午飯。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因“一碗飯”改變晚年生活的,不只是城市社區的老人。距離市區20多公里的湟中縣多巴鎮黑嘴村,過去,進城務工的子女沒少擔心留守父母的吃飯問題。

  “現在好了,村小學舊址建起‘老年之家’,今年又裝修擴建了食堂。市縣兩級財政補貼、村集體經濟讓利和對口幫扶單位企業捐助,使100多位老人告別‘開水泡饃’,免費吃上了6元到10元的熱飯熱菜,年輕人少了好多負擔。”村黨支部書記李成虎説。

  近5個月,西寧城市、鄉村已建起24個中央廚房,54個“愛老幸福食堂”平穩運營,40多個助餐點輔助補充,惠及數千名老人,上百封感謝信寄到了市委書記信箱。在還未覆蓋的區域,老人們期待建食堂的呼聲不斷高漲。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4)“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9月23日,81歲的周紹成老人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古城臺街道的“愛老幸福食堂”助餐點打飯。新華社記者 王金金 攝

  引入社會力量 合力支撐“大格局”

  民生工程考驗執政者的誠意和決心,也離不開創新政策、完善機制和持續投入。

  西寧市民政局局長蘇磊紅説,近5年來,西寧市60歲以上老年人新增12.4萬人,老齡化率達16.5%。前期走訪發現,相比大城市“一床難求”,居家養老佔96%的西寧市,老人們常常“一飯難求”。讓老人不再“蹲墻頭、曬日頭、趴床頭”,實現“吃飽飯、吃好飯、健康養老”,城市才有幸福可期的未來。

  2016年起,西寧市以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為契機,完善城鄉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啟動老年人助餐工程。到2018年底,政府兜底的高齡、困難老人已全部享受社會組織為他們提供的助餐、助浴、家政等普惠型養老服務。2019年3月,啟動“愛老幸福食堂”,讓更多老人在家門口吃營養餐,享受多元化服務。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5)“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7月4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點,工作人員給老人們盛飯。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與此同時,西寧市實施“個十百千”工程健全助餐送餐服務網絡。1個市級+4個區級指導中心全面監管送餐配餐工作,30個街道(鄉鎮)級中央廚房、100個社區(村)級“幸福食堂”、1000張以上的“幸福餐桌”形成上下貫通的網絡體係,打造15分鐘助餐送餐服務圈。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6)“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7月4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點,工作人員將食物裝上配餐車。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正是通過‘購買服務、場地免費、稅費減免、多方監管’的方式,西寧解決了民政部門唱‘獨角戲’問題,多方形成合力,保障資金滾動不穿底,運作機制有活力。”西寧市副市長吳志城説。

  ——在城西區勝利路街道,“愛老幸福食堂”臨街而設,門口還挂了一塊“宏錦大飯堂”的牌子。“參與養老事業很光榮,一係列組合措施促企業自我造血,長期發展。”飯堂負責人楊瑾説,用房無償或低償,每年還有財政補貼,優先供應老年餐的同時也接待大量普通消費者,保本微利不成問題。

  在城西區,和宏錦一樣的企業還有3家,按就近原則分街道負責4個中央廚房,老人的滿意度評價就是“指揮棒”,企業之間對比、競爭,倒逼服務提質升級。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8)“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7月4日,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點工作人員在給老人們準備食具。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立足老城區老人居住密集、交通半徑小的實際,城中區則通過招標引進一家企業建設規模化中央廚房。面積1600平方米,可供應6000名老人,中央廚房每天安排20輛送餐車到各街道配餐。

  試點5個月,用餐人數超過1000人。城中區中央廚房運營企業、宏津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經理劉朝霞説,政府多措並舉給了企業長期運營的信心,集約化運營少了風險,統一採購和標準化操作也有利于食品安全監管。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7)“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7月4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點,工作人員在給老人們準備午餐。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黑嘴村開源節流的做法正在被同類農村借鑒、復制。市級財政一次性投資建好多功能廚房和容納500人的就餐室,解決了最大的成本。食堂按照“政府補一點、村集體企業讓一點、社會捐一點”的方式予以保障,縣裏每年補貼3萬元水電費,食材來源靠村裏的種植合作社和對口幫扶企業、單位捐贈,使老人免費吃飯成為可能。

  蘇磊紅説,試點之初知曉率低,相關單位組織人員入戶講政策,帶老人認熟去食堂的路。工作中,民政、財政等部門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市級、區縣級資訊平臺,制作了方便支付的“愛老幸福卡”。為確保安全,市場監督管理局統一助餐點標識,上墻公示從業人員健康證、食品安全投訴電話等,建立了覆蓋全過程的安全監管機制。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9)“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11月3日,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共和鎮蘇爾吉村村民在照料中心餐廳吃午飯。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守護最美“夕陽” 幸福城市有“溫度”

  “愛老幸福食堂”做好了“一碗飯”,也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新理念、大格局。

  一個“愛老幸福食堂”就是一個溫馨港灣,孝親敬老氛圍越來越濃。墻上張貼著孝老愛親的宣傳畫和老年人吃飯、下棋、看書、作畫的照片;志願者熱心服務,傾情陪伴,解開了不少心結;知識廣、懂技能、有特長的老人發揮余熱,飯後組織活動,傳播知識,互幫互助,遠離了孤獨。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10)“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11月3日,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共和鎮蘇爾吉村村民在照料中心活動。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景陽鎮甘樹灣村黨支部書記崔發俊指著村食堂門口 “向幸福前進”的標語説,“一碗飯”解了子女的後顧之憂,他們主動捐錢捐物,感染帶動了很多人,農村孝親敬老的氛圍越來越濃。

  “一碗飯”豐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基層組織越來越強。在社區、村莊活動室,因為支起了幾張飯桌,以前閒置的理療器材等設施一下子盤活了。不少“懶得動”的老人有了交流夥伴,開始注重儀態,精神頭明顯不一樣。隨著吸引力提升,“愛老幸福食堂”也成了城市加強基層社會管理新陣地,基層組織借老人來吃飯時宣傳政策、了解社情、調解矛盾,和諧文明理念潛移默化。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11)“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11月3日,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共和鎮蘇爾吉村村民在照料中心活動。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家住城中區的洪義德為食堂寫了一首表揚詩:師傅忙做飯,美味又如願。熱飯暖心田,實惠惹人讚。老人當親人,服務好周到。兒女少擔憂,齊心感黨恩。

  “老人背後是整個家庭。‘愛老幸福食堂’解決每個家庭迫切的現實難題,根子在于黨委政府將民心作為最大政治。”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張愷悌説。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12)“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

  3月27日,人們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文成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活動室內跳舞。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吳志城説,“愛老幸福食堂”是城市及時解決居民關切的民生小事的一個縮影。近兩年來,西寧市老舊小區、過街天橋加裝電梯,康養結合的綠道、生態公園相繼建成;目前,“互聯網+養老”等公共服務體係提上了日程。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西寧正在解好“人口老齡化+社會治理”的“方程式”,一步步打好幸福城市的溫暖底色。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海知
“一碗飯”暖了老人心——西寧“愛老幸福食堂”觀察-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32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