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人民日報鐘聲:中國夢絕不是“霸權夢”
2019-11-24 10:35:24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創新是當今時代的重大命題。

  創新大潮滾滾向前,競爭與合作的辯證關係成為影響創新認知與創新實踐的重要因素。在國際關係領域,用什麼樣的心態看待創新合作,已經上升到秩序、規則、治理這樣的大主題上。世界各國,尤其是中美等創新大國之間加強各領域創新合作,全力避免出現“經濟鐵幕”,成為當前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在創新中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本就是無可指摘的夢想。但遺憾的是,21世紀的今天,來自守成大國的一些勢力依然陷在舊思維怪圈裏,常常把新興的創新力量臆想為威脅,行盡“圍追堵截”之能事,用過時的霸權論揣度新興力量拼搏奮進的初心。國際輿論場上,承認中國是世界重要創新之源的主流聲音越響亮,偏執于罔顧事實、嗜好于臆造威脅的一些人就越狂躁地跳出來擾亂視聽。歷史,往往就是這樣在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中演進,並一再得出正義必勝的結論。

  “我們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但這個夢絕不是‘霸權夢’。”這是中國面向世界的鄭重宣示。有目共睹,中國從沒有準備去取代誰,只是在努力讓中國恢復應有的尊嚴和地位。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了輝煌成就,但中國沒有因此在世界上頤指氣使,而是繼續秉持“和而不同”的傳統理念,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與世界各國開展互利合作。應當看到,有些人一門心思將中國視為“假想敵”,如同莊子所描述的“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以其狹隘心態出發,他們不明白中國夢為什麼不是“霸權夢”,更不知,中國人民擁有決不容許任何人針對中國做“霸權夢”的鋼鐵意志,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中國發展壯大是歷史必然趨勢。

  歷史、現實和未來緊密相連。回望泱泱五千年文明史,中國曾經對世界意味著什麼?行進在波瀾壯闊的民族復興之路上,今天的中國對世界又意味著什麼?世人應當以公正心尋覓答案。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最近提醒人們阻止創意的跨國流動是徒勞的,特別講到當初若沒有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傳播,“歐洲從15世紀開始的進步會困難得多——甚至不可能”。幾個月前美國百名專家聯名的公開信指出,美國阻止不了中國崛起,即使延緩也不可能不損害自身利益。

  圍繞中美關係特別是中美經貿關係的討論,成為日前舉辦的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的主要內容,啟發人們進一步思考兩個創新大國如何相處的問題。親自推動中美關係破冰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過去50年裏近百次訪問中國,深悟“中美兩國合則兩利”的道理。他多次強調,美中關係非常特殊,對于兩國和整個世界都有著重要影響,兩國必須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國際秩序的進步。美中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難免“相互踩腳”,但雙方存在的關切應當以合作的方式而非以對抗的方式來解決。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發出警告,當前美中“脫鉤”壓力有所加大,越來越多軍事領域的“零和思維”被運用到了商業領域,這將改變全球的商業和經濟格局,給雙方和世界帶來諸多風險。

  “創新成果應惠及全球,而不應成為埋在山洞裏的寶藏。”這是在深刻洞察時代的基礎上給出的負責任大國的回答。創新無國界,任何“科技冷戰”、人為設限等逆時代潮流而動的行為,注定損人不利己。“誰秉持開放的態度,誰就能迅速領先;誰自我封閉,誰就會落後。”美國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如是強調創新合作的重要性。各界人士還有很多發自肺腑的呼喚——“全球問題的解決需要靠創新實現技術突破,我們要團結起來應對全球挑戰”“創新需要‘開窗’,而非‘建墻’”……聲聲督促,都是盼著各方認清全人類命運與共的現實和未來,科學理性作出抉擇。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人民清楚自己有什麼、要什麼、準備付出什麼。中國的每一步探索都會保持積極穩妥、冷靜清醒,兼顧當下與長遠,局部與全局,必要與可行。恰如中方在中美經貿磋商中所明確強調的,處理好中美經貿關係有利于中國,有利于美國,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中國誠心誠意為實現“三個有利于”而不懈努力。

  中國夢絕不是“霸權夢”!中國夢與世界各國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各國人民都有權利追求美好生活,人類理當共同開辟美好前景。舉世公認,堅定不移同全球夥伴一起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就是響應時代呼喚、順應世界大勢的正向力量。(鐘聲)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周楚卿
人民日報鐘聲:中國夢絕不是“霸權夢”-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4101125267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