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教育焦慮,拷問社會公平
2019-11-14 10:11:36 來源: 半月談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在底層群體的人生視野中,平等的教育,一直是他們頭頂的那一縷陽光,腳下的那一級階梯。教育能夠促進階層向上流動,改變窮人前途命運,助推社會公正平等。這是他們心中堅如磐石的信念。

  教育的歷史性變革和跨越式發展,帶給人們無限的憧憬。然而,激烈的就學競爭,急劇的社會分化,也使人們對教育的功能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迷茫之中。教育焦慮症,已經蔓延成為一種“社會流行病”。

  “教育焦慮症”的症結在何處?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説過:教育是實現社會公平最偉大的工具。對于今天的中國教育,這似乎已成一種難以承受之重。

  自然,我們不必奢求教育過度的功能承載。

  問題是教育的,但其根源往往是社會的。無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眾的收入水準、中國家庭的財富積累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基尼係數居高不下,社會的貧富差距也在拉大。市場化經濟的發展,財産性收入的凸顯,轉型期産業的升級,都在加大先富與後富的區隔。城市化戰略的推進,資源型壟斷的壁壘,資本化權力的膨脹,都在衝擊效率與公平的平衡。

  社會寄予厚望的教育,其助推社會公平的功能釋放被大大壓縮、被深度淹沒、被急劇扭曲。我們應該更多地向深化社會治理去尋求提升教育公平的良方。

  同時,我們也不應看淡教育應有的使命擔當。

  有專家斷言:教育不應異化為逆襲的杠桿。教育的功能,是使人安其所,遂其生,奠定一個社會內在的秩序與團結。

  確實,我們應當正確認識教育的限度,回歸本源,各安其安。單一功利化的教育追求只會讓孩子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民眾對教育的殷切期待,一個流動性停滯的社會也鮮有發展的生機。知識就是力量,教育改變命運。以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為重心,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教育有其自身的使命和擔當,在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的偉大進程中豈能後退、離場?

  更讓人警惕的是,我們不能忽略教育變革的多重效應。

  人們憂慮的是,教育會不會因其自身的失衡而加劇社會的分化,從而將弱勢群體置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譬如,一些地方試點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校招生模式,重點考量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意在推進素質教育,卻引發社會諸多隱憂。當下社會政治生態環境中的種種痼疾尚待根治,如何建立公開透明、科學規范的考評機制,防范行政的幹預扭曲、權力的尋租腐敗?許多農村學校藝術教育資源嚴重短缺,平民家庭素質教育投入嚴重不足,如何保障農村學生參與競爭的空間不被擠壓,保障高考公平的初心不被遺忘?

  直面挑戰,求解“城鄉失衡”“公退民進”“二代現象”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關注入學機會平等轉向追求教育品質平等,我們正不斷開拓教育公平的視野和境界。同時,教育發展不均衡、不充分依然是當前的主要矛盾。

江蘇一所高中的高三教室裏,學生在抓緊時間學習

  城市與鄉村的“二元化”鴻溝依然存在。

  中國高校擴招20年,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歷史性轉折已經到來。但是,“為什麼現在的農村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國家一流大學?”還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重點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專項招生政策,曾獲得社會不少點讚。但是,也陸續有人發出質疑之聲:“降分錄取”的底線在哪裏?這樣的“結果平等”惠及面能擴多大?今年北京大學招生中的“退檔風波”,正由此生發。

  農村“撤點並校”布局調整,公開宣示要整合教育資源,提高教育品質。但優質公共資源也隨之向縣城過度集聚,農村學生也加速逃離鄉村學校。他們未必都能在縣城公平地分享到重點學校的優質教育,反倒平添了許多家長跟著進城租房陪讀的沉重負擔。

  公辦與民辦的“進退性”爭議亟待疏解。

  民辦學校風起雲湧加快改變了教育發展的格局,彌補了國家教育投資的匱乏,攜手公辦學校共同頂托起教育基本均衡的一片藍天。

  但是,在中國教育向著優質均衡進步之時,在與公辦學校進入同質競爭之際,民辦學校的快速崛起也引發了社會的另一重憂慮。網絡上已有人頻頻發出“預警”:公辦學校會不會由“保底”衍變為“墊底”?公退民進會不會導致教育排斥?充分釋放民辦教育高品位、差異化的發展優勢,依法保障廣大民眾自主、多樣的選擇權利,當是教育改革不可動搖的原則。但同時,公辦民辦的碰撞如何化解?教育公平的底線如何堅守?

  平民與精英的“二代型”區隔如何打破?

  擁有雄厚經濟資本的家庭,可以通過購買高價學區房讓孩子進入重點公辦學校,可以通過支付昂貴學費為孩子選擇高端民辦學校。佔據優勢社會資本的家長,可以為孩子謀取更為優越的學習機會,開拓更為廣大的就業空間。文化資本的積淀傳遞,顯現為不一樣的視野和素養、驅動力和進取心,還有豐富的課外興趣、出色的社交技能,以及在繁多的學習、工作、興趣之間管理時間的能力。它會在代際流動中構築起一道無形之墻。

  如何通過教育制度的變革、教學方式的轉型和校園文化的建設,實現學校、社區和家庭的多樣整合,課堂教學、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的互聯互通,彌補不同學生因各類資本差異生成的學業分化,從而實現教育的機會均等,是一個需要深入求解的課題。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政府應有更大作為

  我們應當加快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化腳步。

  從城市的校際均衡看,各種教育聯盟已經遍地開花,初見成效。

  從城鄉的統籌發展看,名校紛紛與普通學校、農村學校和城鎮學校開展幫扶結對,讓不少地方老百姓“家門口上名校”的夢想真正照進了現實。

  從區域的一體推進看,如何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産業要素高效流動的同時,實現社會事業融合發展?河北省保定市先行一步,搶抓機遇,加快京保、津保協作進程,助推教育功能疏解,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重塑教育供給結構,培育多種教育形態,堅持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內在發展活力,以教育集團、學校聯盟、結對幫扶等多種合作方式,打造出京津冀教育事業融合發展的“保定文本”。

  我們應當借勢民辦教育倒逼公辦教育加速改革。

  我們自應維護公平的教育秩序,建構繁榮的教育生態,促進民辦教育的良性發展。我們更應著力于加快改革教育管理體制,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充分張揚公辦學校的優勢,激發公辦學校的活力。

  有基層學校反映,不少地方行政部門依然“攬政”太多。比如教師招聘由人社部門包辦,學校不能參與,一直到新招聘的教師進了校門,校長方知是男是女。結果,想要的人進不來,不想要的人卻站到了你面前。“用不了幹部,管不了招聘,定不了職稱,辭不了冗員,發不了績效。”他們大聲疾呼:加快“放管服”改革,還學校辦學自主權!

  山東等省已多有改革新舉:深化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取消學校和校長行政級別,回歸治校育人本位,引領校長走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道路;建立校長選聘機制、校長職級薪酬制度;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

  我們還當抓住網絡化、智能化機遇,實現貧困地區教育的逆襲。

  迅猛發展的互聯網、人工智慧,正深刻改變著社會的教育形態和孩子們的學習方式。這是正在敞開的新興科技賦能教育公平的寶貴機遇。

  去年底,中國青年報的報道《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引起社會強烈反響。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通過成都七中網校遠端直播方式,跟隨本部平行班同步上課、寫作業、參加考試,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校的升學率。這篇報道呈現了“互聯網+教育”蘊藏的巨大能量: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快學習方式變革,促進教學方式進步,豐富學科課程內容……用信息技術矯正資源失衡、改變教育生態,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導向。實現這一目標,教育公平是一個基點,也是一把尺規。(蘇北)

  (刊于《半月談內部版》2019年第11期)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吉林長春大雪紛飛
吉林長春大雪紛飛
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京舉行
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京舉行
第二十一屆高交會在深圳開幕
第二十一屆高交會在深圳開幕
特寫:“流浪”到香港的阿富汗國寶
特寫:“流浪”到香港的阿富汗國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523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