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在哪裏
2019-11-13 12:23:42 來源: 學習時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國家實現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強調要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構建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也專門強調要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客觀需要

  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建立在對處于深度調整期的經濟全球化近年來又出現了一些新形勢、新變化和新問題的科學研判基礎之上的。

  一是經濟全球化面臨深刻變化。從現實經驗看,在貿易保護以及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困擾下,全球貿易與投資正在經歷“減速時代”,經濟全球化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形式和內容上均面臨深刻調整,世界經貿投資格局加快重構。

  二是全球經濟治理亟待調整和完善。突出表現為伴隨新興經濟體的群體性崛起,全球經濟重心正在發生“東升西降”的格局變化。但是全球經濟治理體係卻未能與時俱進,代表性和公平性不足等問題,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國際經濟格局變化。現行全球經濟治理體係既無法適應新興經濟體話語權提升要求以及廣泛參與議題設置訴求,也無法適應全球價值鏈深入發展的現實需要。以WTO為主導的全球多邊自由貿易體係面臨邊緣化危機,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區域一體化組織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成為制定國際經貿規則的新平臺。

  三是逆全球化趨勢和貿易保護主義的衝擊愈發嚴重。突出表現為近來美國不斷升級對華經貿摩擦,不僅嚴重威脅中美雙邊經貿關係,而且違背經濟全球化發展規律,違背市場經濟運作客觀規律,違背經濟學理論揭示的分工貿易互利雙贏的常識,違反包括WTO規則在內的國際法規則,破壞國際法治和國際貿易秩序,極大地危害全球經貿秩序,對世界經濟産生負面影響。

  四是我國經濟增長進入轉型陣痛期。目前雖然我國國民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但轉型陣痛也帶來不小壓力和挑戰,尤其是在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的態勢下,經濟面臨進一步下行的壓力增大。因此,為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和解決新問題,中國需要在越開越大的開放大門中,培育和塑造發展新動能和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為此,需要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撐。

  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雙重體現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主要包括創新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構建外貿可持續發展新機制、建立促進走出去戰略的新體制、加快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優化對外開放區域布局、拓展國際經濟合作新空間、構建開放安全的金融體係、建設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強支援保障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開放型經濟安全保障體係等。從新體制所包含的內容看,其實已經不是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邊境開放”,而是涉及國內經濟活動的管制、規則和法制問題,或者説,開放型經濟已經從“邊境開放”向“境內開放”進行了拓展、延伸和深化。因此,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本質上屬于制度型開放范疇。而制度型開放的基本要求,是要在促進規則變革和優化制度設計中,形成與國際經貿活動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規則和制度體係。

  從制度型開放角度看,顯然就是要邁向新的高度和實現新的突破。邁向新的高度和實現新的突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就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經貿規則方面而言,邁向新高度和實現新突破,已經不能簡單停留在與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要求層面,更為重要的是要對標已有的高標準和最先進國際經貿規則來完善自身的規則等制度設計和安排,以及根據國際經貿規則高標準化的演進新趨勢等外部的壓力和挑戰,即借助外部力量有意識地主動推進改革,逐步實現自身規則等制度設計和安排的優化。另一方面,從國際經貿規則重塑和調整的現實需要看,尤其是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現實需要看,邁向新高度和實現新突破意味著轉向制度型開放不僅要求我們能夠在規則等制度層面與國際接軌,還要在某些方面和某些領域發揮引領作用,即在變革和優化中完善制度品質,從而為國際經貿規則體係的調整和優化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樣板。

  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核心目標

  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其核心目標是要著眼于“質”的提升,即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邁向更高層次、更高水準和更高品質。

  從國內空間布局角度看,一定是空間布局更加均衡和協調的發展而非失衡和非協調的發展,即從沿海、沿江到內陸、沿邊的全面開放和協調發展。從外部市場的分布角度看,則意味著要突破對傳統發達經濟體市場過于集中的局限,在繼續向東開放的同時加大向西和向南開放的力度,以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發展空間。從迴圈係統角度看,就是要實現在繼續高水準引進來的同時,要以更大步伐走出去,打造一個既有“引進來”又有“走出去”的真正雙向迴圈的開放型經濟係統,以更好地在全球范圍內整合和利用資源,拓展發展空間。從開放領域角度看,就是要突破制造業領域“單兵突進”和“單線發展”的傳統開放模式,實現制造業開放深化和服務業開放范圍擴大的雙輪驅動,在産業領域打造范圍更廣、結構更加均衡的開放新格局。從動力機制角度看,就是要在進一步鞏固和利用好傳統競爭優勢的同時,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動能,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從參與全球經濟競爭與合作角度看,就是要實現從以往的簡單融入到積極推動角色轉變,包括實現從以往全球經濟規則的簡單接受者進一步向建設者和貢獻者轉變。

  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突破方向

  一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該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該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二是改變傳統績效評價機制。發揮績效考核對創新驅動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激勵作用,轉變以往唯GDP和經濟增速的考核方式,“政績驅動”更應該向以品質、效益等指標考核傾斜。三是完善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消除要素跨區域跨行業的流動壁壘,在守住穩定、安全、生態、廉政四條底線的前提下,為要素跨境流動提供更加自由化、便利化的環境。四是構建完善區域開放格局的有效動力機制。大力實施諸如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等戰略,協同推進沿海、內陸、沿邊的對外開放,形成區域間的優勢互補、分工協作以及均衡協調的區域開放格局。五是加快建立與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國內改革機制。牢牢把握國際通行規則,加快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體係和監管模式,加快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和管用、有效的成果。六是著力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在營商環境方面進一步進行規制變化和制度優化,據此打造國際化、法制化、市場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戴翔)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在哪裏-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4851125226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