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國在大學生中開展科幻感十足的辯論賽
2019-11-08 11:10:41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武漢大學代表隊在“晨星杯”世界大學生辯論巡回賽中取得冠軍。(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供圖)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張丹 全曉書)無論是作為一名辯論賽選手還是作為一名大四學生,李楠都對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心懷敬畏。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晨星杯”世界大學生辯論巡回賽決賽中,李楠所在的武漢大學代表隊與南京大學代表隊就“完美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慧,是否應當被賦予法律人格”這一辯題展開了一場舌戰。最終,持反方觀點的武漢大學代表隊勝出。

  “為什麼人工智慧一定要像人類一樣思考,而不是像上帝一樣思考?”比賽中,李楠向對方辯手拋出一連串富有哲學意味的問題,引得場上掌聲不斷。

  從大一就開始參加辯論社團,李楠參加過很多辯論比賽,但像“晨星杯”這樣具有十足科幻感的辯論賽,他還是第一次參加。

  “我們在做賽前準備時,就會想像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個很高的境界會變成什麼樣。如果他們具備了自我意識,就會比我們強大很多很多倍,我覺得以現有的詞匯都不足以去刻畫他們。”李楠説。

  拋開科幻想像,李楠對現實中人工智慧帶來的就業壓力也表示擔憂:“人們已經開始嘗試運用人工智慧幫助判案,未來會出現更多的人工智慧法官。作為一名快畢業的法學專業學生,我還蠻擔心的。”

  李楠的隊友、廣播電視藝術理論專業研究生黃思晗則對人工智慧的未來充滿期待。她認為,如果人工智慧具備了自我意識,極有可能發展出一種有別于人類文明的新文明,而在一個多樣態文明的世界裏,人類才不會孤獨。

  通過辯論,讓更多大學生用辯證的思維方式來看待科技話題,推動科學知識普及和科學精神傳播,正是“晨星杯”辯論賽想要實現的初衷。

  “晨星杯”辯論賽決賽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中國科協”)和北京市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科幻大會”係列活動之一,由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承辦,以“學術”“科普”“思辨”為主題,共有214支高校辯論隊參賽。除了人工智慧外,總決賽階段的辯題還包括“科學技術是不是中立的”“科技的發展會/不會使世界和平”等。

  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發起人馬國賓指出,借助辯論賽這個高校學生喜歡的活動為載體,可以快速提高話題關注度,從而推動科學和科幻在青年中的傳播,産生較大的社會影響力。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知名辯手周玄毅在總決賽中擔任武漢大學辯論隊教練。他認為,辯論賽是大學教育很好的補充。“辯論,培養的不是知識點而是科學素養。在論辯中,學生可以通過知識、觀點的碰撞來呈現思辨的力量。”

  近年來,中國一直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並將科技創新、科學普及視作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根據《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到2020年,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要超過10%。

  “本次辯論賽就是一次極具創新性的科普活動,有利于將高校學生培養為科普事業的新鮮血液,能夠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和科學思辨的能力。”馬國賓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多彩秋色“繪”泉城
多彩秋色“繪”泉城
北京豐臺:金秋賞菊正當時
北京豐臺:金秋賞菊正當時
挪威:絢爛北極光
挪威:絢爛北極光
醉美新疆金秋胡楊
醉美新疆金秋胡楊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520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