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中國70年發展成就具有世界歷史意義
2019-10-16 10:49:14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來講,是滄桑巨變的70年。新中國7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而豐富的。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指出,7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勇于探索、不斷實踐,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中國人民意氣風發走在了時代前列!70年來,中國人民發憤圖強、艱苦創業,創造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70年來,中國人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三個方面的歷史成就不僅是中國70年歷史發展的重要成就,對世界歷史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經過艱難探索最終選擇的現代化道路。近代中國的救亡圖存運動有過很多道路嘗試,但由于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都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更無法接入世界歷史的進程。十月革命以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變得更加廣泛,直接催生了黨的早期組織。中國共産黨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開辟了嶄新的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社會主義”,一個是“中國特色”。走社會主義道路,各國有各國的走法,中國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共同走出來的,是一條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正確道路。這條道路給人類歷史進程帶來的意義是重大而深遠的。

  首先,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規律,抓住了共産主義運動的本質,展現了世界歷史在當下進程中的基本發展形態。

  其次,堅持改革開放,為社會發展注入活力,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積極探索,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日中國之成就。社會主義制度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完美結合,有效重組了歷史進程中的動力機制和能量結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經驗,為那些既希望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提供了新選擇。

  最後,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中國共産黨通過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純潔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把握上,積極推動偉大的社會革命。

  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中華民族而言,意味著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對于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而言,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對于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而言,意味著拓展了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2.中國減貧巨大成就的世界歷史意義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總體上解決了13億多人口的穿衣吃飯問題,即將為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畫上歷史句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實踐,充分説明瞭“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戰略安排,第一個百年目標即將實現,2018年中國的GDP已突破90萬億元,每人平均GDP接近1萬美元。第二個百年目標也納入戰略步驟之中,2035年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戰略目標的底氣,一方面基于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另一方面也來源于減貧扶貧戰略結出的碩果。

  貧困問題一向是受全世界關注並難以解決的重大問題。1992年12月22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10月17日定為國際消除貧困日,2014年,我國將每年的10月17日定為“扶貧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貧困。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任務,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從政策、資金、人才等各個方面集中資源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帶領中國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加速前進。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頒布,明確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脫貧攻堅具有了綱領性文件,也體現了黨和國家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

  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改革發展成果的共用,為實現共同富裕作出貢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體現了中國共産黨的初心與使命、責任與擔當。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貧困人口累計減少7.4億人,貧困發生率下降94.4個百分點,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

  中國的減貧工作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不僅中國人民受益,對世界減貧也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減貧成就對全球減貧貢獻率達到70%以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發展中國家,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譽,在人類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裏程碑意義。它標誌著人類社會消滅貧困的方式已經走出了被資本主義所限定的框框,在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推動下,世界歷史將在實現人類真正平等的事業上翻開全新的一頁。

  3.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歷史意義

  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國內多次演講和講話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係變革”的主張,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與全球治理體係變革聯繫在一起。

  為什麼要促進全球治理體係的變革?為何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産生源于現實需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目標本身就蘊含了問題指向。當今,個別發達國家佔據全球價值鏈的高處,主宰全球金融體係,不斷實現其對世界財富的佔有和控制。經濟上的主導權也使其形成了政治和話語體係等方面的控制權,形成了以西方為中心的國際規則解釋框架。這種以西方話語體係為主導建立起來的世界體係日益面臨困境,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陰雲不散,發展鴻溝日益突出,兵戎相見時有發生,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陰魂不散,恐怖主義、難民危機、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這些問題表明,舊的世界體係和治理觀已經很難整體性解決世界發展和全球治理問題。尤其近些年來,西方國家制造的政治“黑天鵝事件”不斷出現,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讓世界發展更加充滿不確定性。“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是“世界向何處去”的追問,循著這樣的追問,以追求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和規范有序的全球治理體係為變革目標,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理論的生命力在于應對現實、解決問題、回答時代之問。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著眼于回答“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怎樣建設這個世界”,以中國思維、中國智慧為解決人類發展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不同于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舊思維,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互幫互助、互惠互利、利益共用,堅持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這個共同體著眼于人類未來命運,關切各個民族國家的共同利益,著眼于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等,謀求各民族、國家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是一種新型的全球治理觀。(作者:王治東,係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可
新中國70年發展成就具有世界歷史意義-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4112511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