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讓14億人不僅“穿暖”而且“穿好”,中國為什麼能?
2019-09-24 14:50:27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至今,

  中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衣著消費增長了53.6倍,

  農村居民每人平均衣著消費增長了82倍。

  從穿暖到穿好,

  中國為什麼能做到?

  中國人形容基本的民生包括四個方面:衣食住行,

  對于這個文化傳統深厚的國家來説,

  服裝是重要的民生主題之一,

  國家的發展必須讓14億人穿暖、穿好。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制造國和消費市場,

  國內服裝銷售額也達到每年4300億美元。

  中國在滿足國內服裝需求之外,

  還為世界各地提供服裝。

  中國能制造多少服裝?

  1949年,中國的紡織品還不能自給,

  僅有58個大型紡織廠或加工點,

  僅用一年時間,

  棉紡廠數量就超過250家。

  1955年9月16日,北京第二棉紡織廠正式開工生産。這個廠擁有十萬紗錠和2400臺織布機。這些設備都是中國制造的。(新華社圖)

  快速發展從1978年開始,

  那時起到現在,

  中國人的服裝消費增長了超過40倍。

  1979年夏,上海國棉十二廠派出織布能手到武漢第六棉紡織廠進行傳幫帶。(新華社記者于澄建 攝)

  “1986年春夏季流行色絲綢時裝表演”于1985年3月底在上海舉行。(新華社記者夏道陵 攝)

  1981年8月15日,上海市南京路上的一家服裝商店。(新華社記者楊溥濤 攝)

  現在,

  中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服裝零售市場。

  2018年,

  中國一共制造了約456億件服裝。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追求服裝的品牌和品質,

  服裝消費已經不僅是基本生活需求。

  人們不僅希望“穿暖”,

  也要“穿好”。

  中國如何制造服裝?

  在456億件服裝背後,

  是中國完善的服裝産業鏈條。

  中國每年生産約600萬噸棉花,

  是世界最大棉花生産國。

  在年産量超過500萬噸的新疆,

  種植棉花使少數民族越來越富裕。

  2017年10月8日,採棉機在新疆哈密棉田裏收獲新棉。(新華社蔡增樂 攝)

  中國大陸是世界各經濟體中化纖産量最大的,

  佔全球逾70%。

  化纖年産量從100萬噸增長到5000萬噸只用了約30年,

  化纖企業的數量在減少,

  實力卻越來越強大。

  中國生産能力最強的約1.6萬家企業,

  一年可以生産超過222億件服裝。

  為了支撐每年數百億件服裝的生産,

  中國也是世界最大的紡織機械制造國。

  更為關鍵的是,

  中國有世界上數量最大的熟練服裝工人群體,

  他們可以操作任何先進的服裝生産線。

  雖然他們的工資高于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

  但卻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

  中國未來如何制造服裝?

  智能化正在改變中國傳統的服裝生産。

  桐鄉,中國浙江小鎮。

  價值100萬元的全自動機器,

  可以根據電腦後臺數據直接生産成衣。

  2018年5月23日,桐鄉蒂維時裝有限公司的全成型電腦橫機車間,全自動機器根據後臺輸入的程式數據直接生産成衣,每臺全成型電腦橫機的價格超過100萬元。(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中國傳統絲綢紡織重鎮——江蘇蘇州盛澤鎮,

  如今已經大量採用智能化設備,

  讓機器代替人工。

  2018年11月11日,蘇州盛澤恒力集團化纖智能化加彈車間。(新華社記者李博 攝)

  山東即墨,

  通過智能化轉型,

  服裝産業日交易額達1.5億元。

  2015年2月25日,山東大型紡織企業即墨即發集團紡織工人在生産線上忙碌。(新華社記者梁孝鵬 攝)

  中國也在加強對服裝設計的投入,

  使本土服裝品牌更有價值,

  並努力培養世界級的服裝設計師。

  當然,

  所有這些首先是為了滿足中國人日益提升的需求。

 

  總監制:周宗敏

  策劃:倪四義

  監制:馮瑛冰

  出品人:王進業

  制片人:蘇會志 錢彤

  執行制片:程瑛 張正富 鄭曉奕

  導演:山旭

  執行導演:張晶雪 馮春 田德倫

  統籌:楊光 劉沛

  制作:李奇

  視覺設計:郭超

  翻譯審校:趙穎 章博寧 Katie Capstick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黃浩
讓14億人不僅“穿暖”而且“穿好”,中國為什麼能?-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11511250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