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華時評:不忘本、不忘恩,不忘其初
2019-09-23 17:21:1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 題:不忘本、不忘恩,不忘其初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2019年9月份,在中秋節與國慶節之間,還有一個重要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設于秋分的這一節日,包含著對農業豐收、農民勞動的禮讚,對農耕文明的傳承。農民是豐收節的主體,這提醒我們:自己的口糧來自農民的勞動,我們是世界最古老燦爛農耕文明的子孫,要不忘本、不忘恩,不忘其初。

  不忘本,就是不忘糧食這個生存的根本。糧食是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石。“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有人説過: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生命的魅力無不閃現著“糧食的光芒”。豐收節是對每一粒金燦燦的顆粒飽滿谷物的禮讚。從華北麥田到江南稻浪,從陜北高原的小米飄香到黑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就是我們每日的食糧,是我們生存的根本。無論將來科技如何發達,智能機器配備怎樣的新能源新動力,我們每天還得吃五谷雜糧。“民以食為天”,説的就是這個“天”。

  不忘恩,就是不忘種糧的農民及其土地。農業根基穩,發展底氣足。“三農”領域的成就,是全黨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廣大農民和農業戰線工作者辛勤勞作的結果。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引用過威廉·配第的名言“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沒有比“口糧”二字更基本的財富了,這財富就來自于斯土與斯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來自披星戴月汗流浹背的勞動者;土地是莊稼人的命根子,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命根子。每一個人都能夠也應該身體力行,尊重每一個勞動者,感恩每一寸土,珍惜每一粒米,都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實現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不忘其初,就是不要忘了農耕文化中天道酬勤這個精髓。我國農耕文化源遠流長,華夏先祖在黃土地上篳路藍縷,“沐甚雨,櫛疾風”,創造了我們的歷史,創造了獨一無二的生産生態生活係統,推動了世界農業發展,保障了炎黃子孫生存繁衍,促進了人類社會進步,創造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春種秋收,天道酬勤,培育了中華民族誠實、寬厚、善良、謙遜、堅忍等傳統美德,使歷盡滄桑的中華民族總能從苦難走向輝煌。

  今天,在世界最大規模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在摩天大樓與人工智慧的時代,中國農民豐收節提醒我們與農村、農民、農業的血肉聯繫。我們要在全社會營造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穩固大國農業根基,鉚足中國發展底氣。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新華時評:不忘本、不忘恩,不忘其初-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502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