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張榮華:立足實業闖新路
2019-09-04 20:33:0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天津9月4日電 題:張榮華:立足實業闖新路

  新華社記者毛振華

  榮程這塊招牌在天津乃至整個京津冀地區都頗有知名度。過去,它是一家鋼鐵企業的名字;今天,它更是扎根實體經濟,加快傳統行業轉型、綠色發展的代表。剛被授予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榮譽的張榮華,就是這家企業的掌門人。

  從金屬到金融,從制造到智造,從鋼鐵硬實力到文化軟實力,從單一産業到相關多元……30多年創業風雨一路走來,張榮華帶領榮程走出了一條實體經濟轉型高品質發展的新路。

(愛國情 奮鬥者·圖文互動)(2)張榮華:立足實業闖新路

  張榮華在榮程集團上半年工作總結會上發言(7月13日攝)。新華社發

  創業維艱誠信經營為本

  “感恩”是張榮華向記者説得最多的關鍵詞,“感恩這個時代,感恩老一輩人和幫助過我的每一個朋友,為我打下了幹事創業、立德修身的基礎。”

  1988年,張榮華同丈夫張祥青在唐山老家從做豆腐起步。為豐富豆腐的品類,張祥青借了3000元錢購買先進設備,這在“萬元戶”都不多的年代算得上是一筆“巨款”。為了分擔丈夫的壓力,張榮華主動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兩人一起做豆腐、賣豆腐。

  1991年,因為看好廢鋼冶煉前景,他們拿出積蓄投入到廢鋼生意上,可由于不懂技術,很快就賠光了。

  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夫妻二人沒有氣餒,厚道的性格打動了合作夥伴,他們拋來了橄欖枝,幫他們在鋼鐵行業扎下了根,賺到第一桶金。

  1994年,夫妻二人創辦了唐山豐南順達冶金原料廠。勤奮、睿智,再加上説到做到、從不拖欠的誠信口碑,兩人在鋼鐵行業如魚得水,工廠規模逐漸擴大。1998年、1999年,他們又先後收購兩家國企,鋼鐵版圖不斷擴張。

  “沒有比誠信兩個字更重要的了。市場危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企業的信任危機。”張榮華深有感觸地説。

(愛國情 奮鬥者·圖文互動)(3)張榮華:立足實業闖新路

  張榮華作為第十三屆全運會火炬手進行火炬傳遞(2017年8月17日攝)。新華社發

  執著創新加快轉型發展

  機會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2001年初,張祥青偶然得知,天津津南區葛沽鎮的天津渤海冶金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經營困難,正尋求資産出讓。夫妻二人再次作出抉擇。“不管怎樣,買下來吧,大不了咱們再從頭開豆腐鋪!”張榮華説。

  投資2.8億元,僅用時14天接手,夫妻二人就完成了資産收購並組建了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當年就實現扭虧為盈。

  企業要發展,沒有先進的設備、技術和人才不行。“我們在創新上從不湊合,該投的錢一分都不少。”盡管鋼鐵行業屬于傳統産業,但創新讓榮程鋼鐵發展迅速且穩健,不但穩居天津市百強民企第一名,而且從容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

  不過,鋼鐵行業的未來在哪裏,資源、人口紅利優勢還能依賴多久?處在發展快車道上的夫妻二人思慮長遠。他們決定把“寶”押在轉型發展上。

  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和工藝裝備,大力推動科技研發和自主創新,生産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産品,優特鋼比重達到60%,其中30%的産品擁有京津冀地區市場定價權;另一方面,做強科技金融板塊,形成涵蓋第三方支付平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商業保理、融資租賃、資産管理等多平臺、多牌照的産融結合、聯合聯動發展新格局。

  拿旗下天津聯合冶金商品交易中心來説,公司的鋼鐵産品上線後,不但交易量大幅攀升,利潤更是屢創新高。

  這家老牌的民營鋼鐵企業,在國內鋼鐵産業普遍處境艱難時,卻因為搭上互聯網這趟列車,跑出了一派新氣象。

(愛國情 奮鬥者·圖文互動)(1)張榮華:立足實業闖新路

  在榮程旗下文化項目“時代記憶”的百人開筆禮上,張榮華為孩子們點上象徵開啟智慧的朱砂(2017年8月25日攝)。新華社發

  走出綠色高品質發展新路

  2014年,張祥青因病去世,張榮華失去了人生的伴侶,沉浸在悲痛中。

  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新的事業藍圖才剛剛開啟,這是丈夫未竟的事業。想到這裏,張榮華拭去淚水,“只要你選擇了目標,就要堅定信念,堅持下去。”

  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榮程發展的大旗,嫁接智能基因,推動企業從制造向智造升級。如今的榮程擁有200多種規格的帶、棒、線“高精尖”産品,成功打入汽車、高鐵、海洋石油等領域。港珠澳大橋使用的線材就有一部分來自榮程。

  一組數據可以看出榮程和行業水準相比的優勢。實際産能利用率100%,行業平均利用率為70%;鋼材直接産品銷售利潤率14.5%,行業平均是7.6%。

  環保是企業的生命線。張榮華敏銳地覺察到這一點,提出“打造百年綠色榮程”的夢想。她累計投入40億元,開展節能減排升級改造和廠區綠化美化,實現了超低排放。同時還建起水迴圈再生處理廠,實現了生産地下水零開採、生産廢水零排放。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生命在不斷延續,我們應該把文化傳承好。”熱心公益先後捐款捐物超6.5億元的張榮華,這幾年又將精力投入到“時代記憶”項目中,將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己任。

  “初心不丟,人生才會走得精彩。”回望這些年走過的路,張榮華的目光更為堅定。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秋風起 湖蟹肥
秋風起 湖蟹肥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在即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在即
天空之眼瞰呼倫貝爾
天空之眼瞰呼倫貝爾
高山“微小學”的開學第一天
高山“微小學”的開學第一天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496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