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廣西上林深化農村生態治理推動“綠色發展”
2019-08-22 10:40:1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寧8月22日電  題: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廣西上林深化農村生態治理推動“綠色發展”

  新華社記者雷嘉興

  從村莊“臟亂差”到村莊景區化、從污水橫流到綠水青山……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縣,廣西南寧市上林縣近年來持續推動生態環境治理,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新路子。

  整潔寬敞的村道、錯落有致的居民小樓、花園式的污水處理廠……正值暑期,喬賢鎮恭睦村內旦莊成了不少遊客休閒的好去處。很難想像,“污水橫流”“臟亂不堪”曾是這裏的“標簽”。

  “蚊蟲蒼蠅到處都是,垃圾遍地。”內旦莊村民周傑回憶,過去道路坑洼狹窄,溝渠雜草叢生,由于生活污水沒有處理,池塘受到污染並産生臭味,造成蚊蠅滋生,周邊環境惡化,村民深受其苦。

  隨著“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的不斷推進,上林縣將環境整治、生態保護與鄉村旅遊有機結合,內旦莊面貌也煥然一新。

  為提高農村環境品質,內旦莊建成了一座污水處理收集率90%以上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打造“污水處理+文娛廣場”,成功將爛水塘改造成村民喜愛的“小花園”。

  記者在內旦莊“小花園”看到,骯臟的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凈化,在取樣池處流出的水清澈幹凈,毫無臭味,對比十分明顯。“這些生活污水經雨污分流後收集到集中處理池進行處理,經處理達標後可排入農灌渠。”內旦莊經聯社主任韋石民説。

  上林縣生態環境局局長盤富表示,上林縣堅持污水治理和環境美化結合的思路,因地制宜地選擇污水處理模式,打造多個“污水處理+文娛廣場”示范項目,發揮了環保設施的生態環境效益,提高了群眾獲得感。

  盤富介紹,近3年來,上林縣共投入資金11.7億元,實施污水與垃圾治理項目及城鎮化建設項目;投入8000多萬元,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116套,惠及24萬人。

  由于地處山區,山多地少,上林縣西燕鎮大龍湖附近的村民除了耕作極為有限的土地外,就是靠水吃水,在大龍湖搞網箱養魚。但網箱養魚的泛濫讓大龍湖不堪重負。網箱養魚需投放大量飼料,對水體造成污染,致使富營養化程度加深。

  “水質渾濁不清,綠藻大面積繁殖。”西燕鎮大龍洞村外盤莊村民羅華能回憶,在湖邊能聞到濃腥氣味。當地村民更強烈的感受是家裏飲用水沒法喝了,因為水是從大龍湖中來的。

  2017年,上林縣大力清理大龍湖非法網箱養魚。大龍湖景區有關負責人介紹,3個月內清理了兩千多個網箱,解決了大龍湖長期以來的生態痛點。

  2018年8月,上林縣開展縣域“環保管家”試點。盤富介紹,“環保管家”是指引入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提供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污染治理等有針對性的環保服務,降低環保投入成本。

  針對大龍湖網箱養魚等造成大龍湖水庫水體品質下降的問題,“環保管家”在監測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全面整治的工作方案。

  如今,大龍湖水質有了極大改善,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遊玩。“家人喜歡遊山玩水,這裏環境和水質非常好。”南寧市遊客陸向光説。

  據了解,截至2018年底,上林縣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95.1%,地表水水質考核達標率100%。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綠水青山”正逐漸變成“金山銀山”。2018年,上林縣接待遊客640.27萬人次,旅遊總消費69.73億元。

  上林縣委書記梁平江表示,要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切實加強生態係統保護,做好做實“綠色的加法”“污染的減法”“效益的乘法”,讓“天藍、地綠、水清”成為上林常態。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天空之眼瞰昆明
天空之眼瞰昆明
緊急迫降
緊急迫降
巴黎:夏夜蒙馬特
巴黎:夏夜蒙馬特
古村新韻
古村新韻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4906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