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醫療“援桑”:那些閃亮的日子
2019-08-19 07:20:54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一九六五年,敬愛的周總理遠涉重洋在海外接見中國首批援桑醫療隊合影”。照片中,周總理側後方站著的那位年輕人就是戴傳孝。本版圖片均為邱冰清翻拍

▲中國首批援桑醫療隊隊員與所在國同事、領事館工作人員等合影。

▲周志耀(左一)和戴傳孝(左二)在為哈米西進行斷肢再植手術。

▲戴傳孝(中)和醫療隊隊員在桑給巴爾。

▲正處于復原中的哈米西與兩位救他的醫生(左一周志耀,右一戴傳孝)。

  88歲的醫生戴傳孝家中挂著一張珍貴的黑白照片,下方寫著:一九六五年,敬愛的周總理遠涉重洋在海外接見中國首批援桑醫療隊合影。照片中,周總理側後方站著一位年輕人,他就是戴傳孝。

  “一晃55年過去了,時間過得真快,在桑給巴爾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歷歷在目。”那段經歷,是戴傳孝一生最大的榮耀。

  “秘密的任務”

  1963年初,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年輕醫生戴傳孝接到一個秘密的援外任務。“周總理親自指派,由江蘇省負責組建援外醫療隊。”戴傳孝説,經過嚴格政審、業務考核等,最終確定了來自瀋陽、北京、洛陽及南京的13人組成醫療隊,涉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多個專業。

  此後一年時間裏他與隊友在南京學習外文,並在醫院科室輪崗。“只知道參加重要援外任務,至于具體去哪裏、做什麼、何時去、去多久都不清楚,但我們無條件服從組織上的決定。”

  1964年5月,戴傳孝辭別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趕赴北京參加出國前的集中訓練。剛開始集訓時,得知要前往索馬利進行醫療援助,戴傳孝與隊友大量查閱當地資料。“沒多久突然告訴我們,因為桑給巴爾獨立了(編注:1963年6月24日獲得自治,1964年1月12日成立桑給巴爾人民共和國,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組成聯合共和國,同年10月29日改國名為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我們要緊急前往那裏援醫。”集訓的三個月裏,戴傳孝與隊友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學習如何吃西餐,接受了外交禮儀、愛國主義教育等培訓。

  國家給每人發了600元置裝費,相當于當時醫生一年的工資。隊員們到指定商店買了西裝、大衣、襯衫、領帶等,戴傳孝笑著説:“剛開始穿還不習慣,從來沒這麼洋氣過。”8月,當精神上、物質上都做好了準備,醫療援助隊從上海出發,輾轉巴基斯坦、葉門、肯尼亞、坦噶尼喀,十幾天後抵達桑給巴爾。

  “闖三關”

  88歲的戴傳孝清楚地記得“1964年8月28日”這個日期,這是醫療隊正式進駐當地列寧醫院開始工作的日子。抵達桑給巴爾的第二天,醫療隊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在桑給巴爾的前三個月,醫療隊下榻在一家簡陋的旅館,沒吃過一粒米。在桑給巴爾碰到的“語言關、生活關、風土人情關”讓戴傳孝至今難忘。

  剛獨立的桑給巴爾在當時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吃靠“三棵樹”:椰子樹、木瓜樹、菠蘿樹;穿靠“三塊布”:頭上、上衣、下衣各是一塊布。“熱帶水果倒是充足,但西餐真是吃不慣,中國人不吃大米飯沒有飽足感。”有些隊員一到飯點就掉眼淚,吃不下、吃不飽,後來領事館每周末招待隊員們一頓大米飯,“那感覺比在國內吃一頓山珍海味還香甜!”

  島上生活條件艱苦,隊員們精神上孤單寂寞,與家中聯繫只能依靠兩個月來一次的外交部“信使”。“大家都是含著眼淚寫家書,‘信使’成為我們的精神寄托,帶來家裏人的消息,再把我們的信帶給家裏人。”

  桑給巴爾島當地的斯瓦希裏語沒少讓醫療隊員們費心。當地通用斯瓦希裏語,會説英語的人不多。為了克服語言障礙,醫療隊員們每天除了一起強化英語訓練,還要在急診、手術之外擠出時間學習當地語言,以便交流。到現在,戴傳孝還能記得當時最常用的幾句斯瓦希裏語:“早”“哪裏痛”“一點點痛”“輕一點還是重一點”……

  醫療隊隊長灑景浩是軍人出身,在他的帶領下中國援桑醫療隊實行半軍事化管理,每天生活非常規律。早起鍛煉身體、學習外文,上班、下班均為集體行動。下班後,聽廣播、下海游泳都是日常……點點滴滴,都已變為讓隊員懷念的日子。

  “我們依賴你”

  1964年桑給巴爾剛剛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英國醫生全部撤走,當地缺醫少藥現象十分嚴重,許多患者不得不自己購買醫院沒有的藥品和醫療用品,沒有錢的病人只能放棄治療。

  第一批中國醫療隊援桑時帶去了大量的藥品和醫療器械。但是輸液需要的生理鹽水這樣基礎性藥物怎麼辦?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醫師孟奇開始嘗試自己制作生理鹽水。此後慢慢嘗試制作其他藥品,這促使了後期隊員們在桑給巴爾建立了第一個制藥車間。

  對初來乍到的中國醫療隊員來説,最大的挑戰還不是條件艱苦,而是當地人不了解中國、更不了解中國醫生。彼時,保加利亞、巴基斯坦、古巴等國的醫療人員已先期抵達,“他們是一名醫生攜妻帶子,而我們是團隊協作。”

  “那時候工作不管白天、不管晚上、不管假日,大家以醫院為家,只要病人有需求我們隨叫隨到。當地人找不到其他國家的醫生,後來都知道要找中國醫生。”戴傳孝介紹,當時是24小時值班制,每次兩人一班,一個星期下來幾乎每個人要值三至四次的夜班。夜裏的手術常常持續到淩晨,隊員顧不上休息又要接著上第二天的手術。不到一年時間,其他國家的援助醫生陸續離開。“從那時起,列寧醫院真正成為中國人的醫院。”

  除了在醫院,每個星期醫療隊都會抽出半天時間,帶上醫療設備和藥品到偏僻的鄉村、最缺醫少藥的地方進行義診。醫療隊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百姓早早地排著長長的隊伍,烏泱泱一片,等待中國醫生的到來。因為了解中國醫生的作風和技術,桑島居民們在路上遇到中國醫療隊隊員,都會豎起大拇指朝他們喊“China,China,Doctor”。

  “毫不誇張地説,那時候中國面孔在總統府可以直進直出。”戴傳孝説。

  痛失隊友

  在桑給巴爾,中國醫療隊也付出了意想不到的代價。張宗震是醫療隊中的針灸醫生,1965年5月,因為原本做過胃部手術身體不好,外加當地天氣炎熱,照例隨隊下鄉進行巡回醫療結束後的當晚,張宗震突發腦出血。整整兩天兩夜,所有的醫療隊隊員都投入搶救,但還是沒能把他救回來。

  “感情上我們無法接受他的離開,大家一起去的總該一起回家。既然不能一起回,起碼要把他的骨灰送回家。”戴傳孝説,當地沒有火化的風俗習慣,醫療隊隊員將張宗震的遺體平放在木柴上,隊員人手一只火把圍著他的遺體,親手點燃柴火,後將骨灰收斂,送回祖國。“那是很殘忍的,親手點燃,眼看著自己的隊員一點點消失。”

  就在醫療隊將張宗震骨灰送回國後不久,周恩來總理訪問桑給巴爾,聽説了這件事後,他的一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讓隊員們茅塞頓開,此後犧牲的醫護人員便一直長眠于桑給巴爾,見證那裏的變遷。

  “奇跡般的手術”

  戴傳孝家中保留著一張1966年12月13日發行的當地報紙和一張泛黃的《人民日報》。1966年,他和另一位外科醫生周志耀在桑給巴爾完成當地首例斷肢再植手術,被當地報紙稱為“奇跡般的手術”。

  1966年5月,椰子廠工人哈米西左前臂被粉碎機軋傷,肌肉、肌腱和血管幾乎全被軋斷,只有一根動脈和一根神經沒有斷。這只幾乎全斷的手同前臂只連著一小塊皮肉。這樣嚴重的粉碎性軋傷,由于創面大,容易感染,通常是做截肢手術。考慮到哈米西將來的工作和生活,醫療隊副隊長、原南京鼓樓醫院院長周志耀和戴傳孝決定實施斷肢再植。“截肢最簡單、最方便,但沒有一只胳膊對于一個人的人生來説是難以想像的。”

  這種手術當時在國內也屬非常復雜的手術,成功的概率不高。1963年,上海醫生陳中偉完成了世界首例斷肢再植,周志耀和戴傳孝決定“賭一把”。全隊人員悉數到齊全力救治,手術時間從上午八點一直持續到下午四點。“在中國,碰到疑難雜症可以往上海、北京轉,那時的我們沒有退路,只能向前。”

  半年時間裏,醫療隊員先後為哈米西做了植骨、固定、植皮、修復等5次手術。出院時,哈米西已經能夠用左手取食物、穿衣服,並做一些輕便的工作。新華社于1967年1月以《中國醫生接活了桑給巴爾老工人一只幾乎完全被軋斷的手》為標題報道了這件新聞,隨後被人民日報刊載。

  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

  1965年周恩來總理訪問桑給巴爾,戴傳孝作為周總理在桑島的臨時保健醫生出現在那張珍貴的合影中。

  “周總理問醫療隊隊員想不想家,實際上大家很想家但不好意思説,就説不想家。周總理説,離開祖國、家人,哪有不想家的。中國醫療隊遲早是要走的,要培訓桑給巴爾醫務人員,使他們都能獨立工作,給當地人民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牢記周總理的囑托,第一批醫療隊開始了艱難而繁重的培訓工作。

  從那時起,醫療隊成員開始手把手指導當地醫生,向他們傳授技術,從常見病、多發病著手,提高他們的基本技能與診療水準。

  1967年,第一批援桑醫療隊踏上回國的旅程。1975年,桑給巴爾政府從一直跟隨中國醫療隊工作學習的當地技術骨幹中,選拔出14名學員到南京進修深造。戴傳孝笑稱當時老師的英語水準,特別是直介面語教學能力遠不能與今天相比。每堂課都由帶教老師先演示一遍,請老教授聽,糾正發音,再正式上課堂。就在這樣的“預演”下,他們完成了帶教14名桑給巴爾學員的光榮任務。這些人都成為桑給巴爾第一代由中國醫生培養的醫療技術骨幹。

  丁香的“中國味”

  從1964年開始,55年來,江蘇累計向桑給巴爾派出29期740人次的醫療團隊。2019年7月,第29期中國(江蘇)援桑給巴爾醫療隊歷經長途跋涉,抵達桑給巴爾,開始了他們“每日開刀、夜夜急診”的援外醫療生活。

  “平時在國內只要做好醫生工作就行,但這裏不行,你必須是醫生、老師、護士、設計師……一切從零開始。”在桑給巴爾開展援醫工作的第一個月,醫療隊隊員深切體會了老隊員在《“非常”紀事》中給他們的“非”常提醒。

  桑給巴爾的海風加快了手術器械的腐蝕,手術器械極易生銹;沒有氧氣,全麻手術不能開展……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林小俊告訴記者,很多的困難要求醫生因地制宜,創造性解決問題。

  伴隨著驚訝的,還有驚喜。

  經過中國醫療隊多年的努力,林小俊感受到當地醫生診斷水準和手術能力都有了較大提高。以眼科為例,門診常見病基本能正確診斷;一些眼球外傷手術能處理得很好;住院病人術前用藥和準備、術中機器調試做得到位;術後護理和用藥比較規范。“這讓我減輕了很多負擔和顧慮,也説明我們長期的援助讓當地形成一套規范的流程。”

  從“開一刀救一個病人”、提供醫療設備、提高當地醫生醫療技能,到更注重培養當地醫生的診斷思維、規范操作及改善當地醫院管理制度,中國醫療隊正將國內的工作經驗與當地醫療特點相結合,在授人以漁的過程中,不斷發出中國聲音、留下中國印記。

  未來,在開滿丁香的桑給巴爾島上,中國醫療援助的動人篇章將會持久地書寫下去。(記者邱冰清)

+1
【糾錯】 責任編輯: 白羽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天空之眼瞰昆明
天空之眼瞰昆明
緊急迫降
緊急迫降
巴黎:夏夜蒙馬特
巴黎:夏夜蒙馬特
古村新韻
古村新韻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1721124890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