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向東是大海——新時代寧波企業家故事
2019-08-14 15:25:5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寧波8月14日電 題:向東是大海——新時代寧波企業家故事

  新華社記者

  三江口,寧波最早的港埠、曾經最繁華的地段。

  無數內河支流匯入甬江、姚江、奉化江,再由此匯入大海。

  倣佛一個個投身時代洪流的寧波企業家,在今與夕的傳承中堅守,在變與革的創新中突圍,歷經百轉千回,最終融入國家發展的大潮。

  新時代,東海邊,寧波企業家正演繹著新的故事……

  (一)大海的底色厚重,向夢想的方向奔騰不息

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坐者)與員工研究産品設計(資料照片)。

  2019年7月,68歲的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走進了課堂。

  5天時間裏,中午沒有休息,晚間也在討論,作為全班年齡最大的學生,李如成參加了包括拓展訓練在內的幾乎全部課程。

  這是由清華大學和阿里巴巴聯合打造的一個項目,李如成是項目參與者,也是推動者,項目的主題是——新零售。

  時光回溯40年,在寧波一個小村莊的戲臺地下室裏,青春服裝廠成立,這家小小的鄉鎮企業就是雅戈爾的前身。

  與改革開放同步,李如成帶領雅戈爾經歷過創立自有品牌、建立銷售直營店的探索;經歷過邁向全球市場、多元化經營的曲折;也經歷過互聯網時代來襲、電子商務崛起的迷茫……

  “往者已逝,未來已來。”

  在雅戈爾“不惑之年”,李如成在《致股東書》中宣布開啟新起點:今後將聚焦服裝主業,打造世界級的時尚集團。

  與國家共成長,與時代同進步。

  寧波,一座擁有厚重歷史的城市,以邵逸夫、包玉剛為代表的企業家書寫過諸多傳奇,實業興國的家國情懷成為寧波企業家鮮明的底色。

  一首悠揚的小提琴曲《我愛你中國》響起。

  13年來,每當上下班,這首曲子就會在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流淌,這也是掌門人姚力軍最喜歡的曲子。

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力軍(中)在車間與員工交流(資料照片)。

  2005年,留學多年並已受聘于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日本工廠最高負責人的姚力軍毅然選擇回國,並引入一個全新的産業——高純金屬濺射靶材。

  這是制造晶片的關鍵材料,制造工藝高超,一個指甲蓋大小的晶片中要密布上萬米金屬導線,最細的比頭髮絲的千分之一還細,需要的金屬純度高達99.999%,中國在這個領域曾長期處于空白。

  創業是個艱苦的歷程。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來襲,初創階段的江豐電子經歷了“生死劫”。公司月銷售額跌至8萬元,每月研發費用卻需數百萬元。

  競爭對手精準出擊,幾家跨國公司相繼找到府來提出收購,一家公司甚至把簽好字的合同放在姚力軍面前。

  姚力軍清晰記得一幕:一場大雪來襲,樹枝都被壓折了,他的心情也無比沉重,開著車到處借錢。

  終于,依靠四處借到的260萬元,渡過了難關。

  經住了考驗,耐住了寂寞,啃下了硬骨頭……

  “中國的高純金屬濺射靶材終于不再依賴進口!”姚力軍感嘆。

  如今,江豐電子和世界上大多數晶片廠都有合作,打破了國際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與封鎖。

  千秋家國夢,朝夕腳下行。

  盡管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海天集團仍決定將國內與國際市場銷售的比例從7比3調整為5比5。

  “我們跟著自己的節奏走,公司已發展到擴大國際市場的階段。”董事長張靜章的辦公桌旁,有一個碩大的地球儀。讓海天的産品能夠走得更遠,是他堅持的夢想。

  這個夢想的起點,是從做一把鋤頭開始的。

  53年前,他以100元起步做農具,隨後,看到注塑機的巨大前景,涉足其中。53年中,從縣裏、省裏,到全國、世界,企業一步步對標先進,最終成長為世界注塑機領域的第一。

  經歷過“姓資與姓社”的爭議、“計劃與市場”的討論、“國內與國際”的突圍,張靜章帶領海天集團融入時代大勢,注解了幾乎整部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歷史。

  (二)大海有時內斂深沉,卻積蓄強大力量

甬微集團董事長莊希平(中)在車間檢查産品品質(資料照片)。

  小與大,在不少寧波企業家看來,這二者蘊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

  從最初的小軸承,到微型軸承,再到薄壁微型軸承,甬微集團董事長莊希平一次次將産品做小,但市場份額卻不斷擴大。“之所以叫‘甬微’,是因為我們立志于做到別人難以達到的精細程度。”

貝發集團董事長邱智銘在生産車間查看(資料照片)。

  近30年,貝發集團董事長邱智銘始終與一支圓珠筆打交道。近些年,貝發更聚焦僅有0.3至0.4毫米的圓珠筆頭,攻堅高溫、高原、高濕環境中容易漏墨問題,新成果以“元首筆”亮相2016年G20杭州峰會,未來市場廣闊。

寧波中大力德智能傳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岑國建在車間工作(資料照片)。

  “我這個人比較笨,只知道這個零件怎麼做。”寧波中大力德智能傳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岑國建8年累計投入2.2億元,研發工業機器人上的減速器,十年磨一劍,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寬。

  曾有一位新聞記者將寧波比喻成一名悶聲不響、踏實苦學的“理工男”,不少寧波企業家正有這樣的氣質。

  盡管博洋集團旗下企業已30多家,其中不乏地處繁華地段,但董事長戎巨川依然選擇在最老的廠區辦公,辦公設備簡單得只有一張桌子、一臺電腦,而且是與3個人同在一個房間。

博洋集團董事長戎巨川(左二)在博洋家紡訂貨會上了解情況(資料照片)。

  被稱為中國家紡第一品牌的創始人,戎巨川在行業以“專注”著稱。然而“專注”得連一間辦公室都沒有換過的他,卻一次次果斷涉足金融、投資、商業、旅遊等産業。

  什麼是專注?

  “專注需要發散思維,發散思維需要專注!”戎巨川説。

  一件家紡、一件服裝背後,有原料、設計、生産等環節,而單就設計又有平面設計、立體設計等等。

  “為專注一個點,恰恰需要發散很多面。”在戎巨川看來,家紡、服裝等都是“美好生活産業”。適應人民群眾個性化、重品質、喜體驗等消費需求,“更加需要一種多元化中的專業化”。

  專注,是一種選擇與態度,也是一種能力與智慧。

  從外公開辦的家庭式手搖針織機作坊,到今天自己經營的現代化電腦針織機企業,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平范一家三代沒有離開過紡織業。

  這個跨越百年的傳承中,國內針織機行業經歷了大浪淘沙,為什麼慈星做到了全球電腦針織橫機市場份額第一?

  孫平范回憶:外公因為發現一個零件沒有做好,一晚上都沒有睡覺而在趕工;父親在很早就樹立理念,不僅為客戶提供産品,而且提供服務。

  從手搖機到電腦機的換代過程,讓孫平范刻骨銘心。當時國際上一些先進的電腦機技術已經成熟,對于一直制造手搖機的慈星來講,制造電腦機相當于要從生産自行車變成生産汽車。

  因為客戶的需求,孫平范花了上千萬元,從一些國外先進企業購買了電腦機零件,組裝生産。剛開始,技術跟不上,機器根本無法正常使用。

  “那段時間頭髮不是一根一根掉,而是一片片掉。”

  要讓客戶滿意,必須攻破技術難關,孫平范帶領慈星咬緊牙關搞研發,最終取得突破,為客戶送去了擁有智慧財産權的機器。

  “正是不斷對接客戶需求,對技術極致追求,讓我們有能力專注于這個領域。”

  (三)大海之大,在于包容,在于開放

  把針織行業做成全國第一,申洲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建榮一度最關心的卻是——饅頭。

  走進申洲寧波的工廠,會震撼于為3萬名員工提供午餐的全自動中央廚房。馬建榮為此投資近1億元,其中一臺自動饅頭機一天能做出1萬個饅頭。整個廚房自動化運作,只需 80名工作人員。

  不僅關心員工的吃,還關心他們的住和行:單身宿舍的床墊要躺著舒服,還要能立起來,讓員工靠著看手機也舒服;每年員工春節返鄉,馬建榮常花上千萬元包幾百輛車送行。申洲員工返工率每年超過95%,在行業極其罕見。

  “體面勞動,尊嚴生活”——在申洲總部一進門的地方,這8個字格外顯眼。

  馬建榮一再談及,一位澳大利亞同行在越南開辦的工廠讓他欽佩:工廠全部用落地玻璃搭建,自然光可以透進來,出門就是綠地,員工倣佛在花園中工作。

  面朝大海的寧波企業,一誕生就擁有開闊的格局與胸懷,這不僅體現在對國際規則的理解與掌握,對技術水準的極致追求,也體現在引進先進的經營經驗,以及對員工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放棄做自己品牌,只做“代工”,申洲選擇的這條路曾被人認為很不合時宜,但依靠著一大批員工的忠誠度,以及每年巨額研發投入,申洲以“硬核”姿態在世界産業鏈上佔據核心位置,年利潤率極其穩定,成為寧波市值最大的企業。

  大海之大,在于包容。

  從重投資工廠到全面擁抱互聯網、輕資産做品牌,拿太平鳥集團董事長張江平的話説,太平鳥已從一家傳統商務男裝企業,轉變為快時尚集團。

  從鎮辦企業的小學徒到縣辦服裝企業的員工,從擺地攤販賣服裝到租店面,再到自己開工廠推銷服裝,張江平的一路很不平坦。今年52歲的他穿著時尚,喜歡打碟玩電音,充滿年輕的氣息。

  “年輕、時尚、快樂,這是企業所有的出發點。”

  太平鳥總是保持對最新事物的開放思維。最早開始做服裝領域跨界、IP;最早嘗試開設品牌集合店;最早嘗試快閃發布、智慧供應鏈,太平鳥為消費者提供著最新的“體驗”。

  “至少五年要轉型一次,了解受眾、抓住客戶。”張江平希望太平鳥做一個逆生長的品牌。

  員工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太平鳥,正展翅飛向更加遼闊的大海。

  逐浪前行,潮汐拍岸。

  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坦言,科技發展一日千裏,“我們與高科技企業比較,尚有非常大的距離”。

  海天集團董事長張靜章正對標歐洲一家業內最先進的企業,因為“我們現在技術還不是最好”。

  申洲董事長馬建榮談得最多的是智能制造,“我們要一點一點去進化”,下半年新的智慧工廠研究中心將成立……

  潮涌三江,送風遠方。

  這裏是寧波,向東是大海。(記者秦傑、何玲玲、方益波、何雨欣、張辛欣、李坤晟、魏董華、吳帥帥)

  

  風從東方來——寧波外貿念好“國際經”的故事

  28個!這座城市為何擁有數量最多的“隱形冠軍”?——從寧波制造看中國制造的發展邏輯

  海定波寧看寧波——寧波制造業發展啟示錄

  新華時評:致敬“質樸綻放”

  記者手記:寧波 波寧

  記者手記:站在未來看現在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芳玲
向東是大海——新時代寧波企業家故事-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7311248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