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生活在AI的世界是種什麼體驗?
2019-07-05 19:53:3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題:生活在AI的世界是種什麼體驗?

  新華社記者丁靜

  您可以有一名“超級秘書”,它既是理財助理,又是健康管家,還能為您出行導遊;您可以對音箱下令,它能打開咖啡機,還能分辨您此刻是否在跟它説話;您的車不僅是移動的“家”,還可能是您的保鏢……4日閉幕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多項AI新科技將一個人工智慧的世界展示給世人。AI來了,它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留下不少憂思。

  無處不在:AI將顛覆傳統生活方式

  今天有商務談判,不能遲到。小明早上起床便用手機叫車,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車自己啟動並從地庫開出來。它很“聰明”,遇到突然躥出的行人,馬上緊急制動,但路旁正常行走的保潔人員,不會影響它的行走。

  車出庫的時間,小明已經收拾妥當出門了。開車到達目的地後,停車排隊的人很多。糟了,會議馬上要開始!小明打開自主泊車模式,這輛車自己排隊前往地下停車場,找到空位停車……

  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裝載無人駕駛係統車輛的真實演示。

  “未來的汽車不僅擁有超級大腦,還能成為主人的秘書、保鏢。”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説,吉利2018年3月發布了吉客車載智能網聯繫統(GKUI),目前已擁有超過100萬用戶。

  不僅是交通出行,5G+AI的時代,演算法將無處不在,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浦發銀行副行長潘衛東介紹,為客戶提供一對一金融助理服務的“數字人”年內就能推出,這位溫柔、親切的助理24小時線上,它不會忘記任何事情,清楚知道客戶的每一個需要。

  醫療領域也在上演“奇跡”。近日,在5G+AI的支援下,北京積水潭醫院的骨科專家遠端操作機器手臂,成功將12根椎弓根導針分別植入嘉興和煙臺的兩名患者體內,完成了三地同步骨科機器人手術。

  “短板”凸顯:高速發展需要扎實基礎

  業內認為,中國AI技術在過去兩年實現了高速發展,但關鍵技術、基礎研究和安全規程仍待加強。

  “通過自動駕駛實現人、車、路協同,不僅需要相關部門加大對標準化道路、5G通信等基礎設施的投入,還需要汽車廠商加快提升自動駕駛汽車水準、互聯網企業不斷完善高精地圖才能實現。”盼達用車CEO高鈺説。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旭認為,基礎研究是目前我國人工智慧發展中最薄弱的環節,“在人工智慧領域,我們能否達到世界前沿水準,很大程度取決于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的研發。”

  隨著AI的發展,安全成為熱門話題。業內專家指出,對人工智慧産生的安全風險加強戰略性、前瞻性的研究部署,逐漸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倫理規范和政策體係,已經成為國內外的共識。特別是人工智慧發展中遇到的隱私保護、演算法價值觀、開放合作等問題,都需要找到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未來可期:AI産業加速成型

  當前,數據資源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依托,關乎未來世界生産格局的整體變革,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制定相關産業政策,以謀求新一輪發展優勢。

  我國一些城市也頻頻發力。上海成立人工智慧産業工作領導小組,副市長任組長,16個委辦局均有人員參與。通過人工智慧發展聯盟,積極營造有利于人工智慧發展的綜合生態環境。在北京,人工智慧教學與實驗示范體係已經發布,課程包括中小學版與中高職版兩套體係,旨在將人工智慧前沿科研成果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識,推動我國人工智慧知識教育等方面創新。

  為防范對人工智慧發展可能産生的安全風險,上海日前發出倡議:人工智慧發展不得以犧牲用戶隱私為代價,需要加強數據保護立法;要克服演算法設計和數據收集引發的不公正影響;應當避免技術黑箱導致的安全風險;AI技術應當審慎運用在軍事領域,自主化武器的研發和使用須遵循嚴格的風險評估;要積極在國際范圍建立規范標準,避免技術和政策不相容導致安全風險等。

  對于AI技術的下一步發展,專家認為我國仍需在三方面發力:一是推行需求引領、應用先行的發展模式;二是加強人工智慧核心技術攻關和數據開放;三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創造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探訪“中國鋼琴之鄉”
探訪“中國鋼琴之鄉”
山西交城:母女傳承古老堆綾技藝
山西交城:母女傳承古老堆綾技藝
北京世園會迎來“湖北日”
北京世園會迎來“湖北日”
廣西柳州:“小戲迷”進村記
廣西柳州:“小戲迷”進村記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47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