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廢奶渣”變成“金疙瘩” 科技助力藏區牧民脫貧致富
2019-07-01 18:28:0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蘭州7月1日電(記者胡偉傑)“以前這東西是廢奶渣,現在變成了‘金疙瘩’。”卓瑪熱旦指著自家院子裏晾曬的奶渣説道。潔白的奶渣在太陽下泛著金色的光。過不了幾天,這些奶渣就會曬幹變成“曲拉”,裝滿一個個編織袋送進當地企業的幹酪素生産車間裏。經過提取加工,“曲拉”又會變成幹酪素,被企業銷往世界各地。

  “曲拉”是藏語譯音,指牦牛牛奶提取酥油後的副産品——奶渣,以前草原上的牧民們打過酥油後,剩下的廢料要麼倒掉,要麼曬幹做成“曲拉”。“曲拉”僅僅是牧民日常食用品或牲畜初春補充的飼料,每公斤市場價才1.2元。而幹酪素是一種牛乳提煉産品,具有良好的黏合、成膜、光亮、乳化、穩定等功能,被廣泛應用于造紙工業、皮革工業、紡織行業以及各類保健食品、醫藥、飲品中,國內外市場需求非常大。

  卓瑪熱旦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佐蓋曼瑪鄉美武村的牧民,他家以前靠種地、放牧為生,收入來源單一,致富手段匱乏。他從沒想過自家的廢奶渣有一天能變成“金疙瘩”。

  2003年的一天,甘肅華羚乳品集團公司的技術員在草原上找到了正在放牧的卓瑪熱旦。“他們説要收我家裏的‘曲拉’,我當時想這東西要了能做啥。”沒想到自此之後,隔三岔五就有人上卓瑪熱旦家收購“曲拉”,並且告訴他這些“曲拉”收回去可以在工廠裏加工成幹酪素賣錢,讓他多做一些。

  從此像卓瑪熱旦一樣,甘南州更多的牧民加入了為華羚公司提供“曲拉”的行列。草原上的“曲拉”立刻身價倍增,價格由最初每公斤1.2元上漲到最高時的每公斤53元,增長了43倍。

  卓瑪熱旦給華羚公司提供“曲拉”已有十多年了。“這些廢奶渣給我們家的幫助可大呢,現在一年有一半收入靠售賣‘曲拉’。”卓瑪熱旦每年給華羚公司售賣500公斤“曲拉”,可獲得純收入1.5萬元以上。

  為了更好地生産“曲拉”,卓瑪熱旦家裏專門添置了一臺機器。“機器制作出來的‘曲拉’比手工打酥油生産的品質要好,也能賣個更高的價錢。”卓瑪熱旦説。草原上每個提供“曲拉”原料的牧民幾乎家家都買了機器,以便更好更快地制作“曲拉”。

  據了解,截至目前,通過收購“曲拉”生産幹酪素共帶動甘南州牧戶2.95萬戶,深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1.2萬戶。

  目前,甘南州已成為全國的曲拉交易中心,交易量佔86%,也成為我國牦牛乳係列産品的主要研發、生産、銷售聚集地。

+1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黃河劉家峽水庫排沙泄洪
黃河劉家峽水庫排沙泄洪
2019年鐵路暑運啟動
2019年鐵路暑運啟動
夏日荷塘美如畫
夏日荷塘美如畫
天津:防務車輛裝備展 帶你過足癮
天津:防務車輛裝備展 帶你過足癮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469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