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科大一博士點立新規:發篇中文文章才能畢業
2019-06-21 08:23:28 來源: 科技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博士點最近立了個新規。

  “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志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道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即使發再多很好的英文論文,也不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資訊重點實驗室教授韓正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韓正甫説,他們做這個決定不是一時衝動要為難學生,而是因為“現在的大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學生的中文寫作能力實在太差,有些學生可能英文比較好,但中文文章累贅,錯別字太多,有的連寫個借條都面露難色”。

  “現在的孩子從小重視學英語,我們擔心不做些改變的話,下一代人的中文水準可能會越來越差。”韓正甫説,“而且,學生們中文寫作水準的提高對中文科技期刊的發展也大有裨益。”

  “我讚同中科大這個博士點的做法。大學生的寫作水準確實需要提高,有部分人看英文、寫英文都很流暢,但回到母語上來就不知所雲。”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吉德表示。

  陳吉德多次參加教育部博士論文抽檢的評審工作。“從我抽查及平時接觸的學生看,大學生的平均寫作水準確實不高,他們的文章裏經常存在語句不通順,沒有主語等情況。”陳吉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浙江農林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大學寫作》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彭庭松曾對媒體透露,他們的調研表明,復旦、清華等高校的教授們一致認為理工科學生的學術寫作能力比較弱。

  陳吉德認為,這與中小學的應試教育導向分不開。“現在的中學語文教育過于模式化,寫作都是有套路的,過于知識化、考點化,生活化、應用類的寫作比較少。”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周志強也曾分析,語言之妙,奇妙無窮,尤其妙在語文所達成的特殊感染效果。但當前的中學語文教育卻並沒有喚起學生對語言,尤其是對漢語千變萬化、魅力無窮的感覺,導致語文、寫作變成了一些死氣沉沉的知識。

  指揮棒正在發生變化。高考改革後,“得語文者得天下”似乎正成為趨勢。陳吉德強調:“語文學習不能急功近利,它是個慢功,更重要的還是大量閱讀的積累,寫作的練習。”

  在中小學日益重視語文的同時,又該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寫作能力?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盧曉東表示,要想提升大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就是要開設足夠多的語文課程,同時建立一套完整的免修機制。

  盧曉東認為,大學語文應該更多地轉型到寫作課,因為寫作是目前大學生的一大短板,而且寫作更加突出了語言作為一種工具的作用。

  部分學校已經嘗試做些改變。據報道,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之前宣布,在2018級新生中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程,由該校中文係教授、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格非和歷史係教授和教務處處長彭剛共同擔任課程負責人。作為該校第25次教育工作討論會的具體舉措之一,該課程計劃到2020年覆蓋清華所有本科生,並力爭面向研究生提供課程和指導。

  “希望我們學位點的做法也能為提高學生們的中文寫作能力起到一定作用。”中科大光學工程博士點負責人孫方穩表示。(記者 操秀英)

  

+1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生態中國·海岱齊魯鐘神秀
生態中國·海岱齊魯鐘神秀
希臘克裏特島幹尼亞風光
希臘克裏特島幹尼亞風光
陜西洛南:周灣蒼鷺千姿百態
陜西洛南:周灣蒼鷺千姿百態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護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護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12465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