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史競男)由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高級人民法院牽頭,天津、山東、吉林等6省市高級人民法院、3所互聯網法院、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中經天平等25家單位共同參與編寫的《區塊鏈司法存證應用白皮書》日前在京發布。
據了解,隨著數字經濟高速發展,證據正逐步進入到電子證據時代,呈現出數量多、增長多、佔比高、種類廣等趨勢。盡管電子數據存證已逐漸普及,但電子證據使用在司法實踐中仍面臨挑戰,如防篡改能力不足等。2018年,最高法出臺了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幹問題的規定,明確可以用區塊鏈等技術手段解決電子數據的存證問題。
白皮書顯示,電子數據存證是潛在區塊鏈技術重要應用落地領域。區塊鏈技術具有防止篡改、事中留痕、事後審計、安全防護等特點,有利于提升電子證據的可信度和真實性。區塊鏈與電子數據存證的結合,可以降低電子數據存證成本,方便電子數據的證據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使用新技術為司法業務賦能,是提高司法效率、降低司法成本的必然選擇。白皮書的發布,對于新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與參考價值。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