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鄉村少年宮,讓留守兒童的心靈不再“留守”
2019-06-08 07:27:49 來源: 工人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少留守兒童課外生活匱乏,被遊戲俘獲。如何解決其精神貧困問題?重慶建設了500多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將孩子從電子遊戲中拉了出來——

  鄉村少年宮,讓留守兒童的心靈不再“留守”

趙春青畫

  腌泡菜、學音樂、練書法……在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期間,重慶涪陵、南岸等多個區縣的鄉村小學裏,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神情。“以前只有城裏孩子們才能去的少年宮,現在我們也能去了。”南岸區迎龍小學的一位小學生對記者説,他馬上要去學校裏的少年宮排練節目,待會兒還要登臺演出。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重慶針對鄉村孩子課後無去處、課外活動匱乏等問題,啟動了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項目。截至2018年底,重慶市在偏遠鄉村的532所鄉村學校建設了532所鄉村學校少年宮,主要提供琴棋書畫、科技發明、體育鍛煉等農村急缺的素質教育活動,惠及60萬名農村未成年人。今年全市33個貧困區縣鄉鎮中心小學將實現鄉村學校少年宮全覆蓋。

  留守娃課後無去處成為家長心病

  “每到寒暑假就是我們為難的時候,讓孩子在家裏又不放心,進城我們又沒辦法照顧他。”家住重慶涪陵區農村的李培華夫婦是重慶主城一基建工地的工人,家裏還有一個在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由于夫婦倆常年在外打工,兒子從小便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李培華告訴記者,兒子讀書的學校離家只有二十多分鐘的路程,剛上學那會兒,每天一放學就立馬回家了,可從兒子上四年級之後,每天放學後總會晚到家幾個小時。“後來我們才知道,兒子每天放學後去了同學家打遊戲。”李培華回憶道,得知消息後,他立馬趕回老家教訓兒子,可兒子卻説“回家後沒什麼玩的,跟爺爺奶奶也沒什麼話説,他只能跟同學玩兒”。

  考慮到兒子的安全問題,李培華夫婦決定給兒子買一個手機。可沒想到,手機一買,兒子雖然每天按時回家了,可卻在手機遊戲裏越陷越深。“我們也沒辦法,帶孩子就掙不了錢,掙錢就帶不了孩子。”李培華説。

  在農村,存在著不少與李培華夫婦面臨同樣情況的家庭。留守兒童大部分靠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著讀書,除了學校便很少有去處,更別提培養興趣愛好了。

  重慶巫溪縣一鄉村小學的老師李萬福向記者講到,學校一般下午兩三點就放學了,放學後,學生們大部分不回家,而是三五成群在一起玩遊戲。“我們也曾想過引導學生培養一些籃球、書法等方面的興趣愛好,來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但卻因為缺乏相應的老師、場地,只能不了了之。”

  記者走訪了解到,相比城市孩子,農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兒童普遍面臨著課外活動匱乏,精神世界不富足,學校之外無去處等問題,不少農村孩子沉迷于電子遊戲,難以自拔。在眾多家長眼裏,子女課後無去處已經成為父母的心病,而且長時間沒有治療良方。

  為解決這一問題,近些年來中央文明辦、財政部、教育部組織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開始大力投資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日前,中央文明辦三局、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在重慶召開全國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工作調研座談會。《工人日報》記者獲悉,今年重慶將新建84所市級鄉村學校少年宮,這批項目建設完成以後,全市33個貧困區縣鄉鎮中心小學將實現鄉村學校少年宮全覆蓋。

  鄉村少年宮讓留守兒童“花開童年”

  提及鄉村學校少年宮,重慶涪陵區藺市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王曉的爺爺讚不絕口。其原因在于,王曉在該校少年宮裏學到了一技之長——腌制泡菜。

  王曉五年級的時候加入了學校泡菜腌制興趣小組,如今對泡菜腌制頗有心得。“我們每周制作一壇泡菜,將切好的胭脂蘿蔔放進鹽水壇後,還要加仔姜、青花椒、紅辣椒提味,一周後就能取出來品嘗了。味道好的還送到學校食堂,讓全校師生都嘗嘗鮮。”

  “胭脂蘿蔔是咱們涪陵特産之一,鎮裏流傳著一句老話:哪家哪戶沒有幾個泡菜壇子,就證明這家的媳婦不會持家。”王曉的爺爺説,自己曾擔心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制作泡菜這一流傳幾百年的老傳統會失傳。見娃娃們腌制的胭脂蘿蔔像模像樣,他也就放下心來。

  “咿……呀……啊……嗚……”在南岸區迎龍小學教室裏,數十名學生正圍在一起進行川劇練聲,教授她們的是鄉村學校少年宮校外輔導員、重慶市川劇院青年演員周星雨。從低音喊起,一直喊到最高音,在外人聽來“鬼哭狼嚎”的聲音背後,卻是一張張燦爛的笑臉。

  記者了解到,重慶各鄉村學校少年宮著眼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組織開展了“尋根鄉愁·留住非遺”、“尋根鄉愁·留住丹青”等活動,開設“川劇變臉”“小郎中”“木葉吹奏”“癩子鑼鼓”“海棠嗩吶”“古韻銅絲畫”等課程,培養出一批非遺小傳承人。

  在鄉村學校少年宮的熏陶下,孩子們在潛移默化地變化著。在家長周雪萍看來,鄉村學校少年宮最大的好處,除了全面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更重要的是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他們覺得“我也行”、“我不比城裏孩子差”。

  重慶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鄉村學校少年宮以樂促智、以技促能,亦學亦樂、增智增趣,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學生參與率達到95%以上,不僅解決了孩子們課後去處問題,更通過開展多元的學科門類、豐富的活動內容、新穎的教學方式等,優化了鄉村學校的學科結構,拓寬了鄉村學校教學思路,讓農村學生能“花開童年”。

  要讓鄉村少年宮“活起來”

  隨著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建立,廣大農村少年兒童享受到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各種教育,避免了在家成天泡電腦、泡電視,深受農村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

  然而,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部分鄉村學校少年宮卻因師資、經費等問題面臨“鐵將軍把門”的尷尬局面。更有一些少年宮因定位、檔次過高,讓不少農村孩子望而生畏,甚至産生了抵觸情緒,不敢進少年宮。

  為此,不少教育界人士呼吁,鄉村學校少年宮不僅要建起來,還要想辦法讓它“活起來”。

  重慶市文明辦的相關負責人坦言,師資問題一直是制約鄉村學校少年宮發揮作用的瓶頸。為打破這一瓶頸,重慶政府部門與社會各界想過很多辦法,但收效甚微,不過,“近幾年,重慶探索建立的輔導員聯盟在解決師資問題上成效較為顯著”。

  據介紹,“輔導員聯盟”包括區域輔導員聯盟、專業輔導員聯盟、大學生輔導員聯盟。各區縣鄉村學校少年宮管理辦公室整合本區域內在校教師、退休教師隊伍,吸納文化服務中心、群藝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特長人才,建立本區域輔導員聯盟,根據各鄉村學校少年宮申報的項目需求,統籌調配安排輔導員。

  同時,重慶全市各級文明校園還發揮示范作用,18所高校結對幫扶鄉村學校少年宮,以學校為單位招募建立大學生服務鄉村學校少年宮志願者庫,結合學生特長和興趣愛好,組織大學生志願者利用周末、節假日、寒暑假到鄉村學校少年宮擔任校外輔導員。

  採訪中,多名鄉村學校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在學校建立少年宮的時候,他們很擔心因沒有師資力量,使其成為擺設,而現在,幾乎每個節假日少年宮裏都有外來老師給孩子們上課,逐步讓少年宮“活起來了”。(李國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浙博年度大展開幕
浙博年度大展開幕
多彩活動迎接端午
多彩活動迎接端午
北京世園會舉辦“浙江日”活動
北京世園會舉辦“浙江日”活動
“薩沙”老師的中國幸福生活
“薩沙”老師的中國幸福生活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459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