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甘守大壩鑄忠誠——武警湖北總隊宜昌支隊執勤十一中隊官兵守衛三峽工程記事
2019-05-08 21:00:5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武漢5月8日電 題:甘守大壩鑄忠誠——武警湖北總隊宜昌支隊執勤十一中隊官兵守衛三峽工程記事

  劉新、李海林、田健

  暮春時節,記者來到三峽壩區。放眼望去,大壩巍然挺立,發電機房一字排開,數十臺發電機組轟鳴,負重萬噸的升船機緩緩起降,五級船閘倣佛被劈開的“長江第四峽”佇立在壇子嶺西側……

  這裏是三峽大壩的核心區。從2003年7月10日起,武警湖北總隊宜昌支隊執勤十一中隊官兵就一直守衛在這裏。

  多年來,一茬茬官兵扎根三峽,以壩為家,譜寫出一曲堅守奉獻之歌。中隊連續10年被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榮立集體二等功3次、三等功11次。

  大壩衛士

  4月初的一天,下士麥自鵬正在哨位執勤。突然,一輛無證小型罐車徑直闖入卡點。

  按響警報、發出警告、啟動裝置……20秒內完成十幾項處置動作。隨後,中隊長宋向華帶領全副武裝的應急小組增援到位,成功將衝闖車輛控制在警戒線外。

  “我們守衛的每一個地方,都直接關係大壩安危,絕不能有絲毫閃失。”宋向華説,三峽壩區流動人口多、情況復雜,哨兵不能有一刻松懈。

  據統計,多年來,官兵查獲假證、過期證件1萬余張,勸離無證車輛8000余輛,處置衝闖事件1000余起,查獲違禁物品300多噸。

  官兵站的不僅是戰鬥哨,也是形象哨。三峽工程以多項世界之最聞名遐邇,每年吸引著上百萬中外遊客前來參觀,官兵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代表著中國軍人的形象。

  一年夏天,某國駐華使館人員參觀大壩,哨兵徐前抗突然被一只蜜蜂蜇傷左臉,他忍住劇痛巋然不動。該國一名武官目睹了這一幕,對隨行的中方人員連聲稱讚:“中國軍人真棒!”

  三峽標準

  “一口清、一眼明、一看準”是官兵執勤的“三峽標準”。官兵站在哨位上,遠看形、近看證、不遠不近看特徵,決不讓不明身份的人混入。

  可要達到這個標準,並不容易。“既要下苦功,也得研巧勁。”士官宋更勝,通過練習辨認限距飛出的紙牌,能夠迅速從不同角度準確判明標誌和牌號,被官兵稱為“鷹眼哨兵”。

  官兵的衣櫃裏都放著三樣東西——紅花油、護膝、護腰帶。據教導員望濤介紹,長期上壩執勤,不少官兵都患上了關節炎、腰肌勞損等職業病,多虧了這‘三件寶’,才得到很大改善。

  大壩目標多,哨位分布散,官兵每天用在哨位和上下哨途中的時間,就超過7小時。夏天,熱得衣服都擰得出水;冬天,夾著濕氣的寒風又冷得刺骨。

  “江邊濕氣重,天氣稍微轉暖,蚊蟲就開始多起來了。”衛生員封自強告訴記者,防范隱翅蟲、千足蟲、蚊子、蜈蚣、飛蛾這壩區“五毒”,也是每名守壩官兵的必修課。

  艱苦的環境,塑造了剛強的士兵。一名守壩老兵在日記裏寫道:盡管日子很苦,但看三峽的機會時時都有,守三峽的機會卻人人難得。

  把壩區當成家

  “我是一名忠誠衛士,守衛三峽是我的神聖職責。”這是即將上哨的哨兵正在進行崗前宣誓。

  他們身後是33間三峽建設者留下的臨時板房,自2003年中隊進駐,官兵一住就是十幾年。

  “剛進駐那會兒,板房破爛不堪,經常缺水斷電,每天要去1公里外的井裏挑水。”講起過去,望濤記憶猶新。

  長期以來,盡管各級都做出很多努力,但受環境限制,如今這裏的條件也談不上好。去年夏天,一場大風襲來,房頂的鐵皮棚子轉眼就被掀開一大半,官兵只能臨時搭建帳篷過了一夜,便開始著手板房的第11次大修。

  為何願住破舊的板房?面對記者的問題,官兵紛紛表示:“住了這麼多年,早已把這兒當成了家。”

  進駐之初,官兵得知營區附近6歲的望苗苗父親病故,一家人生活困難,便與她家結成了“親戚”。2016年,苗苗考上大學,卻因支付不起高額費用面臨輟學,中隊官兵迅速組織募捐籌集學費,幫她圓了大學夢。

  多年來,中隊官兵駐守一地、造福一方,先後與周邊4個貧困村結成精準扶貧對子,常態開展“關心孤寡老人,關愛留守兒童”等活動,資助13名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柏林試用新安全道路標識
柏林試用新安全道路標識
長春百萬株鬱金香盛開
長春百萬株鬱金香盛開
用木刻畫弘揚敦煌文化
用木刻畫弘揚敦煌文化
中國曲藝雜技亮相維也納
中國曲藝雜技亮相維也納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446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