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探月探火、小行星探測:未來中國深空探測這些“大動作”正抓緊進行中
2019-04-19 20:50:3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 題:探月探火、小行星探測:未來中國深空探測這些“大動作”正抓緊進行中

  新華社記者胡喆

  嫦娥五號預計今年年底前實施發射,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已在規劃中,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于2020年左右實施……18日至19日,2019月球和深空探測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國家航太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以及多方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展望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等深空探測的最新動向。

  探月之旅:嫦娥四號取得豐碩成果

  截至目前,我國已成功實施5次月球探測任務,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這些探測器均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此前,國家航太局曾披露,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已在規劃中。

  此次會上,嫦娥四號探測器和火星探測器係統總設計師孫澤洲對嫦娥四號的任務情況進行了總結。他表示,今年初嫦娥四號成功實施的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意義非凡、成果豐碩。

  “面對高精度著陸和高可靠著陸兩項核心難點,嫦娥四號實現了精細化的軌道設計與控制,圓滿完成了定時定點著陸與自主可靠著陸,為後續月球探測器與火星探測器的設計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孫澤洲説。

  孫澤洲還透露,作為嫦娥四號探月的“通信使者”,“鵲橋”號中繼星圓滿完成了為月球背面架設中繼信號通信的任務,通過精準的控制和入軌,將力爭使其在軌壽命延長,發揮更多的作用。

  此外,玉兔二號巡視器已經在月球背面行走178米,各項科學設備順利開展工作、運作良好,工作時間已經超過預期壽命。

  火星探測:旋翼式火星飛行器引人關注

  據悉,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在抓緊組織開展嫦娥五號、嫦娥六號和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等重大工程任務的研制。

  月球和深空探測活動是人類研究地球、太陽係和宇宙,開展空間資源開發與利用、空間科學與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全球迄今已發射200多個月球和深空探測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于2020年左右實施,目前各項研究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鄧宗全分享了近期其團隊在月球與火星勘探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構想。

  鄧宗全表示,太陽係內探測能力的提升是當今深空探測的核心目標,宇航空間機構及智能裝備將發揮重要作用,苛刻環境適應性、輕量化和高可靠服役是技術挑戰,天地一體虛實倣真驗證是未來發展趨勢。

  針對未來火星表面的探測勘察,鄧宗全闡釋了關于“旋翼式火星飛行器”的設計構想,表示正在攻關稀薄大氣環境高效能旋翼翼型設計、姿態控制及地面低氣壓模擬試驗等關鍵技術。

  展望未來:嫦娥六號任務和小行星探測規劃更清晰

  國家航太局18日在北京發布了嫦娥六號及小行星探測任務合作機遇公告,向國內院校、民營企業和國外科研機構進行徵集。

  國家航太局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嫦娥六號作為嫦娥五號任務的備份,將根據嫦娥五號實施情況,確定任務的發射時間、著陸地點,並最終實現月球樣品自動採樣返回,開展綜合分析研究。

  嫦娥六號任務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返回器“四器”組成,經地月轉移和環月飛行,在月面選定區域著陸、採集月球樣品後,經月面上升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等過程,將月球樣品安全送至地面。

  此外,我國小行星探測任務正在進行論證工作,擬採用一次發射實現一顆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和一顆主帶彗星繞飛探測。對近地小行星開展繞飛探測,擇機附著小行星表面、採集小行星樣品,返回地球附近釋放返回艙,將樣品送回地球;探測器再經地球、火星借力飛行到達小行星帶,對彗星開展繞飛探測。

  據了解,任務總計歷時約10年。探測器配置相關科學載荷,以飛越、伴飛、附著、採樣返回等方式,對目標小行星進行遙感探測、就位探測和採樣返回。

+1
【糾錯】 責任編輯: 唐斕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世界園林巡禮——比利時拜加登城堡
世界園林巡禮——比利時拜加登城堡
故宮“藏寶圖”| 通往故宮最美的春天
故宮“藏寶圖”| 通往故宮最美的春天
阿富汗國寶在清華大學展出 繼續在華保護性巡展之旅
阿富汗國寶在清華大學展出 繼續在華保護性巡展之旅
北京“絲路金橋”主題景觀點亮燈光
北京“絲路金橋”主題景觀點亮燈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61124390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