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誰説年輕人不種地?種地也能種出新名堂”——“90後”農民劉亞飛的春耕“小心願”
2019-04-10 10:32:0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鄭州4月10日電(記者宋曉東)春耕時節,在河南省新蔡縣一片1300畝的麥地裏,“90後”劉亞飛一會兒指揮機械、一會兒調動植保機,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他就是這片麥地的主人,是新蔡縣年輕的種糧大戶,“誰説年輕人不種地,農業的未來就要看我們年輕的‘小農民’。”劉亞飛説。

  大學畢業後的劉亞飛沒有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選擇了一條“下鄉路”。他回到老家,先是跟父親做農資生意,後來又幹起了糧食經紀人。

  雖然生在農村,但和大部分年輕人一樣,劉亞飛並不了解農業,在走南闖北收糧賣糧中,劉亞飛發現同樣的土地、同樣是種糧,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種植、科學化管理和“土辦法種田”,不論在土地産出還是農民收入上都有著巨大的差距,“科學種糧到底行不行?”劉亞飛決定試試看。

  2014年,劉亞飛流轉了100畝土地,成立合作社,成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小農民”。他不僅購買了懸耕機、脫粒機、烘幹機等從種到收的所有現代機械,還嘗試科學種植和田管,當年小麥畝産就超過了1000斤,玉米畝産達800多斤。

  “有知識就是不一樣,種地也能種出新名堂”,不少“老把式”對劉亞飛這個“小農民”豎起了大拇指,隨後劉亞飛陸續擴大流轉規模,流轉土地面積增加到1300多畝。

  “深耕土地,選用良種,合理施肥,及時防控。”這是劉亞飛總結出的16字種田心得,他與老一輩農民最大的不同就是“種地講科學”。劉亞飛選用的小麥品種都是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栽培條件的優質高産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在生産管理中,他根據各地塊的實際,採取不同的技術措施,實行配方施肥、綜合防治病蟲等新技術,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了産量。

  合作社成立之初,劉亞飛還高薪聘請了兩名農業大學畢業生做技術員,還多次邀請河南省農科院專家教授到田裏把脈問診。2018年不少地方小麥出現減産,但劉亞飛種植的1000多畝優質高筋小麥不僅畝産達到1100多斤,還以每斤高出市場價近0.3元的價格被麵粉廠家提前訂購。

  “糧食生産不僅關係著國家的‘糧袋子’,更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天地,瞄準規模化種田、科技化管理、市場化經營的新路子,糧食生産充滿希望。”劉亞飛説。

  今年春耕,劉亞飛開始和不少種糧大戶合作,為他們提供農資、調度農機、指導管理。劉亞飛有個小心願:“帶著更多的農民科學種糧,種好麥地多打糧,讓國家抓緊‘糧袋子’,讓農民鼓起‘錢袋子’。”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廣西柳州:繁花綠葉春正濃
廣西柳州:繁花綠葉春正濃
長城春雪美如畫
長城春雪美如畫
氣溫“跳水” 風雨來襲
氣溫“跳水” 風雨來襲
貴陽:“天空之鏡”引客來
貴陽:“天空之鏡”引客來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4347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