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博鰲嘉賓:我的孩子是“阿爾法人”
2019-03-29 11:23:3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海南博鰲3月29日電 題:博鰲嘉賓:我的孩子是“阿爾法人”

  新華社記者 周正平 李金紅

  議題一向高、精、專的博鰲亞洲論壇,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家長裏短的對話。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舉辦的青年領袖圓桌會議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精英討論的是共同的煩惱——我的孩子是一個“阿爾法人”。

  “阿爾法一代”,這一個片語新近在社會流行,他們是2010年之後出生的孩子。那一年,是iPad平板電腦推出的一年,也是微信等新生社交平臺的初始之年。

  預計到2025年,全世界的“阿爾法一代”會有20億人。在這些一出生就與數字生活密不可分的孩子們身上,他們未來的生活、工作、情感、社交、消費模式會被科技如何深度影響?他們是被科技無限賦能的一代,還是被科技“綁架”的一代?

  一些孩子不再要求爸爸講一個睡前故事。新加坡國會議員陳佩玲説,她3歲半的孩子會這樣表達自己的要求:“我想用媽媽的平板電腦看電影,這樣我會睡得比較好。”

  印尼外交部東亞司副司長伊達·巴古斯·馬德·畢瑪安塔拉有一個4歲的“阿爾法一代”女兒,他煩惱的是如何平衡女兒接觸螢幕和與家人互動的時間:“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接觸ipad的時間和內容都要加以控制,而我女兒總是反對。”

  但《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的孩子顯然是電子科技進步的獲益者。他介紹説:“我的孩子5歲,他的英語老師在紐約,每天大概有30分鐘的時間通過iPad連線學習英語。”因此,郭帆認為,互聯網就像空氣一樣,就像水一樣,我們會不會拒絕空氣和水?這是孩子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擁抱變化。

  盤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田寧也認為:“我覺得應該開放,讓小朋友們享受科技,因為科技的本質是讓人類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科技“滲透”阿爾法一代的同時,深深影響著孩子與孩子、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係。菲律賓眾議院副秘書長、《每日論壇報》專欄作家達倫·德·赫蘇斯描繪了生活中一幅場景:在公共場合,有時候家長覺得孩子吵鬧時,會拿出他們的手機或者ipad給小孩當做一個“安撫器”。

  田寧表示:“阿爾法一代的家長,應該學會適當對孩子進行提醒和管理。”

  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學和平與衝突研究院教授、主任賽義德·侯賽因·沙赫德·索赫沃迪則建議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少用手機和其他的電子産品。“自控首先要父母從自己做起。”他説。

  無論如何平衡科技與人之間的關係,科技在重新定義“阿爾法一代”的同時,也在推動社會重新考慮最基本的家庭準則和社會倫理,包括在發揮科技的賦能的同時,如何遏制其對孩子們成長的不利影響。

  青年圓桌會議主持人向嘉賓們提出了四個問題:“你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時期就應該通過螢幕學習嗎?” “你會同意正在上小學的子女開通社交媒體賬號嗎?” “假如未來您的孩子希望植入一個晶片直接共用人類所有的基礎知識,你是否會同意?” “你願意接受基因編輯,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

  面對話題無論觀點是否相同,無論是否在思考的過程中有一些迷惘,但這確實是每個“阿爾法一代” 的父母們,已經需要面對的選擇。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安徽黟縣:油菜花開景如畫
安徽黟縣:油菜花開景如畫
河南信陽:春日茶香
河南信陽:春日茶香
非遺風箏有傳承
非遺風箏有傳承
斑海豹洄遊棲息遼河入海口
斑海豹洄遊棲息遼河入海口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43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