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型外賣杜絕“白色垃圾”
2019-03-21 13:40:01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據環保組織調研估算,全國外賣行業每天消耗的一次性塑膠餐盒超過6000萬個。在享受現代生活便利的同時,環保的代價越來越大。一次性餐盒的處理成為政府、市民共同面對的問題。在終點消化處理的難度,遠遠小于在源頭減少使用。外賣行業事關食品安全,如何在保證市民安全的前提下,減少一次性食具的使用,政府和企業都該進行有益的嘗試。

  為了破解餐盒垃圾困局,京城商家開始推行新型外賣食具,通過二次到府回收實現垃圾減量。但這樣的環保行為代價不菲,能否大范圍推廣成為一大懸念。

  每天省5000個塑膠盒

  掀開紅色的軟膠蓋,大個兒的陶瓷碗裝著宮保雞丁蓋飯,小個兒的陶瓷盅盛著八寶粥,旁邊的紙袋裏裝有筷子和鋼勺,紙袋上印有“已消毒”字樣。“換了陶瓷碗,頓時有了吃飯的儀式感。”用戶劉女士説。午餐過後一個小時,配送員再次敲門,取走了所有食具。

  記者根據外賣平臺上的地址,在長楹天街找到了這個名為“異口良食”的商家。這是個專營外賣的廚房,除了烹飪區域,還有專門的洗碗區。午餐過後,配送員不斷將裝有食具的袋子送到清洗區。碗裏的剩菜殘羹被倒進垃圾桶,清潔後的陶瓷碗、軟膠蓋、筷子和勺子被送入消毒櫃。“食具都會在100℃以上高溫消毒至少45分鐘,才會拿出來再次使用。”洗碗區的工作人員説。

  一次性餐盒早已成為外賣標配,為何要另辟蹊徑使用陶瓷食具?“原因很簡單,一是覺得這樣才像個吃飯的樣子,二是更環保。”異口良食聯合創始人崔雨楠説,公司的目標群體是年輕中産白領,陶瓷碗可以提升用餐體驗。另一方面,塑膠食具受熱和接觸油污後,容易分解有害物質,而陶瓷碗保溫效果好,化學性質穩定,用起來更放心。通過到府回收,也能緩解外賣垃圾的處理難題。

  她介紹,目前異口良食在北京開設了5家門店,根據訂單量和均價測算,每天能省下近5000個塑膠餐盒。

  因食具丟失月損3000元

  習慣了一次性餐盒的“外賣一族”,是否會接受配送員二次到府收食具?崔雨楠坦言,一開始很多人不理解,覺得麻煩,但隨著人們對外賣品質要求的提升,對陶瓷食具産生了信任感。

  不同于其他外賣廚房,異口良食選擇自建物流團隊,在用餐高峰送餐,下午的閒暇時段再二次到府回收食具。相比塑膠餐盒單個幾毛錢的成本,迴圈食具的成本翻了數十倍。一個陶瓷碗的成本價近10元,耐高溫軟膠蓋價值20元。但外賣訂單並未收取包裝費,如果回收不上來,一個訂單就會讓商家損失數十元。

  午餐時間,配送員小旭打開騎手管理小程式,送餐列表映入眼簾。下午1點,小程式中出現收餐列表,他只需按係統規劃路線到府回收,並線上查看食具明細。如果出現食具損失,只需在回收明細中修改數量,係統便能自動監測丟失率。去年,單個店鋪每月損耗的食具費用達到6000元左右,現在已縮減到3000元左右。

  用完餐後,油乎乎的食具如何存放也影響著用戶體驗。經過改良,普通外賣塑膠袋換成了可拉口的不透明手提袋,既方便飯後存放食具,配送員還能一拎即走。

  環保餐盒大范圍推廣難

  隨著回收效率的提高,異口良食的陶瓷碗回收率達到了九成以上,但如何進一步減少損耗仍是個挑戰。居民用餐後要出門、寫字樓白領上班時間不方便下樓送食具……種種問題都可能發生。

  為了減少叨擾,送餐員會建議用戶將食具放在門口或前臺,但被保潔員撿走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目前我們也在想一些方案,比如推出預約回收形式,用戶可以在手機上自主選擇回收時間,讓大家感覺到回收食具不是一件麻煩事兒。”崔雨楠説。

  目前,異口良食已在北京的角門、雙井、常營等地區開設5家社區廚房,覆蓋周邊2.5公里內的居民。經過4年摸索,這種新型外賣模式有了更大的可復制性。據悉,今年異口良食將加快擴張步伐,年內在京新開20多家社區廚房。

  記者注意到,除了探索迴圈食具,一些餐廳開始用一次性紙質餐盒代替塑膠餐盒送外賣,但目前主要用于盛裝粥和主食,成本也明顯高于塑膠餐盒。總體來看,環保餐盒的大范圍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亟待相關配套政策的鼓勵和扶持。(記者 馬婧)

+1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魅力博鰲
魅力博鰲
菲律賓一貧民區發生火災
菲律賓一貧民區發生火災
新聞背景:意大利共和國
新聞背景:意大利共和國
春到高原滿地“金”
春到高原滿地“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12426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