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中日友好醫院後,患者被抬下救護車(左圖),醫護人員將患者推入病房(右圖)
昨天,在醫院、交警、999、媒體等各方的幫助下,全程用時12分鐘,成功將一名攜帶“人工肺”的危重病人從北京地壇醫院轉入中日友好醫院。據悉,這段路程大約15公里,一般情況需要20分鐘,如果遇到早高峰擁堵車輛行駛緩慢的情況,可能耗時40或50分鐘。
醫生發出求助資訊
3日上午,北京交通臺《一路暢通》節目主持人轉發了北京地壇醫院ICU熊號峰大夫的求助資訊。資訊顯示,一位在北京地壇醫院治療的危重患者,將于4日早上攜帶“人工肺”,由999急救車轉運至中日友好醫院,路線是由機場高速北皋入口進入市區,途經北三環。
熊號峰大夫對路況表示擔憂,希望通過北京交通廣播呼吁司機勿佔用應急車道,避讓救護車,便于救護車盡快抵達醫院。
微博發出後,引發網友關注,包括明星蔣欣在內的諸多網友轉發擴散,希望出行司機讓出愛心通道。
據了解,這位危重症患者昨天攜帶人工肺(膜肺),由999急救車轉運至中日醫院,路線由機場高速北皋入口進市區,途經北三環。患者是一名28歲的老師,懷柔人,兩個孩子的媽媽。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名患者病情危重,帶人工肺轉院路程中風險極高。北京999急救中心介紹,整個轉院過程中,為維係患者生命體徵,會使用到ECMO(體外生命支援)儀器,也就是人們説的“人工肺”。之所以選擇由機場高速北皋入口進市區,是因為這是最近路線,能最大限度節約轉運時間。
12分鐘快速轉院
據有關專家介紹,攜帶ECMO儀器進行危重病人長距離轉院,無論對醫生還是患者來説都是一場生死考驗。危重患者一旦離開醫院就意味著離開了最佳救治條件,如果患者出現生命危險,就要在救護車上實施緊急救助,會非常危險。
昨天10時42分許,負責轉院的救護車在警車開道下抵達中日友好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在西門布置了安保措施,為救護車提供綠色通道。進入醫院後,醫生和保安在門前攔住過往行人,迅速將患者轉入病房。據了解,急救車10點30分從地壇醫院出發,全程用時12分鐘。
據轉運患者的999隨車醫生介紹,從昨天開始,各部門就開始準備本次轉院任務,救護車上的醫療設備準備得非常充分。由于提早通過媒體發出交通提醒資訊,加上有交管部門的帶隊協助,轉運的路上非常順利,幾乎每個路口都有交警執勤指揮,前方還有警車開道,社會車輛紛紛禮讓,轉院過程一切平穩。
患者家屬表達謝意
昨天,患者的姨媽向參與這次轉運的醫護人員和各界愛心人士表示感謝。她還告訴北青報記者,患者是除夕晚上開始發燒,因情況越發嚴重轉到地壇醫院接受治療。
地壇醫院醫生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患者昏迷後肺部感染,攜帶“人工肺”呼吸已有20天,其肺部感染已在控制。昨天,中日友好醫院表示,患者入院後將進一步接受治療。(文/記者 張子淵 攝影/記者 林輝)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