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在高校,土博士比洋博士差幾個“硬核”
2019-02-25 07:50:12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春節過後,剛剛降溫的校園招聘市場再次升溫,不少年輕人迎來了“春招”戰役。在眾多招聘資訊中,“具有海外學習經歷者優先”這句話常常出現。而對于正在應聘的博士生來説,這句話將同等條件的年輕人劃分成“水火不容”的兩個群體:“本土博士”與“海歸博士”。

  一項“海外經歷”的要求,往往成為本土博士進入理想高校就職的“絆腳石”,即使進入高校工作後,沒有海外經歷的他們也時常承受著打折的待遇和周圍的偏見。然而隨著我國高校學術水準的不斷提高,“唯海歸論”已經開始淡化,人們漸漸發現“海歸”這一標簽不再是萬能鑰匙,在學術道路上,真本事才是試金石。

  “海外經歷”:本土博士的傷

  對于博士生來説,進入高校就職是十分普遍的一條職業道路。然而對于不少博士來説,“海外經歷”成為他們繞不開的話題,甚至是一個必選項。

  天津大學理學院2016級博士生王聰即將畢業,在母校讀了8年的她學術背景出類拔萃——發表的國際論文3篇被選入期刊封面,累計影響因子達76,獲校級以上榮譽15項。如今,她正在就業和出國深造中猶豫不決:“出國深造也是為了回來。如果沒有出國留學的經歷,一些人才計劃是沒辦法申請的。目前也有一些針對本土博士的政策和計劃,但是名額非常少。我們這些應屆本土博士,如果應聘和自己畢業院校檔次差不多的學校,常常職位會降低;如果都投同一個職位,海歸肯定會被優先錄用。”

  近年來,不少地方和高校在引進博士時不再明文規定必須是海歸博士,但“具有海外學習經歷者優先”這一要求仍然或明或暗地存在于各種招聘資訊中,成為本土博士跨不過去的坎兒。

  例如,2019年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招聘啟事中提到,助理教授/副教授/長聘副教授/教授崗位要求“有海外學習工作背景的優先”。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2019年1月發布誠聘海內外英才的公告中寫道,講師崗位要求“有海外著名高校留學或博士後經歷者優先”;吉林師范大學2018年招聘高層次人才計劃中,電腦學院軟件工程專業教師等理科類崗位要求“有海外學習或留學經歷者優先”。

  “海外經歷”的陰影還延續到本土博士的工作中。

  于澤遠博士畢業于中國農科院,如今在一家科研機構工作。她表示,本土博士和海歸博士待遇方面的差別依然存在。“理工科的海歸博士一般會申請一些人才計劃,國家對理工科的項目資助支援都非常大。有海歸頭銜,能得到像安家費之類的更好的待遇”。

  潘峰是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電氣專業畢業的本土博士,現在湖南一所省屬一本高校就職,已經工作了3年半。在他看來,不少高校在招聘時較少公開要求必須是海歸,但是在高校教師評職稱時仍有不少對海外經歷的要求。“所以我工作3年後就出國訪學了。我們學校聘副高必須有半年的海外經歷,正高一年,對我來説壓力還是挺大的。”潘峰説。

  本土博士與海歸博士:學術水準差異不大

  本土博士和海歸博士在學術研究上究竟有什麼樣的差距?有研究表明,雖然二者在職業生涯上有很大差別,但是就學術成就來看,二者並沒有顯著的差別。

  今年2月,北京師范大學葉曉梅、梁文艷發表在《教育與經濟》期刊上名為《海歸教師真的優于本土教師嗎?》的文章寫道:通過分析基于中國研究型大學46個教育學院(部)的教師樣本,海歸教師發表英文論文的可能性較大,但當兩類教師都發表英文論文時,海歸教師並沒有表現出優勢。文章指出,“在機構層面,海歸教師構成比率與機構整體科研生産力同樣不存在顯著影響。這表明高校人才任用中過分看重海歸經歷這一篩選信號並沒有得到經驗證據的支援。”

  2010年刊發在《中國高教研究》的名為《海歸博士與本土博士職業成就比較》的文章收集問卷31252份,通過調查畢業博士生的個人基本情況、家庭情況、現職工作情況、職業發展狀況等多項內容分析後得出,海歸博士首次獲得科研成果的年齡高于本土博士。海歸博士獲得專利、發表索引論文和獲得獎勵的次數與本土博士無顯著差別。

  對此,不少一線科研工作者認為,當兩類博士在一起工作時,感受不到明顯差別。

  潘峰表示:“拋開‘頭銜’,本土和海外博士沒有區別,在學校裏都是靠實力説話,最多就是在安家費上有差別。我們學校如果博士畢業的學校是QS全球高校排名前100的,可以多拿5萬元。在學科評估方面,不少高校的國際化部分基本都是滿分,因此不會刻意要求你博士期間一定要在海外。”

  如今,社會對于本土博士科研水準認可度正在不斷提升,體現在頂尖高校的招聘中。去年9月,本報刊登《誰能獲得中國頂尖大學教職》的文章指出,本土博士在北大、清華新任教師中所佔比最大,約為51.9%。其中,北大新任教師中約有178名擁有本土博士學歷(佔49.4%);清華新任教師中約有235名擁有本土博士學歷(佔52.2%)。

  然而,北大、清華新任教師中八成以上擁有一段或多段海外科研經歷,完全沒有海外經歷的教師僅佔總體的18.6%。由此可見,盡管本土博士在北大、清華新任教師中所佔比例超過一半,但是這些本土博士絕大多數具有境外博士後經歷。

  本土博士與海歸博士究竟有什麼差別?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許曉東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採訪時表示,本土博士和海歸博士的差異不是出身造成的。“如今本土博士也有超過海歸博士的成就,海歸博士如果把握不好也會被時代淘汰,關鍵是看這個人的視野和定力,看他有沒有創新意識”。

  許曉東表示,從視野方面來看,海歸博士可能接觸到一些國內接觸不到的東西,視野或許會更寬廣,海歸博士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方面可能得到了更好的訓練,國外的先進實驗設備也給海歸博士帶來了更多優勢,但是這些優勢不一定每個海歸博士都具備,我國很多優秀的科研團隊,包括院士的團隊或者已經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團隊,仍然是本土博士居多。

  偏見正在消除:科研成果才是“硬核”

  隨著我國高校科研水準的不斷提高,如今不少高校對于本土博士的“偏見”正在消除,對于不少高校來説,“海歸”或“本土”只是標簽。

  在于澤遠看來,不論是什麼標簽,在進入單位後看重的都是“能不能幹活兒”。“如今一些單位設置的‘海外優先’要求是正常的,因為他們也需要應對外界的評價,因為整個社會的價值導向是這樣的。但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個人能力”。

  然而,本土博士的認可之路還很長。近年來,不少知名院士、行業專家都在各種場合呼吁要求高度重視本土科技人才發展的問題。

  去年全國兩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量子衛星工程常務副總師王建宇曾指出,隨著我國教育與科研水準的提高,國內科研院所與國外高校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然而,這些優秀的本土博士在職業上升渠道上仍存在阻礙。

  “我有一個學生非常優秀,從做研究生開始就參與‘墨子號’的工作,當時想都沒想就留在了國內。整個項目的運作‘我不在可以,他不在不行’。可這樣一位團隊中的主力,向上進步的路程卻走得有些緩慢,至今仍是一名副研究員,能夠獲得的支援與獎勵也寥寥可數。”王建宇説。

  然而,若想真正摘掉博士身上“海歸”或“本土”的標簽,還需要將兩者的人才評價體係並在一條軌道上。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採訪時表示,本土博士和海歸博士的學術水準差異很大程度上已經消除。“以前,海外博士比較稀缺,人們會對他們高看一眼,他們的待遇也會更高。現在中國越來越國際化,本土和海歸博士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消除,可能少數學校還有這樣的差別待遇,我所在的學校已經不存在這種差異了。我認為,未來他們都會並在一個考核軌道上”。

  “現在我們招聘都是統一標準,説到底這些博士都是要拿著論文來説話的。我認為現在高校的心態越來越平和,這個界限越來越模糊。可以説是‘土裏面有海,海裏面有土’。”徐飛表示。

  “我建議,年輕人如果有機會出國還是要出國看看,這對自己的世界觀、看問題的深刻性、辯證思考等方面都有好處。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學術研究更需要碰撞和交流。但是如果條件不具備也不要著急,你不出去別人也會來中國的。”徐飛説。(應受訪者要求,于澤遠、潘峰均為化名)(記者 葉雨婷 實習生 耿孟泳貞 徐司羿)

+1
【糾錯】 責任編輯: 程瑤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開往春天的列車
開往春天的列車
張家界迎降雪 景區銀裝素裹
張家界迎降雪 景區銀裝素裹
杭州久雨初晴 梅花勝地迎客來
杭州久雨初晴 梅花勝地迎客來
安徽黃山現雲海霧凇景觀
安徽黃山現雲海霧凇景觀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0691124156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