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國家藥監局一紙禁令帶來市場震動:“藥粧”稱謂大面積消失
2019-01-30 07:16:40 來源: 北京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國家藥監局化粧品監管司一紙禁令帶來藥粧市場震動——

  “藥粧”應聲下架 “同名”企業尷尬

  屈臣氏用小字號弱化促銷單上的“藥粧”內容

  

鷗美藥粧的店名本身就帶有“藥粧”二字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粧品監管司發布《化粧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再次明確我國對于“藥粧”“醫學護膚品”“藥粧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即以化粧品名義注冊或備案的産品,宣稱“藥粧”“醫學護膚品”等“藥粧品”概念的,均屬于違法行為。此態度一出,引發藥粧市場不小的震動。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對線上線下藥粧市場進行探訪,也發現了一些監管背後的尷尬與困惑。

  調查·線上電商

  “藥粧”稱謂大面積消失

  1月26日,北青報記者分別登錄淘寶、手機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唯品會、網易考拉等電商平臺,查看藥粧銷售的情況。當記者在搜索欄鍵入“藥粧”二字後,淘寶、蘇寧易購、唯品會、網易考拉均給出了類似“非常抱歉,沒有相關的寶貝”的提示,對“藥粧”一詞進行了遮罩。

  雖然多數電商平臺對“藥粧”搜索進行了技術處理,但仍有部分平臺可以搜索到。記者登錄手機天貓,鍵入“藥粧”後搜索發現,除顯示注冊商標為“森田藥粧”的商品外,還有部分商品在標題上出現了“藥粧”字樣。例如天貓國際一家店鋪銷售的“日本松本清Curel珂潤藥粧敏感肌卸粧啫喱”商品,在其産品介紹中出現了“無添加藥粧”的內容。此外,還有店鋪銷售“星期四農莊茶樹精油祛痘凝膠消除痘印粉刺膏啫喱25g×2支澳洲藥粧”“美國藥粧CeraVe PM夜間保濕修護乳”等名稱中包含“藥粧”字樣的産品。

  記者還注意到,曾被宣傳為藥粧的國外品牌“理膚泉”,已經將官網的“理膚泉醫學護膚俱樂部”更名為“理膚泉泉粉俱樂部”,其官網中也找不到“藥粧”字樣。至于另一國外知名藥粧品牌“薇姿”,在其官網上也無“藥粧”字樣。至于號稱“專注敏感肌膚護理”的中國品牌“薇諾娜”,此前曾一度在百度搜索的介紹中宣稱“打造良心國貨藥粧護膚品品牌”,然而1月26日北青報記者發現這句宣傳語也已經進行了更改,“藥粧”被隱去。

  調查·線下實體店

  “藥粧”大招牌變小字體

  近日,北青報記者走訪北京多個商圈的護膚品店、超市、藥店發現,原本喜歡突出“藥粧”字樣的化粧品店,最近幾乎都對“藥粧”的宣傳進行了低調處理。

  1月27日傍晚,記者在位于東城區國瑞城的一家屈臣氏門店看到,進門左手處靠墻是一排進口護膚品陳列架,幾種常見的以“藥粧”著稱的産品均在貨架上,但産品周圍並沒有出現以往隨處可見的醒目“藥粧”招牌。記者僅在貨架上方的一張促銷單頁上,看到一行小字體寫著“八大藥粧同品牌”幾個字。促銷活動的落款日期顯示,這項關于“藥粧”的活動從2019年1月25日開始到2月14日結束。不過店員在介紹上述促銷單頁中的産品時,仍不斷強調“這些都是純天然無添加的藥粧産品,非常安全,適合敏感肌膚”。

  在位于朝陽區頤堤港的另一家屈臣氏門店,當顧客詢問是否有藥粧品牌時,導購員也進行了相關品牌介紹和功效推薦。北青報記者在該門店一處貨架上發現,一款德國護膚品品牌的臺歷上標注了“來自德國藥粧品牌”的宣傳字樣。此外,北青報記者在西單附近一家同仁堂藥店發現這裏也有化粧品櫃檯,乳木果膏、尿素霜等價簽上印著“非藥品”字樣,看似找不到“藥粧”的痕跡,但櫃檯上化粧品優惠活動的宣傳單中仍有“購買小藥化粧品”的字樣。

  大部分促銷員仍以“藥粧”推銷

  1月28日,北青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來到位于西單的一家金象大藥房,一進門便看到左手邊聚集著薇姿、理膚泉、芙麗芳絲、花印、同仁堂等多個化粧品品牌。雖然現場並沒有任何“藥粧”標識,但當記者問起這些化粧品是否為藥粧時,銷售人員給出了肯定的答復。銷售人員解釋稱,只有無添加、無刺激、全植物提取的物質才能叫藥粧,並強調藥粧的生産流程參照藥品,工序更加嚴格。聽了這樣一番講解,不少消費者都會覺得在藥店購買的藥粧更有保障。

  在位于雙井地區的一家北京養生堂藥店,北青報記者看到有四款“協和”品牌的面膜在貨架上銷售。店員主動告知這個係列的面膜屬于藥粧品牌,生産廠家為蘇州市協和藥業有限公司。此外,記者在一家超市裏也看到,片仔癀牙膏促銷員口頭宣稱其産品屬于藥粧産品。

  當然,也有一部分促銷員對“藥粧”的提法噤若寒蟬。記者想在西單商場一層的化粧品專櫃尋找部分藥粧品牌,導購人員聽到後明確表示,現在已經沒有藥粧這種説法了,並稱藥粧的提法並不規范。在漢光百貨一層北部的漢光藥店內,也擺放著不少大眾熟知的藥粧品牌化粧品。但當記者詢問這些是不是藥粧時,店內銷售人員明確表示“藥粧”都是炒作概念,這些都是化粧品。至于具體什麼是藥粧,他們也無法解釋。

  店名本身含“藥粧”二字尷尬了

  在上述監管背景下,最尷尬的莫過于本身名稱中就含有“藥粧”二字的商家。例如作為一家護膚品銷售門店,“鷗美藥粧”的名字中明確含有“藥粧”二字。根據其官網介紹,“鷗美藥粧”代理銷售的是在法國藥房出售的産品。北青報記者在大眾點評搜索發現,“鷗美藥粧”在北京的門店數量約有20家。

  1月27日,記者分別走訪了位于富力城和位于國瑞城的兩家鷗美藥粧店,發現店內多個顯著位置均標注“藥粧”字樣,店員也表示店內銷售的都是藥粧品牌。

  當記者問起“藥粧”的説法是否涉嫌違規時,店員表示不清楚。而這兩家門店所售産品包裝上的“粧”字顯示,這些産品都是按照化粧品注冊的。對此,店員表示:“這些都是純天然的非常安全的‘藥粧’。”

  隨後北青報記者致電鷗美藥粧上海總部,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並沒有聽説過國家藥監部門的相關説法,“我們是注冊過的,也有法務部,謝謝關心!”隨即挂斷電話。

  聲音

  國內缺乏針對藥粧的管理辦法

  在看到“化粧品宣稱‘藥粧’‘醫學護膚品’等概念屬于違法行為”的消息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副主任醫師趙作濤表示:“是應該好好整頓一下了,每天都有很多因為化粧品導致過敏的患者來到醫院。”那麼,這一“緊箍咒”是否會影響到醫院研發使用的皮膚科産品呢?趙作濤認為不會,“醫院研發的主要是藥品,與市面上以‘藥粧’為噱頭的化粧品不同”。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監管部門突然加緊“畫紅線”,把醫院放在了一個敏感的位置,“其實並不是‘藥粧’産品出現了違法問題,而是從藥監局的角度出發不太支援這種叫法。國內沒有專門針對藥粧品的管理辦法,市面上的所謂‘藥粧品’又越來越多,對監管者來説這的確是一個難題”。但是這樣一刀切的統統“斃掉”,是否也有些草率呢?

  記者觀察

  “藥粧”從熱搜到下架我們真正應關注什麼?

  採訪中業內人士表示,“藥粧”的概念並非“國産”,而是伴隨著進口産品進入國內市場才出現的。因此目前市面上對于“藥粧”並沒有明確的概念,更多是來自導購們的“民間解釋”。“藥店裏銷售”“藥物標準,非常安全”……這些心理暗示是不少消費者青睞“藥粧”的主要原因。

  “藥粧”這個概念在近年來也達到了“熱搜”的程度。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全球藥粧市場年銷售額只有幾億美元,而2004年已達27億美元。2015年全球藥粧市場規模為302億美元,到2020年全球藥粧市場規模將達到610億美元左右。

  一位資深日化專家告訴北青報記者,“藥粧”在日本是指介于藥品和化粧品之間的“醫藥部外品”,是合法的存在。記者查閱資料也發現,誠如專家所言,“藥粧”本身並非洪水猛獸,“drugstore”(藥粧店)是在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一種專賣店形式。

  不過我國藥品監管部門對“藥粧”並不認可。此前藥監部門已多次強調,不應在化粧品中宣傳治療功效。2010年,原國家食藥監辦公室發布《關于加強化粧品標識和宣稱日常監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將把標識和宣稱“藥粧”“醫學護膚品”等誇大宣傳、使用醫療術語的違規行為作為日常監督檢查的重點之一。2011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化粧品違規標識監督檢查的通知》中再次指出,重點檢查“是否存在小包裝或者説明書上標識和宣稱‘藥粧’‘醫學護膚品’等誇大宣傳的違法違規行為”。

  在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的今天,加強對“藥粧”的宣傳規范固然無可厚非,但對于那些本身名稱中有“藥粧”二字的企業和品牌,以及時下那些對“藥粧”二字諱莫如深的企業,我們是不是更應該追問其産品的真實品質如何,而不是過分糾結于稱謂是否“違法”呢?(記者 王薇 張小妹 李佳)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陳劍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昆侖隊16名科考隊員安全撤離南極冰蓋高原
昆侖隊16名科考隊員安全撤離南極冰蓋高原
日本東京:寒冬時節賞“繁花”
日本東京:寒冬時節賞“繁花”
大熊貓寶寶迎新春
大熊貓寶寶迎新春
國博舉辦新年迎春書畫展
國博舉辦新年迎春書畫展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00112406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