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心理專家解讀秒辭:不是簡單的“不喜歡”,更是挑戰“不可能”
2019-01-18 07:42:44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上班第一個小時看見同事打遊戲就想走人、畢業3年竟連換7個雇主、被領導一句話氣得轉身寫辭職信……當下處于職場最年輕陣營的95後群體,頻頻出現“秒辭”現象。相較于職場前輩,他們似乎態度更“剛”,行動更“敢”,效率更猛,一言不合就跳槽。

  那些秒辭的95後,究竟是不靠譜的逃兵,還是忠于自我的勇士?

  “關于95後秒辭,我覺得行動是以秒計算的,但辭職的念頭不是在一秒內産生的。”日前,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博士汪冰接受本報專訪,結合心理學研究和現實案例,分析95後秒辭行為的成因和特徵。

  汪冰指出,秒辭的心理臨界點,通常出現在沒有辦法説服自己再忍耐、得失的平衡被打破,感到“不值得”的狀態中。“歸根到底就是快樂和痛苦、得到和失去、獲得和付出的對比已經嚴重超過了我們心理容忍限度的時候,那我們可能就會辭職。”

  根據汪冰的觀察,以下幾類性格特質的人容易作出秒辭的決定。

  第一種是“衝動型”。該類型的人不太考慮後果,“念頭和行動之間的距離比較短”,易出現一個“情緒綁架”的行為。“情緒綁架的意思就是,你的理性已經被情緒的洪水淹沒了。容易被情緒綁架的人,感到憤怒、痛苦、不適的時候可能會選擇作出一些重大的抉擇,比如辭職”。

  第二種是“對舒適區固執”型。這類人“對職業抱有自己的期待,覺得這個世界應該是適應我的”,比如會固執覺得別家老板很好,自己的老板不夠好。這類人“歸因偏外在”,喜歡“甩鍋”,責怪他人,而免除自己的責任。

  第三種則是“理性型”。看起來似乎是秒辭,但實則已經經過長時間的計劃和思考。“這種人就像高壓鍋一樣在蒸煮,直到有一天,這個氣壓突破了臨界點,他可能會爆發。這樣的秒辭,其實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秒辭分消極和積極兩類。消極的秒辭者,到哪兒都不開心,永遠在挑剔雇主;積極的秒辭者,始終有規劃,知道自己能為雇主提供什麼。

  真正基于理性思考的95後秒辭,深究其原因,背後是這一代年輕人相較于父輩的觀念差異。汪冰指出,95後的父母那一代對待工作的觀念,往往是“從來沒有覺得工作應該是件快樂的事兒”。

  “但是現在孩子們認為,快樂是任何事情的標準,愛情應該快樂,工作應該快樂——這就意味著對痛苦的忍耐度在下降,有錢難買我樂意。當我們把快樂的主觀感受作為一個職業的標準時,對職業一定是比以前更挑剔了。”

  如今在很多95後眼裏,即使自己很擅長做某份工作,但若工作不能再為他們提供熱情和快樂,他們幹得再好,也無法産生持續的成功感。

  結合95後徐宇和王森的案例,汪冰覺得,這兩個年輕人雖然處境和跳槽經歷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辭職,不是出于簡單的“不喜歡”,他們的辭職是在挑戰不可能,挑戰別人認為“既定的職業框架”。

  案例中兩個95後,大部分秒辭的動機是因為和自己夢想的遠離。“這是我們衡量一份工作的方式:一個方式是外在標準,別人眼光中的我,別人給我的薪酬等;一個是內在的指標,如生命價值、意義、可能性”。

  任何一場辭職,逃離不是最終目的,你要去哪裏才是目的。

  “他們這種秒辭,是帶有一個強烈、長久的目標和規劃的。他們在經歷‘不喜歡’的工作時,是個‘照鏡子’的過程。”痛苦,或許在提示自己和這個工作不匹配。汪冰覺得,如果一個年輕人想要畫出自己的事業地圖,必然很長時間裏要承受迷茫。“沒有地圖,但我們有指南針。”汪冰以案例中95後為例,他們敏感運用了“感受係統”,知道自己對理想職業的追求、對自我實現的要求——這就是很好的指南針。

  除了擁有敏感的“感受係統”,年輕人還需要配備一個強大的“遮罩幹擾係統”。“你可能會看周圍人,覺得我和你同時畢業了3年,你怎麼都到了那個程度,我才到這兒?我要不要也去你的那個方向?”汪冰強調,所謂“做自己”,是一定要支付焦慮的代價的。“做自己”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許意味著更困難,未必會成功。

  95後這一代年輕人越來越重視自我“感受係統”,且強調要將興趣和職業結合在一起,秒辭就頗像是一場不斷對抗迷茫的旅程。“在初入職場的10年內,你需要不停地尋找。但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探險家,你不會懼怕迷茫,你應該擁抱迷茫,探索未知的新大陸”。

  汪冰覺得這于95後而言未必是壞事,所謂一下子就能看清楚的路,那一定不是你的,而是別人走過的路。你的人生道路應是獨一無二的。

  汪冰感覺到,職場環境已經在慢慢為這一代愛擁抱改變的年輕人而改變了。“當大多數人都抱著這樣心態,成為一個潮流,那社會會因為年輕人的要求而變革”。

  當年輕人都去選擇他們真正熱愛的崗位,煥發熱情和積極性,這對社會來講是把零件放在了適合的位置,方能發揮最大的效率,人盡其才。“缺乏流動性的社會,所有人都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社會效率是下降的,品質和幸福感也會下降。”

  年輕人的秒辭現象,給企業的管理者帶來更大挑戰。“不管是組織想留住人,還是人想留在組織,組織都要去研究如何能夠搞定他們的心,他們最在意什麼?”

  汪冰相信,往後的職場中,企業對秒辭的年輕人會予以越來越高的容納程度——但前提在于,那些秒辭的年輕人,能清晰明確曾經每一段路途的收獲,以及現今的職業訴求,讓企業看到的你,不只是一個情緒衝動的秒辭者。

  -------------------------------------------------------------

  “95後秒辭”專題刊發後引發網友熱議,大家辭職的原因五花八門,真是應了一句話:千萬別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辭職的。

  這個公司待膩了,不喜歡樓裏的味道。——@小萌站起來

  來公司胖了20斤,決定回家減肥。——@反正我是墜胖的

  擠不上二號線,不幹了。——@起名字太難了

  為了公司的利益,我想到對手公司去臥底。——@詹一星不是張藝興

  覺得自己掙得太多了,我不值這個價。——@未見青山

  也有一些人辭職是為了尋求生活狀態的改變:

  我媽喊我回去相親,我想了想,覺得結婚挺好的,所以辭職了。——@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要回老家繼承家業了,我家正好有個礦。——@新新新

  我要去追求夢想,去看我的星辰大海了。——@我家星辰

  我要像風一樣自由,再見。——@風一樣的女子

  當然,有的人也並非一味任性作出了莽撞決定,可以聽聽他們對職場的吐槽。

  公司總讓轉發他們的東西到朋友圈,我不想發,又不是我的。——@李狗嗨

  總是要加班,每周休一天,根本緩不過啊,據説要996,怕怕怕。——@露思寶貝

  天天都要寫日報,每周五還要寫周報,太煩人了!——@宋宋小松松

  主管帶著我們加了一個多月的班了,一分錢加班費都沒有。總是談企業文化,為什麼不能談錢呢。——@元氣少女

  很簡單,不想幫主管訂盒飯,拿快遞。我是來工作的,不是打雜的。——@五魁首六六六

  對于“秒辭”的深層原因,網友作出解讀:

  許多公司將辭職原因歸咎于95後不負責任、不能吃苦。其實,如果吃苦能夠帶來更好的報酬和更高的發展平臺,年輕人是願意吃苦的。但如果只是意味著接受公司剝削,那年輕人是不會願意的。——@反正要一起瘋啊

  面對就喜歡給人畫大餅的老板,不走幹嗎?我是去年的應屆畢業生,前任老板就打著學習的旗幟,經常讓我加班,念叨著等公司發展了,就給我升職加薪。可是,這是一個連春節福利都不願意發的老板。春節過後,我辭職了,做了不到兩個月。——@ Lucas

  這是現象是社會的進步,我們幹嗎要將就?雙向選擇,不要總是一副包工頭吃定搬磚大學生的樣子。今天下午我剛辭職,與自身職業發展不符合不喜歡就不做啊,沒必要委屈自己。——@豬豬俠zwz

  單身不辭,何時再辭?如果明確知道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與其在按部就班的職場裏做一只溫水青蛙,不如趕緊離開,找個與自身條件相匹配的中意單位。——@不想工作只想看電視劇

  也有網友表示“95後秒辭”的現象要從自身、學校、企業、社會等多方面來找原因。

  大學畢業生確有自己素質能力不足的地方,但一招聘就要對工作多麼熟練、多麼能幹也不現實。當然,一些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就業挑肥揀瘦,但這恰恰是需要學校、用人單位積極引導、包容和培養的,誰都有這最開始的一步。——@紅玫瑰小姐姐

  同時,不少網友認識到,95後的秒辭現象反映出了年輕人的抗壓能力較差,不利于良性職場環境的形成。

  不管是幾幾後,走上職場都存在著一個緩衝期,隨性灑脫不是逃避壓力的擋箭牌。——@不忽悠星人

  如果在職場中稍有不如意便隨意辭職,那是不是在婚姻中,遇到一點小問題就去離婚?雖然是個人自由選擇,但有時的確是年輕人的一時衝動佔了上風。——@要買放心肉

  最重要的原則性事項,應該在入職之前就考慮清楚,和公司協議好。年輕人就是容易悶頭做事不考慮以後,那些過得比你好的人都是因為想的比你遠。孩子,長點心吧。——@人生是一場苦行

  (李宇皓整理)

  (記者 沈傑群)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國門下的鐵路衛士
國門下的鐵路衛士
寒假時光覓“書香”
寒假時光覓“書香”
再現逝去的蒸汽時代
再現逝去的蒸汽時代
寒假前的安全教育
寒假前的安全教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400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