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優質糧油發展調控顯成效:“賣得好”倒逼“種得好”
2019-01-17 19:50:3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網合肥1月16日電(汪亞)悠悠萬事,吃飯為大。要實現糧食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加快推動糧食産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更要讓中國人的飯碗裝上中國好糧。從田間到餐桌,要想人民群眾“吃好糧”,就得企業“賣好糧”、農民“種好糧”。

  圖為老百姓正在排隊購買糧油店商品。新華網汪亞/攝

  安徽省合肥市蕪湖路上的一家糧油超市門前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隊,剛買完一袋饅頭的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每次來免不了要等很久,“我也是同事推薦過來的,現在買東西要好吃更要吃好,放心糧油示范點,品質信得過,周圍人都喜歡來這買,所以很多人排隊”。

  隨著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吃得好”、“吃得健康”成為越來越多老百姓的剛需。然而優質綠色糧油産品供給不足,糧食供給結構性矛盾日益顯現仍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優化種植結構,實現優質優價,滿足居民營養健康多元化需求,是我國糧食生産的重要任務目標。

  優質糧源是糧食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基礎,百姓要想“吃好糧”,首先要農民“種好糧”。價格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引導農民發展糧食生産的“指揮棒”,要讓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多種糧、種好糧,就得讓好糧食賣得順暢,賣上好價錢,才能讓種好糧的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和積極性。實施“優糧優購”,首先要“優糧優價”,市場化收購要更多“唱主角”。

  圖為安徽省鳳陽縣鳳臨糧貿有限公司卸糧現場。新華網汪亞/攝

  位于安徽省巢湖市的安徽光明槐祥工貿集團公司,選擇了幾十戶種糧大戶深度合作:企業推出新品種,並指導農戶生産,負責回收和加工糧食。通過訂單式合作,農戶和企業取得雙贏。

  巢湖市柘皋鎮農民俞志強就是與光明槐祥合作的種糧大戶之一,賣了十年農藥的他,自2014年起開始土地流轉從事種田。“當時農藥生意已經不好做了,那年市場上糧食賣得挺好,我就想著種田賣糧,自己也是個外行,不懂要種什麼,都是瞎種。”因為缺乏專業知識加上管理模式粗放,俞志強轉行種田之初並沒有嘗到甜頭,一年下來,承包的700畝土地每畝凈利潤才100元。

  轉折從2016年開始,這一年,他與光明槐祥簽訂協議,代種指定品種,從播種到收儲都有專人指導。這些優質水稻都能按高于市場價10-40元/百公斤的價格被收購。“就拿2018年來説,我每畝收入1600元,凈利潤比原來每畝多了300多元,九十多萬斤的稻谷就給我帶來近10萬元的可觀收入。”説起種優質糧食的好處,俞志強頗為高興。

  同村的呂少平也在2018年也將自己流轉的800畝土地種上了光明槐祥的“指定作物”——南粳9108,“現在和公司簽訂合同,不僅可以得到技術指導,還能有高于市場價1毛錢的收益,當然肯跟著幹了!”

  安徽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許維彬介紹,2018年秋糧收購,很多地方雖然啟動了最低收購預案,但是一些優質品種全部通過市場化收購,價格每百斤高出最低收購價四到六塊錢。由于市場化收購比重的加大,全省今年小麥和稻谷兩項帶動農民增收26億元左右。

+1
【糾錯】 責任編輯: 翟子赫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廣州:鐵警誓師保春運平安
廣州:鐵警誓師保春運平安
韓國漁船起火釀死傷 一名中國公民失蹤
韓國漁船起火釀死傷 一名中國公民失蹤
馬馬尼“冰雪遠徵”記
馬馬尼“冰雪遠徵”記
冰封壺口
冰封壺口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412100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