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生: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2018年工作的三個重要著力點

2018-03-06 15:22:59 來源: 新華網

    

5日,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對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解讀。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楊靜)5日,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對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解讀。張燕生表示,李克強總理在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2018年工作的三個重要著力點。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主持人:請問您對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對未來的展望有怎樣的感受?

    張燕生:面向2018年,李克強總理講到了一係列的指標。有幾個指標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個指標是GDP的增長。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在這個時間點上,經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是發展階段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所謂高品質發展的“品質”,也就是無論是從供給端來看,還是從需求端來看;從宏觀來看,還是從微觀來看,它都是一個生産力與生産關係、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實現從“量”到“質”的根本性轉變的過程。

    同時,所謂高品質發展的“發展”,則是一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發展,是一個逐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經濟的全面繁榮的過程。

    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決勝小康的目標,GDP的年均增長達到6.3%就可以了。我們可以看到今年所確定的預期目標是在6.5%左右,比2017年的6.9%減少了0.4個百分點,也就是經濟沒有必要保持那麼緊的運作,它要為實現轉向高品質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留下更大的空間。同時,它比6.3%又高0.2個百分點,也就是我國現在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因此發展仍是硬道理,這個原則沒有變。所以這個6.5%和過去的6.5%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它既要為實現高品質發展這個階段轉換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留下足夠的空間,同時又要符合十九大報告提出來的兩個“沒有變”,即我國仍處于並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的具體國情。

    第二個重要指標是失業率,人們經常會討論,當淡化GDP指標的時候,是不是要強化一些高品質發展的指標?這個時候,有人提出強化就業指標的導向作用。

    今年國家首次把城鎮調查失業率作為2018年的預期指標。城鎮調查失業率包括了農業轉移人口,也就是包括城鎮常住人口的失業狀況。它也反映出高品質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尤其是農村轉移人口進城的就業需要。國家確定今年將有1300萬農村轉移人口實現市民化。在度量失業指標的時候比過去更加科學合理。

    第三個重要指標,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談到今年的財政赤字率。去年總理報告的財政赤字率擬按2.6%安排。去年總理報告的財政赤字率是定在3%,今年確定的是2.6%,也就是2.38萬億元,中央1.55萬億元,地方8300億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解釋説,調低赤字率,主要是我國經濟穩中向好、財政增收有基礎,也為宏觀調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間。一方面,財政要在轉向高品質發展給力,如有限的財政資源更多向創新驅動等領域傾斜,把寶貴的資金更多用于為發展增添後勁;另一方面,更多向“三農”、民生等領域傾斜,為民生雪中送炭。

    除了這三個重要指標以外,今天上午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2018年的工作有三個重要著力點。

    第一是如何使經濟向高品質發展轉換,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這是2018年要下大力氣開展的重要工作。它包括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指標體係、政策體係、標準體係、統計體係、績效體係、政績考核,制度環境。

    第二是總理始終強調要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如何在全球經濟大格局中確定新的歷史方位?如何切實解決好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矛盾?如何在新形勢下贏得更大的改革紅利和開放的紅利? 2018年是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新起點。

    第三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確保風險隱患得到有效控制,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確保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

    李克強總理今天上午提到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時説“還有很多坡要爬、坎要過”,我們要有能力、有條件過這個坡、爬這個坎,贏得未來的勝利。

[責任編輯: 常怡然 ]
0100200215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49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