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醫者的愛與執著——淩鋒委員11年用心履職路

2018-03-04 11:26:36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題:一個醫者的愛與執著——淩鋒委員11年用心履職路

  新華社記者余曉潔、田曉航

  進入全國兩會時間,淩鋒利用午休逐字逐句完善準備提交的兩個提案:發展中國志願醫生隊伍和建立智慧化分級診療制度。

  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今年是淩鋒履職的第11個年頭。此外,她的兩個主要工作身份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和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榮譽會長。

  “全國兩會舉世矚目。我父親是抗戰老兵,98歲了還關注大會進程和我的提案建議。”淩鋒説。出生軍人家庭的她,人如其名,敢想敢説敢作敢當。

  2002年,因成功救治在倫敦出車禍的鳳凰衛視主播劉海若,淩鋒開始為公眾所熟知。

  “當時並沒想過治不好自己會名譽掃地。就因為這是一條命,要去救命。對能不能治好她,完全沒把握,要看了再説。醫學面對生命,必須嚴謹。”淩鋒説,“醫患之間是性命相托,醫生不可能每個生命都托得住,但不管托不托得住,都得用心。”

  行醫幾十年,用心這兩個字已融入她的血液。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淩鋒也同樣用心。

  2008年,淩鋒首個提案是設立孤兒救助基金。後來,類似基金會的設立讓她備受鼓舞。“民眾有呼聲,政府有回應。這樣的履職,有勁!”淩鋒説。

  對于應當要做的事,淩鋒會像釘子一樣“釘”到底。她連續多年呼喚停止暴力傷醫。2014年,她牽頭防止暴力傷醫的提案,得到89位醫衛界別委員聯名響應。

  “我接過一個網民電話。對方説,醫患矛盾中,醫生是強勢方患者是弱勢方,你為什麼保護強勢而不保護弱勢?我説,我是維護醫院正常工作秩序,這是最大程度保護患者。沒有秩序,患者怎麼看病?醫生心都被傷了,誰來給你看病?他聽明白了,説謝謝。”淩鋒説。

  在她看來,醫患之間資訊高度不對稱,許多方面需要深入溝通。不良醫患關係分為普通矛盾、醫患糾紛和“醫鬧”,其中醫鬧是必須嚴厲打擊的違法行為。“2015年‘醫鬧入刑’,讓公安警察有法可依,依法有據。”淩鋒説,不是説一“入刑”醫鬧就沒了,更重要的還是執行。

  “醫生和媒體都要加強科普,讓老百姓認識到醫學是不確定性的科學。直到今天,醫生對人體還知之甚少,不可能對每個病人手到病除。”淩鋒説。

  淩鋒非常看重對醫生的人文教育。“沒有人文精神的醫生是很悲催的。”她説。最近五年,淩鋒一直在做醫生的規范化培訓,把人文教育列入規培課程中。她認為大多數醫生是因為有悲天憫人的情懷而入行的。醫學的本真就是用心和技術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今年兩會她關注志願醫生和智慧化分級診療。

  2016年,時任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的淩鋒倡議成立中國志願醫生團隊,得到500多名各科專家響應。2017年,中國醫師協會和中國志願者聯合會正式成立志願醫師工作委員會。他們的目標是:2020年以前走遍所有的國家級貧困縣!

  “志願醫生行動有全國性多學科集中義診或單省市專科性幫扶,可組織醫療隊亦可個體志願前往,都是去完成五項任務:調研、解決(在當地義診、手術、查房、講課等)、帶回、培訓、建朋友圈,還可通過建工作站培養當地醫護人員,留下一個不走的醫療隊。”淩鋒説。

  她有一張寫滿國家級貧困縣名稱的表格,志願醫生到過之處蓋上了“小腳丫”的圖章。在醫生職業和政協平臺上,淩鋒大夫對患者的大愛與用心,還在繼續。

[責任編輯: 張樵蘇 ]
01002002153000000000000001110570112248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