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隨時可能挨一錘?問責濫用成不少基層幹部的心病
2018-12-25 12:26:30 來源: 半月談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 告別2018——半月談再探基層治理十大痛點之二:問責濫用

  “問責已屬于家常便飯,讓對工作付出大量心血的幹部氣餒甚至寒心。”一名石漠化山區縣鄉黨委書記告訴半月談記者,當地出臺規定:凡是出現一個貧困家庭孩子輟學,無論什麼原因,整村不能脫貧摘帽,扶貧幹部要被問責。

  工作中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是應該的,但不少地方出現的問責濫用現象,成為基層幹部的心病。基層幹部普遍反映,現在的問責狀態是“下面一顆釘,上面千把錘。隨時可能挨一錘,就是不知誰先錘”。

  針對問責濫用泛化,《半月談》刊發了《濫用問責“五座大山”傷了基層幹部》《湊數式問責,讓基層幹部“躺槍”》《遇事先鬧,一鬧就見效?“恐鬧症”戳中基層治理軟肋》《屬地管理之惑:要管沒權,不管“背鍋”》等文章,引發輿論持續關注。中辦《通知》明確提出,不能簡單以問責代替整改,也不能簡單搞終身問責。

  各地也在採取積極行動整治濫用問責的不良傾向,鼓勵廣大幹部敢于擔當作為。湖北探索建立問責分析研判機制,對幹部的失誤錯誤深入客觀地分析認定;浙江創新幹部管理機制,為改革者護航,為擔當者擔當;湖南專門出臺相關文件,制定細致措施,及時為受誣告被問責幹部正名。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各地已初步發力制止問責濫用,但花樣繁多的問責“招數”,仍如懸在基層幹部頭頂之劍,讓他們如履薄冰。

  屬地問責,基層幹部抱怨最多。“屬地管理是個筐,什麼都往裏面裝。”西部某地一名街道工作人員説,上級對當地鄉鎮街道的年終考核中,有重要指標31項,幾乎都與屬地責任有關。

  “基層對很多工作既沒有審批權、執法權,又無能力去落實,一旦出了問題卻要屬地負責。”“事前無法參與,事後卻要負責任,于法于情都不妥。” 這種以“屬地管理”的名義將許多上級職能部門的工作壓給基層的做法,讓鄉鎮街道頗為不滿。

  東部某鎮常年分管農村工作的人大主席劉多(化名)對近期遭受的職能式問責感到委屈:“不論曲直是非,不去了解工作實際問題和考慮具體情況,機械地揮舞問責板子,有點不分青紅皂白,希望中央能夠出臺專門措施加以整治。”

  基層幹部認為,不能為應付上級或平息輿論,選擇“事情出了,總得有人擔責”的方式問責,一出事就“多處分幾個幹部”;不能簡單以問責數量衡量整治效果,“泛化問責”;不能不管整改問題、促進工作,純粹“找茬”。

  問責的震懾力來自公信力,而公信力建立在事實、依據、程式等都經得起推敲的基礎之上。基層幹部期盼,執紀問責要做到公道正派,杜絕憑領導喜好隨意問責。要嚴格依照問責條例和其他有關黨內法規的要求,深入調查、仔細核實,正確區分問題性質,嚴格決策和審批程式。

  同時他們呼吁,不能過度依賴問責來推動工作,應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建設,真正讓容錯糾錯機制落地,為基層幹部創業幹事“撐腰鼓勁”。(記者:梁建強 韓振 趙陽 白田田 范世輝 邵琨 鄭生竹 吳鍾昊 夏軍)

  告別2018——半月談再探基層治理十大痛點之一:督查檢查頻繁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頤和園十七孔橋現“金光穿洞”美景
頤和園十七孔橋現“金光穿洞”美景
牡丹江“雪堡”開園迎客
牡丹江“雪堡”開園迎客
第二十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迎客
第二十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迎客
趕制宮燈迎新年
趕制宮燈迎新年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390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