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醫學專家:中國乳腺癌治愈率比西方低,可能是基因在搞怪
2018-12-04 21:56:03 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教授(右三)、馬飛教授(右四)攜治療團隊在病房查問病人康復情況。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全曉書)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中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一款經典藥物在東西方人群中的療效不同,是造成中國乳腺癌治愈率低于西方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基因差異則是藏匿已久的“罪魁禍首”。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教授指出,東亞人群在一種肝臟酶上的基因突變,可能大大降低了乳腺癌治療藥物的轉化效果。

  徐兵河從事乳腺癌治療研究超過30年。他介紹,在中國乳腺癌患者中,75%左右的患者腫瘤上存在雌激素受體表達,這些受體受到雌激素刺激後,會促進腫瘤生長,導致其轉移、復發,所以這些患者在手術後應使用內分泌治療藥物。

  “在全球范圍內,他莫昔芬是一款針對這類腫瘤的經典藥物,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被用于臨床治療,至今已有近半個世紀的歷史。”徐兵河説。

  他莫昔芬在東西方人群中的療效不同,是造成中國乳腺癌治愈率低于西方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介紹,他莫昔芬是一種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阻斷人體雌激素和腫瘤雌激素受體結合。“秘訣在于,他莫昔芬長得和雌激素很相似,腫瘤上的雌激素受體被假像迷惑,會和藥物結合,而將真正的雌激素拒之門外。”

  “理論上來講,他莫昔芬就像一把假鑰匙,用它堵住腫瘤上的‘鎖孔’,真鑰匙就插不進去,腫瘤大門也就打不開了。”徐兵河説。

  在實踐中,乳腺癌患者需要在術後服用他莫昔芬5到10年。數據顯示,正是由于他莫昔芬的臨床應用,乳腺癌復發率減少了一半,死亡率減少了三分之一。同時,他莫昔芬又很經濟實惠,每天費用不到一元錢。這兩大優勢使其成為乳腺癌輔助內分泌治療國內及國際各大指南中的標準藥物。

  “可是,我們在用藥過程中總感覺中國患者的效果不如西方患者。”徐兵河説,中國乳腺癌患者的整體生存率雖然比過去提高了很多,但和美國相比,仍然要低7至10個百分點。

徐兵河教授

  其中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是,他莫昔芬並非一經服用就能産生療效,必須經過肝臟CYP2D6酶的轉化才能變成一把以假亂真的“鑰匙”。CYP2D6基因在人群中有100多種突變,東亞人群主要發生在*10位點。

  “是不是因為這種酶的突變,導致了藥效變差?”這個困惑在日復一日的治療中越來越清晰地浮現出來,促使徐兵河團隊對近千例接受過治療的患者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通過對患者腫瘤樣本進行基因檢測,他們發現這些患者CYP2D6基因突變的情況與普通人基本一致,約有20%在*10位點發生純合變異,即兩條染色體都發生突變,這部分患者接受他莫昔芬治療療效比其他患者要差,復發率更高。

馬飛教授

  “這説明,這種基因突變比較明顯地影響了CYP2D6酶對藥物的轉化效果,他莫昔芬不經轉化,其活性只能達到預期的百分之一。換句話説,這些人吃100片藥,才能達到1片藥的療效。”團隊核心研究者、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馬飛教授説。

  團隊進一步研究發現,作為他莫昔芬的替代藥物,托瑞米芬和芳香化酶抑制劑的療效不受CYP2D6基因突變的影響。

  “因為替代藥物更貴,所以長期存在一種誤解,認為使用替代藥物的患者經濟條件比較好,所以他們享受到的整體醫療條件會更好,從而導致癌症復發率較低。現在看來,可能都是基因在搞怪。”馬飛説。

  他指出,這項研究對于中國人,以及整個亞洲人群都非常重要。“CYP2D6在*10位點發生純合變異的基因型,在亞洲人中達到五分之一,而在西方人中則十分罕見。我們不能指望歐美國家去做這個研究,他們不存在這種困惑。中國遇到的難題,只能中國人自己來解決。”

徐兵河教授(前中)、馬飛教授(前右)參加學術討論。

  徐兵河團隊的這項係列研究,先後兩次發表于國際抗癌聯盟官方期刊《國際癌症雜志》上,最近一篇被選為雜志封面文章。

  接下來,徐兵河及馬飛團隊還將針對上述特定基因人群研究多種替代療法的可行性,以期通過更嚴謹的臨床研究對治療指南進行科學的修改和補充,進一步提高中國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

  (文中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2019年“國考”開考
2019年“國考”開考
天空之眼瞰百色
天空之眼瞰百色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杭州:滿城楓情
杭州:滿城楓情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3807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