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北鬥重器背後的青年
2018-12-03 08:22:08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航太科技集團北鬥導航衛星總裝操作團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供圖

航太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裝事業部員工正在測試。牛科偉/攝

  在剛剛過去的11月,當我國第42、43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升空,即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基本係統星座部署完成之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個1994年出生的胖小夥兒田鑫瑤,就在幾公里外的鍋爐房裏,用眼睛緊盯著它。

  聽到成功的消息,田鑫瑤松了一口氣,咧開嘴大笑起來,黝黑的臉龐,讓一口白牙更加明顯。

  作為整個北鬥導航衛星係統中的一分子,田鑫瑤只是其中發射場係統的鍋爐操作工,説好聽點,是專業技術人員,説白了就是燒鍋爐的。但就是這個崗位,為火箭、衛星測試廠房的空調提供蒸汽,確保濕度、溫度達到檢測標準,同樣關乎“萬人一桿槍”北鬥事業的最終結果。

  截至目前,北鬥係統建設已經走過18年,成功將包括4顆試驗衛星在內的43顆北鬥衛星送入太空,發射成功率達到100%。這背後,除了人們熟悉的科學家、設計師、指揮員等“大人物”,還有像田鑫瑤這樣的一線青年操作工,這些還略顯稚嫩的面孔,他們的命運和國家大工程離得如此之近。

  發射前最後撤離的人

  之所以稱這些年輕人是一線操作工,就是因為每次重大工程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往往衝在最前面,和最繁瑣、最危險的事務打交道。

  航太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211廠品質主管鄭覺醒記得,今年春節前夕,長徵三號乙遙四十七火箭承擔著北鬥三號第三次全球組網的發射任務,屬于重點工程發射任務。但今年1月的一天,問題來了。

  後方發現,火箭三級發動機上測試金屬軟管的同批次産品存在隱患,“麻煩了!”如果把總裝好的火箭比作一個人的話,那麼發動機無疑就是火箭的心臟,發動機上的導管就相當于人體上與心臟相連的血管。要想給總裝好的火箭更換發動機導管,其難度不亞于給心臟做一次手術。

  1月27日,鄭覺醒清晰地記得這個日子。那一天,火箭心臟“手術”開始了。首先由總裝事業部拆除連接火箭三級和二級的爆炸螺栓。

  工人師傅們調著力矩扳手上的力矩,小心翼翼地嘗試著,臉上很快滲出一層細細的汗珠。經過幾次調試,第一個爆炸螺栓被順利拆除,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就這樣,12個爆炸螺栓被依次拆除。接著是拆除與發動機相連的導管。

  總裝事業部八組組長吳勇回憶,那個時刻對于每一個搶險隊員都很危險——可能存在因擰緊力度過大,導致螺紋咬合過緊,最壞的情況就是引爆分離,這對箭體必然會産生不利影響。但對當時的他們來説,再危險也要做。

  無獨有偶,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裝事業部三組員工呂恒聚至今記得,幾年前的一次發射,衛星上有部分産品需要在整流罩“合罩”之後安裝,還需要火箭試驗隊隊員在限定時間內將艙門關閉,確保火箭按時發射。

  關艙門,這個動作雖然簡單,但要在特定時間內完成,就有很大挑戰。這個工作最終交給呂恒聚完成。

  醫護人員為呂恒聚戴上監測儀,對他説,如果監測儀報警,一定要停止工作,趕緊回來,否則將對身體健康産生不可預估的影響。

  距離窗口時間還有40分鐘,呂恒聚走到火箭旁。當時,發射現場異常安靜,每個人都屏住呼吸,眼睛緊盯著呂恒聚工作。就在呂恒聚擰到第4個螺釘時,嘀……嘀……嘀……監測儀的報警聲劃破寧靜響了起來。

  當呂恒聚回到安全區,總裝事業部領導“責備”他為什麼不聽醫生的話時,他卻憨憨一笑:“和國家的火箭發射相比,個人的事總是小事,最後撤離這班崗必須站好。”

  如果人人對崗位挑三揀四,火箭能成功上天嗎

  一線操作工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挑活兒。

  按照田鑫瑤的説法,任務期間,他們每天要燒將近6噸煤,這些煤全是他們手工一鏟一鏟地裝到小推車裏,接著一車一車地運到鍋爐房。至于蒸汽,則是從頭一年10月,持續到次年5月,經常是24小時不間斷提供,3小時一班,輪班巡查。

  他所在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也曾考慮採用鍋爐燒天然氣、汽油,來代替燒煤,不過,發射場地處偏遠山溝,加之鋪設管道成本、燃燒危險性等因素,最終還是沿用傳統的人工燒煤辦法。

  “鏟一回煤,燒一次鍋爐,鼻子眼睛耳朵裏就全都是灰。”何家琛剛到崗位1年,指著已成黝黑的口罩笑呵呵地説,“這是今早才換的新口罩。”

  在這裏,也來過很多“過客”,有的是其他崗位過來幫忙,鏟幾下,許多幫了一次就再也不來了;還有的在這兒幹了1年,也堅持不下去,走了。

  “不要看不起燒鍋爐的,有的人不就是覺得這個崗位又臟又累,沒有技術含量麼?”朱高平説。

  目前,鍋爐組一共5個人,其中最好學的是朱高平,他掰著布滿厚繭的手指説,鏟煤只是基礎工作,接下來的活兒就得動腦子了,要思考填煤的時機,要觀察煤層充分燃燒的厚度和區域,根據火候調整煤層,摸索鼓風引風的節奏,還要聽氣的動靜來調整送氣閥門大小,等等。

  事實上,燒鍋爐除了是個體力活兒、技術活兒,還有幾分危險。

  去年冬季,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發射任務時,就發生過出渣機鏈條卡死的故障。

  幾個年輕小夥子見狀一起出動,借抽水泵把黑色的渣水往外抽。等水差不多抽到只有齊腰深時,幹了5個年頭的操作手鄧彪二話沒説,脫掉衣服褲子就跳進渣坑池裏,用碗來舀煤渣,清理渣坑。

  還有一次是水壓過大。主操作手王磊快速定位出故障原因:是進水管被堵,隨後緊急關機。操作工們打開鍋爐頂蓋,想方設法對鍋爐頂部進行降溫。

  溫度降下來後,經驗老到的王磊鑽了進去。頂部隔層只有40釐米高,王磊只能平躺著操作電鑽,並用角磨機打磨,摩擦飛濺的火星子噴在他的臉上,兩個腮幫子和額頭有多處被灼傷,如今還留著小黑疤點。

  “燒鍋爐也就苦點累點,沒啥後悔的。如果人人對崗位都挑三揀四,火箭能成功上天嗎?”王磊説。

  高技能絕活背後是成百上千次的訓練

  不到兩平方米的行吊操作間,懸在半空。36歲的劉超靈敏地鑽了進去,扭動電機鑰匙、按下電源按鈕、啟動電機……所有動作一氣呵成,笨重的行吊掛鉤在他的操作下,指哪兒到哪兒、説停就停。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提起這位“金牌”吊裝手,不少人都豎起了大拇指。

  所謂吊裝,就是從測試廠房將火箭水準運送到發射場,再進行翻轉、起豎,將火箭吊裝對接在發射臺,最後將衛星與火箭再進行對接的過程。

  劉超日常打交道的就是這個龐然大物:火箭測試廠房轉載間的行吊設備,28.5米寬、掛鉤離地9.2米,大小螺絲釘有1000余顆,接電線端子也有近萬個……任務前,這些小物件都要檢查一遍,看有沒有松動、滑絲或者斷裂等情況,這都關係到行吊操作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用劉超的話説,這些行吊設備就好像他身體的一部分,只有掌握清楚、保養得好,才能實現“人機合一”,以最好的狀態完成每一次吊裝任務。

  在行吊運作軌道下方的白色墻沿上,間隔一段距離就會出現巴掌大的深藍色標記。這些都是劉超自己標記的。

  他根據平時吊裝火箭的經驗,在行吊端梁下側離邊緣30釐米處,自己焊接了一根刻度尺。當刻度尺運作到藍色標記時,就是一處定位。這樣的標記一共有3處,分別對應火箭卸車吊裝時的3個中心點,也就是下方的鐵輪支架車的中心點。

  有了這個“小發明”,不管是地面指揮員,還是吊車操作手,都能夠得到吊車減速的標示提醒,提前預判停車位置。

  “穩定”“精準”……這一切的背後,靠的都是成百上千次的訓練。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林國建就是憑借成百上千次的“熟能生巧”,練就一身的“吊筷入瓶”絕活,成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唯一一名直接從操作手提拔為指揮員的人。

  對吊裝手來説,傳統的訓練手法包括使用吊車吊物定點到位、走S型(中間有障礙物)和吊筷子。這其中,吊筷子是最難的,“因為太輕了,晃動又大”。

  最開始訓練時,大家基本都用啤酒瓶,在地上畫一個圈,把啤酒瓶放到指定的位置。後來,圈慢慢變小,從一開始的直徑30釐米到20釐米,再到10釐米,現在最小范圍可達到直徑5釐米。

  後來訓練逐漸增加難度,直接把一根筷子係在纜繩吊鉤上,從放入圈內到放入瓶內。這項訓練難度非常大,此前很少有人成功。林國建則成了這項絕活兒的擁有者——從13米高空“吊筷一次入瓶”。

  這背後,他幾乎利用所有空余時間苦練這項硬功夫,一次不行就100次,一天不行就100天。

  與火箭絢麗尾跡做伴,青春便沒有虛度

  每次傳來北鬥任務成功的消息,航太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環部衛星總裝團隊總是無比激動。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是北鬥係統的“總體裝配師”。

  穿著防靜電服,戴著工作帽,在十萬級凈化的總裝測試大廳裏,這支隊伍就在這裏為北鬥衛星進行總體裝配:插插頭、焊接、鋪電纜,這樣的操作,他們反覆幹,而常常,一個姿勢一幹就是1個多小時。

  今年6月下旬,導航總裝班組12人3天緊急攻關,完成了兩顆北鬥導航衛星的熱試驗前的準備:艙內電纜捆綁、熱電偶定位及制作、組焊插頭近1000個焊點、合艙板、安裝多層……這樣的工作量,正常應該至少要7天到10天才能完成。

  北鬥導航總裝班組副組長謝喜龍今年剛滿30歲,他説,這都是大家擰成一股勁兒搶出來的時間, 而這樣的節奏對年輕操作工而言已成為一種習慣。

  北鬥導航總裝班組的80後組長陳大猛,穿梭于北京和發射場,面對多個型號任務交叉出廠、在研型號任務異常繁忙、大型試驗任務節點緊張等困難,帶領團隊有效應對。

  剛剛30歲出頭的電裝工夏丹看到體檢結果的瞬間,有點蒙了。經過檢查確認,需要手術。“怎麼會這樣?”

  淚水在眼眶裏打轉,最讓她放心不下的,是還有那麼多任務要趕,還有那麼多顆北鬥導航衛星等著飛天。她一直在崗位上堅守,直到手術頭一天。

  在北鬥重器建設的背後,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周源、郭凱、廖宏博等年輕的導航團隊總裝人員,克服困難、堅守崗位,只為交出“成功”的答卷。

  今年7月29日,隨著一聲巨響,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第33、34顆衛星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的托舉下壯麗升空。

  沒有人注意到,熙熙攘攘的人群裏有個平靜的小夥子,深邃的眼神裏滿是篤定。他叫李付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保障部裝備維修處工程師。10年前的這個時候,正是他大學畢業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作的日子。

  10年過去,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換了新顏。這其中就有李付生的貢獻——對發射場常規加注輸送係統、升降溫係統,低溫加注管線係統等主要裝備更新和改造,消除部分設備陳舊老化的隱患。

  設備有更新換代,年輕人來了,也給北鬥係統帶來了新鮮血液。

  “我的10年,有近三分之二時間是在溝裏的發射場度過的。與青山塔架做伴,有幸參與和見證發射場的10年發展,我的青春便沒有時光虛度。”李付生説。

  望著火箭那道劃破長空、直刺蒼穹的絢麗尾跡,他説自己對未來的10年更加憧憬。(記者 邱晨輝)

+1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2019年“國考”開考
2019年“國考”開考
天空之眼瞰百色
天空之眼瞰百色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杭州:滿城楓情
杭州:滿城楓情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379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