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飛鶴自主創新推動乳業升級
2018-11-30 07:28:37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的一家牧場,每日都在上演“對牛彈琴”的一幕:悠揚的鋼琴曲,飄蕩在面積近萬平方米的全封閉真空擠奶廳,上百頭奶牛“享受”著恒溫恒濕、寬敞明亮的“工作室”,飲用著蘇打水,耳朵上挂著自己的“專屬身份證”。

  這家牧場屬于飛鶴乳業公司。自1962年成立以來,飛鶴一直在做一件事:努力研發出一罐“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特點和需求的好奶粉。

  “每次擠奶,頭三把奶不要,一來避免感染,二來檢查奶水品質,每天因此棄掉的牛奶有30多公斤。”飛鶴甘南牧場的擠奶工趙艷春對記者説,這樣的“浪費”,是她5年前來到企業之後始終嚴格遵從的規則。

  驅車不到半小時,記者從牧場來到工廠。透過玻璃可以看到,工人們身著白色連體服正在有序工作。“這是為了防止毛髮脫落影響奶粉品質,在牛奶成粉之前,整個過程都是封閉的。”工廠包裝車間主管陳浩説。

  每天早晨7點,第一批奶牛從牛舍走向擠奶廳,經過驗奶、藥浴、擦幹、擠奶、藥浴等步驟後,熱乎乎的新鮮牛奶直接被採集進銀色的真空管道,在10分鐘內被降至4攝氏度存進貯奶罐,緊接著,經嚴格消毒的全封閉低溫安全運輸車駛向奶粉加工車間,全程不超過2小時。

  在國企改革的浪潮中,1998年,飛鶴人開始二次創業。那時飛鶴乳業公司董事長冷友斌就明確提出:“得奶源者得天下,必須將奶産品的安全閥控制在自己的手裏。”世界上奶牛飼養和乳品加工的企業和飼養地,大都分布在北緯47度。在這條黃金奶源帶上,飛鶴乳業打造了一條完整的全産業鏈:從牧場奶牛産的原奶,到消費者餐桌上的罐裝奶粉,實現了從源頭牧草種植、規模化奶牛飼養,到生産加工、物流倉儲,乃至售後服務各環節的全程可控。

  從原料到成品,24小時的全程跟蹤監測,25道檢驗程式,411項次檢驗。“這數字,可是我們的生命線,飛鶴乳業目前一直保持著56年安全生産紀錄。”飛鶴乳業品質部專員王亞彪介紹,通過每罐奶粉底部的二維碼和追溯碼,從飼草到奶牛,從入廠加工到産品物流,全程透明,能查到産品的18項資訊。目前已經覆蓋到全國10萬家終端門店,把最新鮮的奶粉更快送到孩子的奶瓶裏。

  “消費者需求是旺盛的,關鍵在于供給水準的優化提升。”冷友斌説,民族乳企要不斷提升科技研發水準,在差異化上做出更多、更優質的産品。同時,在互聯網時代,要與消費者心貼心,才能讓消費者了解和信任國産奶粉。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中國乳業升級同樣離不開創新的力量。

  長期以來,國內不少消費者都存在認識誤區:價格昂貴的進口奶粉才是適合孩子的好奶粉。“奶粉的選擇不能崇洋。”兒科專家蔣競雄提示,其實母乳才是最好、最天然的,也是嬰幼兒奶粉的黃金標準。正是基于對母乳數據的大量研究和對中國寶寶體質特點的挖掘,2011年,飛鶴根據中國母乳的“黃金標準”實施産品研發,在奶粉配方中引入OPO結構脂,推出了以“星飛帆”為代表的母乳化高端配方奶粉。

  “目前我國乳制品中部分原料仍需依賴進口,導致價格、品質受制于人。飛鶴有責任和信心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逐步攻克進口依賴,實現乳業的高品質發展。”飛鶴乳業技術研發總監蔣士龍説。

  目前,飛鶴擁有8個緊密合作專屬牧場(其中1個在建),奶牛存欄6.3萬余頭,1家産業鏈前端專屬農業公司,飼草種植面積30萬畝。全産業鏈模式不僅讓飛鶴具備了不畏衝擊、逆勢前行的能力,而且依托全産業鏈發展模式建立了全程可追溯體係,飛鶴的精細化管理、內部控制水準也得到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實現了産業升級。

  在成長過程中,飛鶴建立了農民和乳品企業之間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推進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格局,增加了農民收入,使縣域經濟有了發展後勁。“克東去年7億元的稅收中,6億元來自飛鶴,目前飛鶴在克東建成萬頭牧場3座。”克東縣委負責人説。通過全産業鏈帶動,飛鶴的農、牧、工全産業鏈已為所在地提供了就業崗位3400個。

  冷友斌説:“嬰幼兒奶粉是良心的事業,守住中國寶寶口糧是乳業人和民族乳企的共同使命。”(記者 方 圓)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瓊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鄱陽湖:人歡魚躍冬捕忙
鄱陽湖:人歡魚躍冬捕忙
貴州從江現雲海美景
貴州從江現雲海美景
【圖片故事】山寨裏的“白衣天使”
【圖片故事】山寨裏的“白衣天使”
美麗南大洋冰山
美麗南大洋冰山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7112378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