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協調發展: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響曲
2018-11-16 19:23:2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 題:協調發展: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響曲

  新華社記者陳良傑、趙文君、屈淩燕

  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40年來,對協調發展的認識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而不斷深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把協調發展放在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堅持統籌兼顧、綜合平衡,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響曲。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協調發展)(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1)協調發展: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響曲

  在浙江省義烏市青岩劉村,從義烏國際商貿城進貨回來的魯雙雙(左)把貨品交給同事(10月26日攝)。今年30歲的魯雙雙,2011年畢業于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魯雙雙開始創業做淘寶天貓店,經過幾年來的發展,成為當地一名電商“創業先鋒”。新華社記者 程麗 攝

  勇闖改革路為發展理順關係

  浙江義烏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

  1982年8月,當時的義烏縣下發“關于加強義烏小百貨市場管理的通告”,宣布正式開放“小商品市場”。這是全國第一份明確認同農民商販和專業市場合法化的政府文件。

  從“馬路市場”開始,義烏市場歷經5次搬遷、10次擴建,實現了從小商販“雞毛換糖”到小商品“世界超市”的跨越。

  “改革開放打破了大鍋飯、鐵飯碗。資源配置優化創造出更高的效率。”浙江省政府咨詢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劉亭認為。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協調發展)(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7)協調發展: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響曲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10月30日拍攝的全面停産後的山東濟南鋼鐵公司廠區(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下圖為:2015年11月27日拍攝的停産前廠區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新華社發

  協調發展意味著必須更加注重發展的均衡。

  1999年,浙江省德清縣鐘管鎮沈家墩村在全國首創“股票田”,開創了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的先河。

  沈家墩村以集體的名義與農民簽合同,把160戶農民家的210畝成片土地以“入股”的形式流轉起來,再通過統一招標出租給種植大戶。這種“定權不定田,定量不定位”的土地經營及流轉模式,被群眾形象地稱為“股票田”。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協調發展)(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6)協調發展: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響曲

  在浙江省德清縣東衡村鋼琴産業園的斯丹利鋼琴有限公司,工人在組裝鋼琴(11月1日攝)。新華社發(王正 攝)

  浙江省政府咨詢委三農部部長顧益康説,土地經營權的流轉改變了一個地區的産業格局,為大規模發展效益農業探索了新的途徑和方法,對實現農村現代化産生了重大推動作用。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是典型的中心老城區,在舊城復興方面走出一條新路。從2011年至今,西湖區實施了46個房屋徵遷項目,共完成徵遷面積395.38萬平方米、36349戶。歷史文化老街區萬壽宮棚改項目從頒發房屋徵收令,到全部完成1232戶的簽約交房任務,只用了42天。

  在房屋徵拆和群眾利益之間找好平衡,考驗著政府的執政水準和黨員幹部的責任與擔當。“舊城復興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尊重城市肌理上的功能再造與提升。”西湖區委書記梅茂發説,舊城改造不僅僅是改造社區地下管網、地上房屋修繕、空中管線清理,更重要的是將一些資源進行合理再配置,比如重新配置中小學校,促進教育事業均衡發展。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協調發展)(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2)協調發展: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響曲

  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小商品經營戶(右一)和一名非洲客商談生意(2017年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譚進 攝

  全面協調為深化改革拓展空間

  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才能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以前村裏有180家礦,集體經濟全部靠開礦,一年收入最高有600萬元,每家每戶‘躺著’都能賺錢。”浙江省德清縣東衡村黨總支書記章順龍説。

  然而村裏不能開窗、不能晾曬衣服。隨著開礦帶來的污染問題日益凸顯,修復生態環境成為東衡村無法回避的問題。2010年,東衡村的礦幾乎全部關停。“那年,村裏的集體收入幾乎為零,開礦留下了平均30米深的廢棄深坑,安全隱患很大,村民們多有怨言。”章順龍説。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協調發展)(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4)協調發展: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響曲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萬壽宮一帶的住宅區改造前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下圖為:2017年11月拍攝的改造後的西湖區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新華社發 吳瑞清攝)。新華社發

  2011年,東衡村申報了浙江省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利用城市建築工程的廢棄渣土填平礦坑,“變廢為寶”成為村集體建設用地和耕地。通過種植經濟苗木、發展鋼琴廠、木業等村集體産業,東衡村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走向,需要更廣闊的視角,把協調發展理念貫穿于每一步經濟轉型中。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為調整産業結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山東濟鋼成為全國首家整體退出的千萬噸級城市鋼廠,經受了轉型發展的陣痛。2017年7月,濟鋼鋼鐵線實現全面順利停産,同時開始“二次創業”。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協調發展)(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5)協調發展: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響曲

  這是無人機拍攝的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鋼琴産業園(11月1日攝)。新華社發(王正 攝)

  水面開闊,水質清透,在太陽的照射下湖面波光粼粼,走進山東省濟南市華山湖生態濕地,很難想像這裏兩年前曾是“臭水溝”,河道沿線污水直排、水質黑臭、垃圾成堆。

  濟南市環保局局長侯翠榮介紹,濟南市將黑臭水體治理同片區綜合開發、沿黃濕地風貌區建設和城市生態環境提升結合起來。生態治理工程實施雨污分流,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在片區建設過程中,居民的水、電、暖、氣、消防、醫療衛生、教育、交通等基礎設施一次配套建設到位,摸索出了濟南片區開發“華山模式”。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協調發展)(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3)協調發展: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響曲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利字街棚戶區改造前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下圖為:2017年4月12日拍攝的改造後的西湖區利字街地區(新華社發 馬悅攝)。新華社發

  協調發展促進中國經濟社會行穩致遠

  水清岸綠,一幢幢嶄新的村民“別墅”沿河而建、網格化駐村警務室、衛生所、村行政服務樓、嶄新的塑膠籃球場、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走進德清縣的農村,環境設施和配套公共服務相比城市毫不遜色,一幅幅幸福生活的圖景讓人流連忘返。

  德清縣委書記王琴英説,以德清為例,城鄉統籌發展面臨結構轉型和農村轉型“雙重”轉型。結構轉型是從農業向工業和服務業轉變,農村轉型是促進農業多樣化、商業化、非農就業和可持續發展。

  新形勢下,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今日的浙江已成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區域發展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産業發展同質化競爭,曾經是長江中遊城市群面臨的共同問題。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協調發展)(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8)協調發展: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響曲

  這是山東濟南鋼鐵公司停産後的廠區(10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麗 攝

  自2015年開始,以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四個省會城市為核心創立了長江中遊城市群協作模式,在市場一體化、産業協同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用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合作發展為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進程帶來‘乘數效應’,最大限度實現各城市的同頻共振。”南昌市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金偉介紹,長江中遊城市群各自發揮主攻産業優勢,實現彼此産業項目的轉移、承載,橫向錯位發展。以南昌市為例,近五年來吸引長沙、合肥、武漢的投資項目90個,平均投資規模5.78億元。

  “四個省會城市試行住房公積金互認互貸、醫療保險異地就醫即時結算,這一協作模式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南昌市發改委副主任陳瑛説。

  邁入新時代,城鄉融合、産城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態勢,正不斷釋放出推動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寫下更加強勁的新篇章。(參與採寫:王建軍、王作葵、石超、胡錦武、鄔慧穎、鄧衛華)

  創新:“第一動力”的時代答卷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唐斕
協調發展: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響曲-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372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