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乃堆拉:“風雪山口”迎來歷史機遇
2018-10-30 15:56:0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拉薩10月30日電 題:乃堆拉:“風雪山口”迎來歷史機遇

  新華社記者 李宣良、樊永強 解放軍報記者 羅錚

(新時代國門行·圖文互動)(2)乃堆拉:“風雪山口”迎來歷史機遇

雲霧籠罩的亞東河谷(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華 攝

  乃堆拉,藏語的意思是“風雪最大的地方”,位于中國西藏亞東縣下亞東鄉與印度錫金邦交界處。

  作為中印兩國間2000公里實控邊境線上最大的陸路口岸,乃堆拉見證了近代以來西藏邊防邊貿史的百年滄桑,更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後強邊固防的歷史變遷。

  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亞東縣,東、南兩面與不丹接壤,西側緊挨印度錫金邦,像是一把鑰匙伸向南亞大陸。

  “亞東是西藏南面真正的門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理解中印邊貿關係的一個標誌性地區。”守衛乃堆拉山口的某邊防連連長祝詩璐説。

  1894年5月,亞東海關正式開關,成為西藏歷史上第一個海關。一百多年來,由于受國際局勢和中印關係的影響,乃堆拉山口處于開放與關閉反覆多次的交替迴圈中。2006年7月6日,中國和印度宣布重新開放乃堆拉山口,恢復了中斷40多年的邊貿通道。2015年6月,乃堆拉山口作為印度香客進藏朝聖新線路也正式開通。

  據統計,2006年以來,乃堆拉山口邊貿總量從158萬元人民幣增長到了1.5億多元人民幣,增長了近100倍。

  “中印邊境上開放合作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在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授李濤看來,長期以來踟躇而行的中印邊貿即將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可以説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備。”

  李濤説,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印度“東向行動政策”,可以通過互聯互通,加強貿易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置身乃堆拉山口,記者感受到的不單單是“氣氛的變化”,更有雙方情感的“快速升溫”。

(新時代國門行·圖文互動)(1)乃堆拉:“風雪山口”迎來歷史機遇

  亞東仁青崗邊貿市場的商戶準備開門營業(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芳 攝

  隔著邊界線,記者看到前來乃堆拉山口參觀遊玩的印度遊客絡繹不絕。他們大多都熱衷于以中國國門、哨兵為背景拍照留念,面對記者的鏡頭,也都面帶微笑揮手致意。

  “最高峰時,每天有四五千人來這裏觀光。”祝詩璐説。

  在乃堆拉山口高高的國門下,每天中午12時到下午4時是通關時間,國門兩側蜿蜒的山路上總是排起長長的車隊。

  乃堆拉邊貿通道的開通,為兩國邊民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收益。

  在亞東仁青崗邊貿市場的一家印度商品店裏,20平方米不到的店裏擺滿了木碗、銅器、化粧品、巧克力等四五十種商品。來自印度錫金邦的女店主林欽卓瑪説,每天的銷量都在2萬元以上。

  “每天的通關時間還是太短了。”自2006年起就開貨車跑邊貿的仁青,每年的純收入都超過10萬元,他從對面印度昌古邊貿市場進的貨大部分都送到了拉薩,甚至還發往內地。

  去年,亞東縣在日喀則地區率先實現脫貧摘帽。

  “亞東率先脫貧的背後是國家實力和政策優惠的強大支撐。”亞東縣縣長扎西次仁説,地處中印兩個大國陸地邊界交匯點,亞東的飛速發展是我國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的實踐驗證。

  在世界輿論對“龍象共舞”期待的目光中,乃堆拉,這個見證了中印關係滄桑變化的“風雪山口”,正迎來歷史性機遇!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叢林盡染秋色美
叢林盡染秋色美
空軍航空兵某團組織跨晝夜飛行訓練
空軍航空兵某團組織跨晝夜飛行訓練
貴州仁懷:赤水河畔釀酒忙
貴州仁懷:赤水河畔釀酒忙
走進百年老店同仁堂
走進百年老店同仁堂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299822031